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熟齡照護 照顧家人 網路成癮不是年輕人才有,該如何降低家中長輩對手機的依賴?

網路成癮不是年輕人才有,該如何降低家中長輩對手機的依賴?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699
收藏 瀏覽數 : 5699
網路成癮不是年輕人才有,該如何降低家中長輩對手機的依賴?
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電玩成癮」納入精神疾病範圍,使得網路成癮問題備受關注,但長期關注兒童身心問題的精神科醫師吳佑佑認為,除非是從不使用網路的「數位難民」,網路過度使用已非單獨發生在年輕一代,有不少上了年紀的「數位移民」也有明顯的問題,但成癮還須加上社會功能受到影響才能被視為疾病。
 

吳佑佑坦言,「自己就是一個3C產品過度使用者」。因為,即時網路和3C產品本來就是成癮性非常高的東西,其回饋非常立即性,就像酒癮、藥癮、毒癮、賭癮般容易讓人成癮,而且在生活中又可以很容易、很便宜取得,並且和現代生活緊密結合,因此成癮個案並非都是年輕人。

 
不分世代皆沉迷網路

「不同世代所差只在於,數位移民大多數的基本知識都已養成,所以即便上癮,影響比較小,但數位原住民的一代,學習還沒有打下基礎,卻虛耗許多時間沉迷在網路上,問題就會比較大。」

吳佑佑說,以往校車還要請個老師或阿姨跟車管秩序,現在幾乎完全不用,因為學生幾乎都對著一支手機安安靜靜地坐在位子上;同樣的,很多大人一打開電腦就沉浸其中幾個小時,完全忘記當初上網的目的是收信找資料,可見會不會成癮重點不在年齡,而在於使用3C媒體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不用網路或3C產品時,能否妥切安排生活,同時有其他可以讓個人得到滿足及成就感的事情。

兼任白絲帶關懷協會執行長的政大數位文化行動研究室創辦人黃葳威教授,常在教導長輩使用手機各種功能後,發現他們不算是低使用度族群,反而是「特定功能的高使用度玩家」,他們會興趣盎然的整理舊照片、玩修圖,雖然不像年輕人要變成網美或搞kuso,但他們希望能利用一段文字發抒心情,讓一些黑白照片歷久彌新並能夠被看得到,或做出屬於自己風格的長輩圖,再傳來傳去彼此問安,樂在其中,也樂此不疲。「這就像小時候做勞作、手工藝,長輩們也想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作品,並得到成就感。」

 
人際模式不能比照關機模式

黃葳威發現,年輕人一般比較喜歡簡單快速的溝通,結束後關掉網頁整件事就結束了。「但這也衍生一個新問題,就是把人際關係也比照網頁,分手時簡單傳句話,以為關掉網頁彼此關係就結束了,殊不知關係的處理其實是需要醞釀和過程的,這也導致近年發生很多分手後的衝突事件。」

談到網路成癮問題,黃葳威發現,不論多麼重度的網路使用者,大家都覺得自己並沒有成癮,只是很自然的使用生活中必備的工具罷了,何況很多工作就是和3C產品綁在一起的,所以並不算是成癮。

黃葳威說,一般網路成癮的指標是:使用時間愈來愈長、使用時已產生忽略真實生活的情況、不使用時會出現情緒煩躁、沮喪、痛苦等「戒斷症狀」,但也有人從教育角度看,認為年輕人大多是「沉迷」而非「成癮」,停在網上忘記了真實生活,只要學會做好時間管理,讓時間有多元的分配,並慎選內容,或藉用app每半小時畫面變馬賽克或失焦來強迫休息,10分鐘後才恢復正常。「使用頻率高,好過使用時間長。」黃葳威建議,可以常常使用,但每次不要太長的時間,因為停留太久就容易麻木成癮。

 
以是否具備社會功能界定失能

但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網路沉迷和網路成癮兩者並不相同。吳佑佑說,有些人的工作必須使用電腦及網路,所以只能說他們是重度使用者,即便他整天都掛在網上,但可能是在創造或者是在賺錢,也許他也成癮,離開網路也會焦慮,但因為他的社會功能還是存在,就不能說他是成癮。 

至於成為成癮的個案,通常指的是他的社會功能、生活功能已經受到影響,甚至失能──沒辦法賺錢,沒辦法讀書,沒辦法工作,而不光只是沒網路會感到焦慮而已。

「不少人也會主動求診,想要改變現況,比較麻煩的是,網路成癮的治療方式,和其他上癮症的改變方法並不一樣。」吳佑佑說,一般上癮者,只要堅定不碰上癮物質,幾乎就可以改變,但網路本身對人無害,而且網路及3C產品幾乎在生活中無所不在,所以無法當成酒精、毒品一樣來治療,頂多只能控制到減少使用,但不可能完全不使用,即便善用APP來降低手機的使用時間,但效果也是因人而異。

吳佑佑和黃葳威表示,處理網路成癮,一般會提升成癮者在生活其他面向的興趣,畢竟去游泳、玩桌遊或運動跑步時就不會玩手遊,所以不能一味的只是想要阻斷和網路的接觸,而是必須增加生活的各種興趣和元素。
 

家庭、社會及個人
都要努力才能降低依賴

「在此同時,也要增加面對面的人際關係,家人及親友最好進入來幫忙,親子更要有良好的互動。」吳佑佑臨床觀察,有時成癮問題同時也是親子問題,檢討起來不完全是網路和3C的問題,而是情緒發展和人格發展,或是親子關係及學習過程出了狀況,孩子長期處在競爭高壓和父母期望下,一旦從競爭中敗陣下來,缺乏生活目標,躲進安全的網路世界也是很自然的事。

黃葳威和吳佑佑同時表示,台灣已經越來越能夠接受多元的才能,當父母從興趣培養看待各種學習,孩子可以從各種面向得到成就感,過去不被肯定的能力就可以擴散開來,不見得一定要透過競爭來得到成就感,父母就有機會影響孩子,指導其成為更有智慧的3C使用者。

事實上,白絲帶關懷協會近年有和醫院精神科合作,但發現很多人被轉介到成癮門診時都很不舒服,覺得不被尊重也怕被貼標籤,這時他們就會轉介到各地的心理諮商中心或宗教團體,如宇宙光全人關懷中心,也都有針對各式成癮的問題提供服務。此外,白絲帶家庭網安熱線聯絡(02)89311785,可協助求助者如何和網路成癮的家人同住,不要受到太大的干擾,同時幫助成癮的家人走出來。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