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如何讓生活愉悅?小確幸比費盡千辛萬苦得到的強烈快樂更有感!

如何讓生活愉悅?小確幸比費盡千辛萬苦得到的強烈快樂更有感!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111
收藏 瀏覽數 : 4111
如何讓生活愉悅?小確幸比費盡千辛萬苦得到的強烈快樂更有感!

根據一份2016年12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經常對生活感到愉悅者,死亡風險越低。


該研究以英格蘭50歲以上參與ELSA《英格蘭老化縱向研究》中的9,365名平均年齡63歲的成人為對象,自2002到2006年間,每兩年以問卷測量參與者的生活愉悅度,共進行三次。問卷題目包括「我享受我做的事」、「我享受陪伴他人」、「回頭看看我的人生,整體來說是開心的」、「我近來感到活力充沛」等。而與死亡率關係的測量則持續至2013年。

 

結果顯示,參與者自覺高度愉悅經驗(四點量表回答有時候或經常)中,有2,264人(24%)從來沒有過;1,833人(20%)有過一次;2,063人(22%)有過兩次;3,205人(34%)有過三次,追蹤期間共1,310人死亡,結果顯示在生活中擁有較少高度愉悅經驗者的死亡率較高,其中與生活中沒有愉悅感(四點量表回答沒有或很少)的組別比較,兩次及三次高度愉悅經驗者死亡風險分別減少17%與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林家興表示,上述這篇研究快樂的人比較健康、長壽與一般人的認知相符,至於什麼樣的快樂以及快樂的程度則有很多討論的空間。他認為費盡千辛萬苦才得到的強烈快樂反而和健康長壽的相關較低,例如考取好學校、職場位階晉升…等,真正有益於健康和長壽的快樂是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愉悅感(小確幸)。可以常做的愉悅活動,不需特別的經費預算及長時間計畫,如為自己泡一杯喜歡的茶或咖啡;製作一個祝福朋友的小蛋糕或小卡片;晨間的散步或午後的小睡等。

 

林家興指出,在快樂的感受上,心理健康者與憂鬱的人有明顯的不同,健康者比較會從事讓自己愉悅的活動,自然心情和感受可以維持在比較好的狀態,相反的,憂鬱的人較少從事讓自己愉悅的活動,甚至比較容易從事讓自己沮喪和不開心的活動,他鼓勵心情長期不好的人多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久而久之心情就會一點一點的好起來。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享受或者愉悅,常常是很主觀的.同時也有延續性,可能它的延續性是來自於成就感。想想在什麼時候或做哪件事情會讓自己感到愉悅,並增加愉悅事情的頻率(次數),例如和老朋友下個棋、和家人一起吃頓週末晚餐、帶著很黏你的狗狗去公園逛逛等。

 

她建議長者可以常常回憶一些美好的事情來喚醒生活中愉悅的經驗,選擇一些激勵自己的格言或提醒自己的警語,例如:「兒孫自有兒孫福」;「這,都會過去的」;「船到橋頭自然直」等,減少生活中負向的思考或多餘的擔心。她也鼓勵長者多從事自己容易達成且會感到愉悅的事情,像是打電話給獨自生活的老朋友,或是擔任社區短時間(一個小時)、沒有太多負擔的志工,增加被需要的感覺外,也增加與鄰居的熟悉及互動感,另外隨著年齡訂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完成後給予一些小獎勵,像是平常不能吃卻很想吃的東西,就讓自己淺嚐一口。她提醒長者多與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人相處,讓自己多些時間擁有愉悅的感覺,享受生活之餘還可以健康又長壽。

關鍵字: 長壽享受生活小確幸林家興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