蟑螂出沒,很多人習慣用拖鞋擊斃,不過蟑螂身上帶有許多細菌及卵鞘,最好避免直接拍打,有些長輩習慣在衣櫃放臭丸(萘丸),這也不能有效防蟑,如何有效滅蟑,讓昆蟲學系教授告訴你!
蟑螂可說是「全民公敵」,因為身上帶有細菌、微生物,萬一爬過食物,吃下肚可能會引發腸胃道疾病。然而,台灣潮濕、悶熱的氣候正是蟑螂最喜歡的環境,再加上廚餘和垃圾處理不當,提供蟑螂豐富的食物來源,導致繁殖迅速,難以根除。
擊斃蟑螂後,記得破壞卵鞘及清潔地板
蟑螂身上帶有細菌及卵鞘,最好避免直接拍打,可用殺蟲劑或電蚊拍等工具將蟑螂擊斃,然後再清理。國立臺灣大學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昆蟲學系教授蔡坤憲表示,可使用紙巾、衛生紙及塑膠袋將蟑螂屍體包起來,避免直接接觸,並將包好的蟑螂屍體揉碎,確保內部的卵鞘被破壞,也可將屍體沖入馬桶或餵魚;接著用清潔劑或肥皂水消毒蟑螂曾接觸過的地板、牆面及其他表面。若是拍死或踩死蟑螂,應立即用肥皂和水澈底洗手及清洗鞋底,避免細菌和微生物傳播。
不過,殺蟑螂治標不治本,想避免蟑螂出沒,最重要的是「源頭控制」,蔡坤憲教授建議5招:
1.廚房和浴室的排水孔不使用時,可蓋住:防止蟑螂從下水道入侵。
2.務必保持居家環境清潔、乾燥:尤其是「廚房」和「浴室」通常溫暖且潮濕,易吸引蟑螂群聚取食和繁殖。
3.定期檢查和清理抽屜邊角或紙箱等隱蔽處:蔡坤憲教授說明,大蟑螂(美洲蟑螂)會將卵鞘產在抽屜邊角或紙箱等隱蔽處,要定期檢查和清理。而小型蟑螂,如德國蟑螂或棕帶蟑螂等,會帶著卵鞘跑,當看到有卵鞘的蟑螂應立即處理,確保卵鞘不會孵化。
4.使用蟑螂屋滅蟑:放置在廚房或浴室等蟑螂常出沒的地方,蟑螂被誘餌吸引進入後會被黏住,被黏住的蟑螂會釋放費洛蒙向同伴呼救,會吸引更多同伴前來,就可滅除更多蟑螂。
5.在廚房櫥櫃隱蔽處放置除蟑螂凝膠餌劑:蟑螂食用後會回到巢穴,慢性中毒死亡後,被同窩的蟑螂家族分食,持續傳播毒藥給其他蟑螂,達到連鎖殺蟑效果。
衣櫃放臭丸不能有效防蟑且威脅健康
有些長輩會在衣櫥或櫃子內放用「萘」或「對二氯苯」製成的臭丸(萘丸),希望能防蟑螂。蔡坤憲教授說明,萘(Naphthalene)是一種多環芳香烴,具有強烈的氣味。而對二氯苯(Paradichlorobenzene,PDB),是具揮發性和氣味的化學物質。用途是防止衣蛾在衣櫥內繁殖,因為衣蛾對這些化學物質的氣味敏感。
不過,在衣櫥放臭丸並不能有效防蟑,原因是蟑螂更喜歡高溫、潮濕,以及有食物來源(尤其是油脂食物、甜食)的地方,而衣櫥通常較乾燥且無食物,不是蟑螂最愛出沒的地方。臭丸的成分屬於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長期接觸這些氣體可能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想讓蟑螂不造訪,關鍵在保持室內乾燥、清潔,特別是廚房和浴室這些蟑螂易出沒的地方;密封食物,特別是油脂和糖類食品,避免蟑螂有食物來源。
「推拉策略」有效滅蟑
有些老人家會在衣櫥放置沾了天然樟腦油的衛生紙驅蟲,蔡坤憲教授解釋,樟腦油散發的氣味對許多昆蟲(包括蟑螂)都具有驅趕作用,但問題是只能驅趕、不能消滅蟑螂;有的民眾則是放置「滅蟑餌劑」,但一段時間後蟑螂又出沒,到底怎麼做才能加強殺蟑效果?建議可使用「推拉策略」(Push-Pull Strategy),結合驅避與誘捕的方法,有效消滅蟑螂:
1.驅蟑:使用樟腦油等驅蟲劑,將蟑螂從某個區域趕走。
2.誘捕:使用凝膠誘餌或捕蟑屋將被驅趕的蟑螂吸引到特定區域,進行捕捉和消滅。
蔡坤憲教授補充,可使用硼酸或硼砂混合白砂糖或食物殘渣,放在家中蟑螂常出沒的隱蔽處。硼酸具有強效的滅蟲效果,蟑螂或螞蟻吃下後會中毒死亡,透過這些措施,能大大減少家中廚房和浴室的蟲害問題。
防蟑遵守3不政策
有報導說,每1~2週使用「過碳酸鈉」清潔廚房的餐具、排水孔、流理台下方的水管,可讓蟑螂絕跡。蔡坤憲教授說明,此法有效的原因在於保持環境清潔,消除蟑螂的食物來源和藏匿地點。過碳酸鈉是強效的氧化劑和漂白劑,能夠分解有機物,清除汙垢和油脂,因此能去除食物殘渣、抑制微生物生長,進一步減少蟑螂的潛在食物源。若家中無過碳酸鈉,定期使用小蘇打粉和洗碗精清潔灶臺、流理臺的排水孔、水管,也能避免蟑螂孳生。
此外,蔡坤憲教授提醒,最好將廚餘、垃圾封蓋,防止蟑螂進入覓食。想讓蟑螂絕跡,必須遵守「3不政策」:
1.保持家中環境清潔(不讓蟑螂來)。
2.封蓋食物和垃圾(不讓蟑螂吃)。
3.減少雜物、減少藏匿點(不讓蟑螂住)。
圖片來源:富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