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高血脂何時該接受藥物治療?

高血脂何時該接受藥物治療?

出處/ 2004年1、2月合刊號/第213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883
收藏 瀏覽數 : 3883
高血脂何時該接受藥物治療?

血脂高得異乎尋常?調整飲食、生活習慣後,血脂值依然聞風不動,是否就該接受藥物治療呢?又會產生哪些副作用呢?

 

高血脂患者血脂異常,如果先前已經患有心臟病、中風等慢性病,常因為動脈硬化導致血脂過高,伴隨著許多冠狀動脈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脂肪肝、腎血管阻塞、血管瘤等症狀出現;輕度病情可以從飲食、生活等非藥物治療著手改善;如果醫生研判屬於中度或重度病情,便需要以藥物進行治療。

 

3~6個月關鍵時刻

病患何時需要用藥?台北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朝俊說明如下:沒有罹患心臟血管疾病者的總膽固醇(TC)指數大於240mg/dl,經過3~6個月飲食及運動等非藥物性治療觀察後,如果血脂肪仍舊過高,就要考慮進行藥物治療!

 

他還補充,如果高血脂患者伴隨著心臟血管、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治療時需要藥物與非藥物同時進行;前往醫院看診時,到新陳代謝科、內科、家醫科醫生看診可以得到適當的治療。

 

記得每年健康檢查,規律地用藥、飲食和運動,就可以控制血脂肪「脂」數了!

 

降血脂藥知多少?

目前降血脂藥物大致分四大項類別(如表二),不論哪一種藥物,通常需要經過醫師診治後,依照病人個別情況再行開藥。千萬不要自己去買所謂的「清血」藥物服用,萬一吃出病來可就得不償失!

 

除了醫生常開立的四大類藥物外,台大醫學院內科部副教授吳造中還提到「紅麴」也可以降血脂。紅麴和藥物的差別只在劑量,成分就像降血脂藥物Statin一樣,可以阻止肝臟合成膽固醇的酵素,不過降血脂的速度比藥物慢,是不是有副作用?目前並沒有任何研究報告顯示出來。

 

至於民眾較熟知的燕麥、幾丁質、甲殼素質這些健康食品,由於降總膽固醇效果很少超過10﹪,只能當輔助療法使用;其他像維他命E和一些單鏈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因為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降低血脂被氧化的機會,同樣也有減少血管硬化的作用。

 

輕度患者用飲食治療

目前台灣地區治療高血脂藥物是參考「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和「國際血脂資訊局」(ILIB)指引修改出來的「全民健保降血脂藥物使用規範」(如表一)。民眾到醫院看診時,醫師也是依照此一規範,決定病患是否需要開始服藥。

 

如表一所列,病患如果還不到吃藥的標準,例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值介於130mg/dl且有大於或等於2個危險因子,或LDL~C值大於或等於160mg/dl,這屬於輕度高血脂症,在高危險群範圍內,必須開始用飲食治療。

 

這裡所謂的飲食療法指的是「均衡飲食」,也就是由營養師指導飲食治療3~6個月後再觀察,並且進一步做臨床評估,必要時須將續發性、家族性高血脂症及年齡、性別和其他心臟血管疾病等危險因子可能性都考慮進去,作為治療的參考。

 

中重度患者飲食、藥物齊下

如果心臟血管疾病患者血中LDL值大於或等於130mg/dl時,或者三酸甘油脂(TG)高於200mg/dl,便屬於中度或重度高血脂症患者,這是在極高危險群範圍內,必須同時接受飲食及藥物治療。

 

不同對象有不同的治療標準。大部分罹患冠狀動脈的病人都須要接受治療,讓LDL的目標值在100mgdl間最保險,若大於或等於130mgdl時,除了加強飲食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的努力外,用藥的時機和選擇藥物類別,則由醫師決定。

 

其他特別的因素

當LDL在190~220mg/dl間游走時,如果是35歲以下年輕男性或停經前女性,若沒有明顯心臟血管疾病等危險因子,只要先接受飲食治療就可以了。但如果LDL大於190~220mg/dl時,無論如何必須馬上接受藥物治療,才能控制病情。

 

總而言之,高血脂症給予的治療,輕度患者的非藥物性治療從飲食、減肥、戒菸及運動等方面著手;中度或重度高血脂症患者除了飲食控制外,如果事先排除續發性高血脂症病因及家族性遺傳等因素,藥物治療絕對扮演著相當重要角色。

 

控制血脂便控制併發症

在此必須釐清一個觀念:長期血脂肪過高,將會造成脂肪肝和冠狀動脈疾病、血管硬化等慢性併發症,因此,治療高血脂症成為預防冠狀動脈一個重要的步驟,而且,調整血脂需要長時間持續性進行才行,並根據患者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降血脂作用明顯、副作用小的降血脂藥物,長期服用後不只可以降低血脂,也會明顯減少冠狀動脈、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疾病發生率、致殘率和死亡率。

 

另外,由於半數以上糖尿病患者常會使脂肪代謝紊亂,合併發生高血脂症,因此,高血脂患者若能積極治療,對於控制血糖、預防其他併發症,都有很大的助益。

 

藥物引發的副作用

當然,吃了藥之後,副作用在所難免。黃朝俊提醒,有些降血脂藥會導致頭痛、臉潮紅、肝功能異常、肌肉酸痛、尿酸上升、腸胃不適等症狀;台北榮總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幸榮更指出,降血脂藥還可能引起膽結石,但大致來說,發生率約只有5~10%,不需太多慮。

 

不過,降血脂藥物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吃!如果家中有高齡老人、慢性鬱血性心臟衰竭或同時罹患其他疾病,而且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或生命者,除非能得到預期效果,否則不應該使用降血脂藥物。

 

吳造中特別指出,藥物給予的基因療程是治本的方式,所以高血脂病患需要終生給藥才能掌控病情。他建議治療高血脂症時,第一階段可先從飲食、運動著手,如果狀況沒有獲得改善,才加入藥物治療;三管齊下,效果才見真章。

 

表一:全民健保降血脂藥物使用規範表

 

血脂異常治療準則

血脂濃度

≧2個危險因子

TCL/HDL比值>5或HDL<40mg/dl

治療目標

沒有心臟血管疾病患者

給予3~6個月非藥物治療

TC

≧200mg/dl

<200mg/dl

≧240mg/dl

<240mg/dl

LDL

≧130mg/dl

<130mg/dl

≧160mg/dl

<160mg/dl

TG≧200mg/dl需要合併TC/HDL>5,或是HDL<40mg/dl

<200mg/dl

有心臟血管或糖尿病患者

給予藥物及非藥物治療

TC≧200mg/dl

<160mg/dl

LDL≧130mg/dl

≦100mg/dl

TG≧200mg/dl需要合併TC/HDL>5,或是HDL<40mg/dl

<150mg/dl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