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癌症治療 預防乳癌、子宮頸癌、乳巢癌、子宮內膜癌,自我檢視是否為婦癌高危險群?

預防乳癌、子宮頸癌、乳巢癌、子宮內膜癌,自我檢視是否為婦癌高危險群?

出處/ 2003年11月號/第211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176
收藏 瀏覽數 : 5176
預防乳癌、子宮頸癌、乳巢癌、子宮內膜癌,自我檢視是否為婦癌高危險群?

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婦癌高危險群?根據資料顯示, 婦女終其一生,每4人就有1人會得到癌症, 其中又有1/3患者會集中在女性性徵上, 這就是我們所稱的「婦癌」。癌症到目前為止,仍是現代人聞之色變的夢靨。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統計,台灣地區婦癌罹患率最高的,以乳癌、子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會陰癌及陰道癌,堪稱「前5大」。

 

外在環境影響細胞失衡

婦癌罹患率居高不下,追究其因,主要和遺傳、環境有密切關係,生活週遭可能遭受感染、同時還有放射線、藥物以及飲食的關係,導致正常細胞管制系統失去平衡。「癌」是一種侵犯性細胞,因此,平常自我檢查是「預防勝於治療」最重要的功課。

細說5大婦癌

如果有自我檢查的習慣,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以下分別敘述:

No.1 乳癌

好發期:35歲上下及45~55歲左右
症狀:乳房有硬塊
高危險群:肥胖、遺傳、更年期、太早有性行為(12歲以前)、太晚停經(50歲以後)、35歲以後才生第一胎者。
如何自我檢查:月經過後3~5天自我檢查。20~40歲女性每年一次、40歲以上2年一次、50歲以上5年一次。
特別提醒:每年最好請醫生觸診;超過40歲以上最好做乳房攝影。

台灣乳癌罹患率,最近5年大幅增加,年齡層一直下降,究竟是為什麼?四季和安婦幼診所醫師林育弘表示,第一是現在婦女生育年齡延後、子女數少、哺乳次數又低;再者,則是飲食習慣西化趨向高油脂高熱量之故。

►發現硬塊,為時已晚?

雖然,台灣比美國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有1:5的差距,但政府推行乳房自我檢查多年下來,卻不見罹患率下降。林育弘解釋,這是因為自己觸摸乳房大約要2公分以上的硬塊才會被發現,但事實上,這已經是癌症第二期,發現的時間已經稍晚。

嘉義長庚婦癌科主任曾志仁則表示,乳癌自我檢查推行二、三十年,用意在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過美國一項針對社區居民研究發現,乳房自我檢查並沒有降低罹患率和死亡率。他認為:「除了靠自我檢查外,也可以到婦產科或一般外科做乳房超音波掃描,準確率在90%以上;另外還可做乳房X光攝影,不過X光有輻射之虞,不能常做。」

高雄榮總婦產部副主任簡婉儀說:「乳房自我檢查除了觸摸有無硬塊之外,也要看看乳頭有無異常分泌物,或擠壓時有出血的現象,如果表皮出現凹陷或潰爛等情況,都是警訊。」

「乳房X光攝影要在超音波檢查異常時再做,或者65歲以上乳癌罹患率高的婦女做較佳,」曾志仁建議:「如果上述三種方式檢查後出現異常,最好要做切片檢查。」

No.2  子宮頸癌

好發期:32~33歲及45歲左右
症狀:早期無症狀;晚期陰道分泌物惡臭、不正常出血。
高危險群:遺傳、肥胖、吃藥(含動情激素)、性伴侶多、太早有性行為。
如何自我檢查:陰道不正常出血
特別提醒:每半年,甚至每三個月做一次追蹤。

政府從81年推行子宮頸抹片檢查以來,台灣地區子宮頸癌罹患率已經明顯降低。雖然統計上仍有30%婦女從沒做過,不過,自從政府提出「6分鐘護一生」口號以來,目前已經有將近一半婦女會定期檢查。

子宮頸抹片檢查必須每年定期一次,只要有性行為就必須做。根據曾志仁指出,台灣地區平均18.3歲便有初次性行為,臨床最年輕的罹患者年齡只有19歲,最年長則是99歲,罹患的年齡層幾乎涵蓋所有成年女性。

另外,由於30歲以上育齡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已納入健保給付,過往有2/3高比例的人檢查出癌症末期的現象,如今已變成罹患者多為癌前病變(CIN)症狀,治癒機率大幅增高。

►六分鐘,真能護一生?

