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專欄 林耕新 助人不能只靠熱誠

助人不能只靠熱誠

出處/ 2009年10月號/第276期 
撰文/
瀏覽數 : 2343
收藏 瀏覽數 : 2343
助人不能只靠熱誠

八八水災發生後,社會輿論及媒體報導多圍繞在如何安置災民、如何重建房舍,以及如何預防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議題。然而,過去我們對於心靈重建談得很多,但僅著重流程,而未建立「模組」(module)概念,以致解決之道直到災後一個月,還無法順利啟動。


從921集集大地震開始,歷經SARS風暴,再到此次八八水災,不難發現公部門及民間單位至今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救災模式,尤其是現在大家琅琅上口、急於推動的心理重建,究竟切入的最佳時機何在?又有哪些面向必須考量?

 

將各類資源統整「模組化」
緊急救援時刻更能發揮效用

筆者認為,有意願投入救災的心理健康相關團體,必須導入製造業常用的「模組」概念,將各具專長的人力資源統整起來備用,當災難發生,這些已模組化的團體便能立即組合起來,成為一套功能完整的心靈重建程式,在關鍵時刻發揮效用,這是心理衛生機構及精神醫學界必須深入思考的。


一般而言,心理重建期分為急性期(1~3個月)、亞急性期(半年~1年內)、長期(1~5年)三階段,但災後一個多月來,在「急性期」屆滿時,身為重災區的高雄縣和屏東縣等公部門心理衛生單位,因平時人力、經費極度缺乏,又無專業志工投入,至今必須仰賴外界醫療團隊短期進駐,對於如何協助災民?進駐多久?有多少人力?相關單位幾乎呈現六神無主的狀態。


回憶起10年前的921地震,我們整組醫療團隊進入災區,跟一堆算命、收驚改運的攤位擺在一起,別人攤位前大排長龍,我們攤位卻門可羅雀。後來我們改採主動出擊,登門拜訪災民和他們聊天,也幫傷者包紮傷口,只要能協助他們抒解壓力,重點不在於心理治療,而是同理心與陪伴。


事隔10年,醫院裡曾參與當年救災的醫師竟已所剩無幾,大家必須重新摸索、重新討論方向,這不僅是救災資源的浪費,救援工作更因而慢半拍,相當令人遺憾。尤其,政府為了安撫災民,不斷將壓力加諸於精神科醫師,動輒以「現場出席率」來判定救災的積極度,派出大批精神科醫師輪流進入災區坐鎮,完全無法提供災民真正需要的心理支持與輔導。

 

精神科醫師擔憂的是,當這場災難逐漸平息,鎂光燈慢慢散去,災後三個月起,災民們面對的將不再是災難和關心,而是漫長的重建歲月,還有孤獨的自己。須知當相關單位陸續撤走,後續心理重建與追蹤服務即將展開,此時才是精神醫療人員發揮戰力的時候。

 

邀當地人投入
是後續心靈重建成功的關鍵

在這場戰役展開之前,我們必須在短時間內結合各方資源,將所有可投入心理重建的救災人力進行盤點,包括精神醫療網、志工團體、相關諮商輔導機構及物資流通狀況,都進行建檔及流程規劃。模組建立後,接下來就要選定特定區域,規劃永久型的抒壓及心理諮詢空間,並提供科技化遠距醫療服務。


此外,更要建立長期輔導的「在地化」概念,邀集當地居民或意見領袖來投入這項心靈重建工程,並訓練居民專責管理,如此才能破除一般醫療團隊派駐約半年後就撤除的宿命,也只有在地人的投入,才能克服原民與漢人間的文化差異,以及後續極可能發生的物質濫用問題。


我們不希望上演一有災難發生,就重新摸索一次的慘劇,透過這次救災,讓我們從助人過程中也好好學習,將災後心靈重建模組建立起來!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