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熟齡照護 照顧家人 阿公阿嬤心沉沉,沒病說病是什麼病

阿公阿嬤心沉沉,沒病說病是什麼病

出處/ 2010年9月號/第286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045
收藏 瀏覽數 : 4045
阿公阿嬤心沉沉,沒病說病是什麼病

家中長輩身體開始出現莫名病痛,卻找不出原因?或是開始活動力下降,與家人少了互動?當心!可能是「老年憂鬱症」!

 

現在的社會趨向高齡化,「老人憂鬱症」的現象也會愈來愈多,家中長輩若有檢查不出原因的暈眩、胸悶、耳鳴、疼痛及不適等,且還伴隨失眠、食慾不振、疲憊感、焦慮、記憶力衰退,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這些都可能是老人憂鬱症會出現的症狀。

 

老人憂鬱症者身體病痛
跟病理變化不成比例

老人家難免身體會有些病痛或不適,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任劉興政說,老人憂鬱症病患身體症狀跟病理變化不成比例,例如退化性關節炎不太可能會導致整個手腳都麻木,甚至找不出原因或無法解釋;有些患者的疼痛還會全身到處遊走,時好時壞。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蔡尚穎也表示,疾病和老人憂鬱症也會交互影響,身體有病痛的老人不只較易罹患憂鬱症,憂鬱症也可能讓原有的疾病惡化,且長者也易因藥物或生理疾病引起次發性憂鬱症。

 

蔡尚穎提醒長者易罹患三D:Delirium(譫妄)(急性精神狀態改變)、Depression(憂鬱症)、Dementia(失智症)。兒女應多多關心家中長者,老年憂鬱症若遭漠視,沒正確診斷及治療,長久下來還可能導致認知退化,甚至被誤診為失智症。

 

老人憂鬱症與成人憂鬱症有何不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任劉興政分析差異如下:

1.    有老人憂鬱症的長者較少陳述心情不好或心情低落。
2.    患老人憂鬱症者身體症狀特別多,例如:手腳麻痺、心悸等。
3.    有老人憂鬱症者可能認知功能退化、記憶力衰退,最後可能慢慢走向失智症。

 

熟齡者100位中有8人
患不同程度的憂鬱症

您有注意過家中長輩的心情狀態嗎?蔡尚穎指出,65歲以上的老人,平均100人中有3~8人會有不同程度的老人憂鬱症。而憂鬱症是指情緒狀態的改變,帶來的思考認知與行為判斷出問題。但在此特別提醒,憂鬱症狀與憂鬱症不同,須由專業的精神科醫師診斷。

 

蔡尚穎說,國內多數的長者因對老人憂鬱症不了解,或不好意思說出口,所以常延誤治療,一人獨自忍受痛苦不安。身為家中的一份子,該如何替長輩注意是否有老人憂鬱症的症狀?以下為老人憂鬱症常見的表現方式:

 

CASE1
不斷檢查得了什麼病

75歲的王爺爺最近頻繁地拉肚子、脹氣,覺得噁心、不舒服、胃口不好,體重開始減輕。2年內在不同醫院做6、7次胃鏡,但是怎麼檢查都沒事,爺爺變得有點慮病症,一直覺得自己生重病,不僅情緒低落、不愛動、活動力下降,也覺得未來沒有希望、活著沒意思,負面情緒不斷出現。

 

專家建議

王爺爺已做過很多檢查,結果都無異常,代表生理方面正常,應針對心理來診治。劉興政提及,在精神科藥物劑量準確的前提下,還需要長時間配合,才能改善情緒低落的問題,家屬應鼓勵病患接受治療,且提醒病患此病需長期治療追蹤,勿過度心急。

 

CASE2
因病痛覺得未來無希望

有重度第二型糖尿病的李奶奶,最近血糖控制很差,又有破壞性神經病變,常常手腳麻木、身體不舒服,情緒低落,覺得自己拖累子女,還不按照醫生指示服藥或打針,她覺得自己的未來了無希望,因而對有興趣的事物也隨之排斥。