不過,「6分鐘護一生」準確度到底有多少?林育弘表示,基本上,子宮頸癌檢查有抹片、人類乳突病變(HPV)兩種。由於HPV是子宮頸癌元兇,高危險型HPV感染者在2年內發現抹片異常的機率達70%,因此必須做生物科技病毒篩檢法,這種檢驗在美加地區有健保給付,歐洲也正評估是否納入健保。台灣因為沒有健保給付,費用約500~1,500元。

至於抹片檢查,可分為一般型抹片及電腦抹片檢查。一般型抹片檢查是健保給付,準確率達50~70%,其中的誤差值,林育弘認為可能是醫生取樣錯誤或細胞過多看不到異常現象所致。

而電腦抹片檢查有傳統的Auto Pap及新型的Thin Pap兩種。前者由電腦先找出128個異常細胞,再交由人工查看,準確率較高;後者則是將取樣抹片泡在水漾物中,先將雜質去除再交由人工查看,準確度達90~95%。電腦抹片檢查健保並不給付。

坊間也出現螢光抹片檢查方式。不過曾志仁表示,由於檢查出來的偽陽性比例太高,而且品質不穩定,結果常常因人而異,醫學界對此方式仍持保留態度。 

簡婉儀指出,子宮頸抹片加陰道鏡合併檢查,效果更佳。陰道鏡檢查要先取樣、切片,並放大6~20倍,可分辨出良性或惡性病變,增加檢查的準確性。「發現癌前期症狀,治癒機率是很大的。」

近來國泰醫院門診發現,都會型女性有15~20%比例的人身上帶有HPV因子,容易轉化成癌症,屬於子宮頸癌高危險群,不過,只要每年定期做抹片檢查,一般都能達到預防的效果。

林育弘還建議,如果減少抽煙、喝酒的習慣,罹患癌症的機率也會減少1/3。

曾志仁則指出,子宮頸癌預防之道,就是避免有多位性伴侶,或者太早(18歲以前)有性行為;其次便是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目前健保給付的抹片檢查準確率提高不少。萬一有問題,可輔以陰道鏡檢查,若測出子宮內膜璧超過0.8公分,就要提高警覺了。」

他還特別提出,檢查也可用切片處理,嚴重的話就要採大切片(子宮頸圓錐切除),降低癌症罹患率達99.9%。子宮頸癌和荷爾蒙關係相當密切,參考家族病史、遺傳體質、生理狀況及年齡等,可作為自己是否屬於高危險群的依據。

No.3 卵巢癌

好發期:55~65歲以上
症狀:消化器官異常、腹脹、下腹痛、不正常子宮出血、浮腫、體重減輕等。
高危險群:不生小孩、遺傳或罹患多囊性卵巢癌者。
如何自我檢查:摸摸腹部會不會發脹。
特別提醒:每半年或一年到醫院定期檢查。

卵巢癌初期並沒有任何症狀,等到發現時通常70%已蔓延到骨盆腔。「自我檢查方式須觸摸腹部會不會發脹,」簡婉儀指出:「萬一摸到硬塊,通常已經是第三期症狀了,另外也可以採用陰道超音波掃描方式發現腫瘤。」

曾志仁則指出,卵巢癌好發期沒有特殊原因,診斷上非常困難。檢查方式先照射彩色超音波加血流動力檢查,或抽血看腫瘤指數(CA125),「不過美國建議最有效的方式是兩者合併檢查,才可以看出大部分病變;真的有問題時,才進行開刀手術。」他強調。

卵巢癌發生率其實在台灣並不多見,一般都用觸診、視診、超音波或陰道鏡檢查,就可以檢查出來。

No.4 子宮內膜癌子宮癌)

好發期:55~65歲以上停經婦女
症狀:90%病人初期會陰道出血
高危險群: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生育次數低、初經較早或停經較早、長期單獨使用雌激素
如何自我檢查:不正常出血、長期下腹不適、陰道分泌物有異味
特別提醒:侵犯性細胞切除後,仍有10%復發率

子宮內膜癌普遍發生在停經婦女身上。簡婉儀指出:「萬一罹患子宮內膜癌,必須做子宮內膜搔刮術,另外,也有超音波或子宮內視鏡可以診斷。」

「通常只要接受檢查,都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她進一步說:「所謂『6分鐘護一生』,主要是經由抹片找出前期病兆,確保不會復發。」不過她強調,一旦侵犯性細胞切除,仍有10%復發率,這是值得注意的事。

其他兩種台灣少見婦癌

台灣婦女較少罹患的癌症,是排名第五的會陰癌及第六的陰道癌。前者好發在65歲以上婦女,會陰部有破皮、搔癢,甚至潰爛久久不癒的情況;後者好發期則是60歲以上婦女,陰道則會呈現不正常泛紅、出血現象。

曾志仁指出,醫師診斷方式通常有觸診、視診及陰道鏡檢查三種方式,如果自己察覺有異狀,一定要求助專業醫師診治,才不會延誤病情。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