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吃出健康 孩童營養 孩子腰圍粗,像小聖誕老人?

孩子腰圍粗,像小聖誕老人?

出處/ 2007年12月號/第256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765
收藏 瀏覽數 : 3765
孩子腰圍粗,像小聖誕老人?

聖誕節即將到來,你家孩子正值青春期,卻有中廣身材,像聖誕老人一樣,有著圓圓的肚子、胖胖的腰圍嗎?小心胖嘟嘟的外表下,埋下「心血管疾病」的隱因!13歲的亮亮食量很好,喜歡吃油炸類食品,剛上國一的他,150公分的身高,就有62公斤的體重,爸媽本來不以為意,認為青少年多吃點,以後才長得高,直到去醫院檢查後,才發現他血壓、血糖及三酸甘油脂等指數都過高,代謝症候群問題相當嚴重。

 

14 歲的予慈150公分、100公斤,因過胖,雙腿常摩擦,導致紅腫、疼痛,上體育課也明顯易喘氣,常覺得心跳很快,最受不了的是,男同學常取笑她是胖子、肥豬。

曾任三軍總醫院社區醫學部主治醫師,目前是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台中縣衛生局局長的祝年豐說,像亮亮,予慈的案例並不少,他們罹患的疾病是「代謝症候群」,是一種代謝異常聚集的情形,症狀包括:腹部脂肪蓄積、動脈粥狀硬化、血脂異常、血壓增高等,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生機率。

通常10歲以上的青少年,BMI值(體重Kg/身高M2)大於22、23,即屬於肥胖。除了從血液測知身體代謝狀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由腰圍大小窺出端倪。
 

全台約有10萬青少年
有代謝症候群

祝年豐表示, 12~15歲國中生,從腰圍來看,男生在83~85公分、女生在75~78公分左右,就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這是因青少年飲食西化、攝取過量又缺乏運動有關,以致腰圍橫向發展。

三軍總醫院曾進行一項「台北市青少年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研究,調查發現,台北市國中生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4.3%,換句話說,全台約有10萬青少年有代謝症候群的問題,其中過重或肥胖的學生,代謝症候群盛行率明顯高於正常學生。 

腹部肥胖超過標準的小腹翁(男生),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為非腹部肥胖同齡患者的21倍,小腹婆(女生)則為非腹部肥胖同齡患者的23倍!祝年豐指出,以國中生而言,男生腰圍每增加1公分,罹患代謝症候群機率上升14%;女生腰圍每增加1公分,罹患代謝症候群機率上升?5%。 

一般而言,青少年代謝症候群比例男女有別,男生約4.8%,女生約3.9%,會有這樣的差別,他提及原因很多,以下2點是推測主因:

1. 女生比男生注重外表、儀態、體型,比男生更注重飲食攝取量。

2. 女生受體內女性荷爾蒙的保護,身體好的膽固醇較多,三酸甘油酯不高,但60歲後,受更年期因素影響,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比例反而高於男性。
 

孩童變成小腹人
家長是幫兇

青少年易成為小腹人,主因是吃得多,如:正餐、零食吃很多,愛吃漢堡、炸雞等高脂食物,又愛喝含糖飲料、尤其熱量高的含糖飲料最易被家長忽視;動得少,如:喜歡看電視、打電腦、做功課、體能活動少等。祝年豐指出,特別是飲食習慣,常是造成小腹突出的主因。

至於國小、學齡前的孩童會成為小腹人,「有時家長也是幫兇,一般人肚子餓會主動覓食,但常見家長自認小孩吃不夠,拚命餵食,尤其是祖父母或外公、外婆,反而害孩子營養過剩。」還有,現在很多小孩跟著家長外食,因外食素材常隱含高量油脂,易造成小孩攝取過多熱量,引發代謝症候群。
 

胖肚子、粗腰圍是警訊

祝年豐表示,高達9成以上的父母不知道什麼是代謝症候群,還有5成父母誤解年紀大才會罹患代謝症候群。

目前沒有專科在看小孩的代謝科,因此,家長可帶孩子到「新陳代謝科、小兒科、家醫科」檢查。若檢查後發現,腹部肥胖、血壓、高密度酯蛋白膽固醇、血糖、三酸甘油酯,5項中有3項超出標準,即為「代謝症候群」。

事實上,這5項都與內臟脂肪、腹部肥胖息息相關。除了腹部肥胖可從腰圍測量觀察,其他都須透過抽血或健康檢查得知(現在小四生,國一生,及高一生,學校都有做抽血檢查,可從數據得知),因此,父母可從孩子的腰圍,檢視是否為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

他建議,12歲的男女生腰圍最好控制在85 公分,75公分以下。到18歲,腰圍頂多只增加2寸,也就是男性腰圍需控制在90公分,女性腰圍在80公分以下。父母要注意小孩的肚圍是否愈來愈粗,腹部是否愈來愈大,「測量、觀察小孩的肚圍」,是最簡便、實際的作法。
 

心肌梗塞或糖尿病
提早20年報到

代謝症候群容易引發日後心血管疾病、腦血管意外病變、糖尿病、高血壓及腎臟病等,祝年豐提醒,若孩童的腰圍超過正常標準,代謝症候群上身機率比一般人高7倍,日後就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家長應多加留意。

此外,代謝症候群小患者,罹患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的機率分別是正常人的2.5倍及2倍。雖然小五、小六國中生,沒聽過因代謝症候群致命的案例,「不過,這些代謝症候群患者比正常人提早20年罹患心肌梗塞或糖尿病。」

若想擺脫肥胖,一般醫院開設的「肥胖門診」,都能幫助孩子減肥,若是新陳代謝問題,「家庭醫學科」也能輔助小孩改善飲食習慣、增加運動量等來減重,若要諮詢營養問題,可參加醫院「營養部(課)」開設的改善飲食、認識飲食等課程,不過都要自費。

祝年豐表示,青少年正值發育階段,過度限制患者攝取飲食,或採取飢餓療法、極低熱量飲食療法,都可能導致大量蛋白質流失,他建議,青少年肥胖應先到醫院進行檢查,確定肥胖程度,並排除內分泌或新陳代謝導致的肥胖問題,藉由飲食及運動等療法介入,以達到維持或減輕體重的目的。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