 

專家建議

劉興政說,李奶奶服用適量的抗憂鬱劑後,情緒轉為穩定,且願意配合治療,血糖控制也較佳,不再感覺未來渺茫。其中,家屬的支持及病人本身長期的配合是很大的關鍵。蔡尚穎也表示,精神科和內科一起配合、相輔助,能提高疾病治療的效果,讓病人恢復到較好的狀態。

 

CASE3
凡事都說想不起來
像憂鬱,又像失智

張爺爺最近常一個人發呆,漸漸的什麼事都不做,連最愛的下棋也都不太去接觸,看起來無精打采,記憶力也變得不太好,問他問題都逃避拒絕,或是說想不起來,但其實再深入詢問他就會回答,家人擔心他是否得了老人失智症。

 

專家建議

劉興政醫師判別張爺爺有點認知功能退縮,但不一定是失智症造成的結果,憂鬱症也會讓老人家記憶喪失、反應遲鈍。兩者最大的差別是:憂鬱症的老人常會說這個我不會或想不起來,不肯去做以前會做的事情;而失智症的老人則是會說我都會或硬擠出答案,但是真的要去做時卻忘記該如何做。

 

老人憂鬱症治療後可改善,但是過幾年變失智症的可能性也滿高。所以,家中親友應多多關心家裡的長輩,多和他們聊天,讓他們培養自己的興趣、有自己的生活重心。
蔡尚穎強調,老年憂鬱症不能完全靠吃藥,須找出與憂鬱症有關的心理壓力或者生理病痛,持續性的維持適當活動量,其重要性遠大於藥物治療。

 

老了更要動

雖然電視很少報導老人自殺跳樓的新聞,但劉興政提醒家屬,其實老人自殺的比例偏高!所以,親友應密切觀察家中長輩,多和他們聊天,多帶他們去戶外走走,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

 

蔡尚穎也建議老人家要有健康的生活型態,依照長輩個人可行、可負荷的方式,維持日常生活活動,讓身體和頭腦每天運轉。若發現家中的老人開始變得精神愈來愈不好,愈來愈不常笑,常常健忘或經常性失眠,千萬別以為是年紀大的關係而置之不理,這樣相當危險,可能因此延誤就醫時間,或是因一時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遺憾,若感覺有憂鬱症的可能,最好盡早請教專業醫師。

 

老人憂鬱量表(GDS)

此量表供自我或其他觀察者來評估,若發現有憂鬱症的可能,應及早就醫,確定診斷,盡早治療。(此表為提醒用,非用於診斷。)

老人憂鬱量表

 

1.你不滿意目前的生活嗎?

是/否

2.你是否對許多活動已不感興趣?

是/否

3.你覺得生活空虛嗎?

是/否

4.你會經常感到無聊嗎?

是/否

5.大部分時間你覺得精神情況不好嗎?

是/否

6.你會害怕不好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嗎?

是/否

7.大部分時間你覺得不快樂嗎?

是/否

8.你經常覺得沒有希望嗎?

是/否

9.你是否比較喜歡待在家裡,而較不喜歡外出一些新奇的事情?

是/否

10.你覺得記憶力有問題嗎?

是/否

11.你認為現在能活著不是件美好的事嗎?

是/否

12.你覺得現在的你很沒有價值嗎?

是/否

13.你常覺得無精打采嗎?

是/否

14.你覺得你現在的處境是沒希望的嗎?

是/否

15.你覺得大部分的人都過得比你好嗎?

是/否

回答「是」的題數1題為1分。

0~ 5 分:在正常範圍。

6~10分:憂鬱症狀較多,需密切注意。

> 11分:已有憂鬱症的傾向,應及早就醫,確定診斷,盡早治療。

 

感謝劉興政主任、蔡尚穎主任審閱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