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每天增加小確幸的快樂很簡單!從散步、走走路開始

每天增加小確幸的快樂很簡單!從散步、走走路開始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703
收藏 瀏覽數 : 4703
每天增加小確幸的快樂很簡單!從散步、走走路開始

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讓自己每天增加小確幸的快樂?試試走走路,散步吧!不要以為炎熱的夏天,久坐在冷氣房,用看電視、吃東西就能紓壓?小心,久坐可能無法紓壓,甚至有可能愈坐愈悶,心情變憂鬱!

 

根據一篇康乃狄克大學發表於《健康心理學期刊》研究發現:長時間的久坐可能造成較低的主觀幸福感,及較高憂鬱情緒風險!該研究對象為419位健康成人,研究工具包括客觀的體能活動技術(加速度計)和主觀的幸福感評估問卷(問卷調查表),探討不同運動時間、強度,與個人主觀幸福感間的關係,受試者須描述每天的運動習慣、整體心理健康狀態、憂鬱指數、疼痛嚴重性及疼痛對生活的干擾程度。

 

結果發現,輕度身體活動,相當於散步,呼吸、心律沒有明顯增加或出汗與改善心理健康和憂鬱症狀的緩解有關;中度,相當於15至20分鐘內走完1.6公里,呼吸與心跳頻率增加,但仍能對談至劇烈,相當於跑走13分鐘完1.6公里,呼吸與心率明顯增加,且難以長時間談話的身體活動更能提升整體身心健康,同時具減輕疼痛之效。研究並指出,過去經常久坐的人,在從事輕度或中度體能活動後,整體幸福感和情緒呈現大幅改善。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說明,該研究對於討厭運動的人而言是個好消息!少量且低強度的運動:悠閒地散步、戶外遛狗、走到遠一點的超商選購商品、上班時提早一個捷運站下車…能讓心情更好,增加幸福感。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類型及可接受的強度,會較容易持續執行,進而養成習慣,無論逛街或逛書店,都能有此效果。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徐錦興教授表示,近年許多研究推翻過去一般認為運動時間越長、強度愈高,對身心效益愈好的理論,上述研究證實,只要提高身體活動量,就能提升正向情緒,降低憂鬱風險與疼痛感受。對於習慣久坐或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改變生活型態!首先,統計一周坐著的時間,接著根據自己的生活模式與可行性思考一周要提撥多少時間起身活動,例如:走路到市場買菜、騎腳踏車去附近銀行繳費,或到公園散步等,減少久坐的時間,就能提高身體活動量。運動並非汗流浹背、氣喘吁吁才有效,只要改變坐式的生活習慣,就能增加幸福感。

 

如果你是個精打細算或講求效率的人,可以每周抽出一些時間從事喜歡、輕量級的運動,剩餘非活動的時間也能提升愉悅感,假使每周只花3%的時間運動,剩下97%的時間也會感到快樂。葉雅馨表示,許多人因為暑假天氣炎熱而懶於出門或做戶外活動,家人不妨選擇可以在室內進行的運動,立定跑步、跳繩,或一起逛超市、百貨公司、量販店等,達到輕度身體活動的目的外,也增近家人相處的時間。建議培養習慣時,設定簡易達成的目標,例如:邊看電視邊原地踏步半小時、炒菜時擺臀三分鐘、洗澡時踮著腳等。選擇易達成、易執行又易持久,且會產生許多愉快感的運動,逐漸增加頻率,就能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