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專欄 葉雅馨 走出選後壓力症候群 別再憂鬱、焦慮

走出選後壓力症候群 別再憂鬱、焦慮

出處/ Web only 
撰文/
瀏覽數 : 4564
收藏 瀏覽數 : 4564
走出選後壓力症候群 別再憂鬱、焦慮

2024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結果出爐了,我們四周必然充滿著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氛圍,若是支持的候選人落選,可能幾天以來都會延續著憤怒、悲傷或恐懼的情緒。有這樣的感受,不要覺得孤單,美國媒體報導: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後,「選後壓力症候群」席捲全國,「選後憂鬱和焦慮」甚至進入心理健康詞庫。顯示選舉帶來的壓力深深干擾選民的身心健康。

要注意的是,支持敗選者的選民除了會出現憂鬱、焦慮感受之外,幸福感也會隨之明顯下降。一項探討2012年美國總統選後民眾幸福效益的調查指出,支持輸家共和黨候選人的選民其幸福感明顯下降,在選前,約60%的共和黨人每天都感到快樂,選後降至30%。另一項發表於《經濟學》期刊也證實,2016年選後,輸方的幸福感(整體生活滿意度)低落持續了數個月,並在2017年就職典禮當天達到最低點。

察覺負面情緒 找回幸福感

因應選舉結果引發的情緒波動,為自己找回幸福感,首先需對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正確的覺察,即便有負面情緒例如憂鬱、恐懼、沮喪或焦慮,不表示就是弱者、是不好的,反而是提醒你去判斷一些身體狀態,例如睡不好、吃不下、莫名心跳加快……是否由這些情緒引起。當覺察到有這些負面情緒帶來的狀況,可先試著用腹式呼吸緩和立即性的壓力感受。

支持的候選人敗選,許多人會不停地重述選舉過程與自己的見解,這是個好方法,因為找人說出來就是一種紓壓方式,但是要設定停止述說的界線,不要一再反芻(Rumination),就是針對過去不愉快的事一遍又一遍地想。在大多數情況下,反芻是正向、有創造性的,因為它可以刺激學習,透過反思獲得洞察力,當事件再次發生時採取不同的行為、避免衝突。然而,這只有在你對於所思考的事情擁有主導權時才有幫助。若是面對無法掌控的事情,再多的思考也無濟於事,它只會降低幸福感,例如:選舉結果。

述說見解紓壓 但設定界線

還有別將敗選結果個人化與災難化,例如認為他人否定你的候選人,就像是拒絕你這個人,這種自我威脅會損害人際關係,也影響個人情緒。其實政治環境總是在變化,沒有永遠的輸家或赢家,過好自己的每一天很重要。(本文2023.1.17已刊於自由時報)

圖片來源/富爾特數位影像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