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心靈活水

喪偶人生,未來如何走下去

理財專家夏韻芬談及退休規劃時表示,除了經濟,「老伴」是最重要的資產。據統計,中老年喪偶是人生最大的憂鬱,他們易倍覺孤單、沉浸哀戚。家人除了用愛陪長者度過失落,也擔負了為他們沉痛心情找出口的角色。知名作家、前德霖技術學院校長趙寧,因罹患膽囊癌,於今年9月5日病逝於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年65歲。結褵15載的趙寧遺孀劉茵茵滿心不捨的說,「最後這半年我們朝夕相處,是最珍貴的時光,很感謝老天給我們這段時間,但仍遺憾緣分太短。」
2017-12-12

男人喪偶,脆弱的靈魂怎麼救

面對配偶的離世,對生者而言常是刻骨銘心的衝擊與影響,當他們仍陷在悲傷、痛苦與混亂的泥沼,除了親情的陪伴,不妨藉外力的協助來拉他一把。「我沒膽、也不夠勇敢,不然早就自我了斷,隨太太一起去。」62歲的陳大哥說。他太太因久病過世已超過7年,當時,他如行屍走肉整天在家發呆,為了不讓家人看見他的脆弱,一個老男人每晚躲在棉被裡偷哭,不給兒女知道。
2017-12-11

青少年嗜睡、暴食,可能罹患憂鬱症

週末睡到中午後才起床、挑剔食物,或不斷往冰箱覓食、不喜歡和父母交談,都是青少年時期典型的行為。但對某些青少年來說,不良的睡眠及飲食習慣,伴隨社會疏離,可能是罹患重鬱症的前兆。加拿大多倫多市的精神科醫師Diane Sacks表示,這些青少年已喪失日常生活功能,注意力無法集中,飲食失調,即便每天睡到下午3、4點,依然感到疲憊,也不想與他人互動,讓自己變得孤立。
2017-12-05

喪子喪親的悲傷之痛,怎麼告別?親人又該如何安慰陪伴?

詩人泰戈爾說:「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派來提醒我們,世界還有希望。」從得知懷孕那刻,雙親欣喜盼望,但願寶寶平安健康長大。然而人生變化莫測,倘使有天他早一步離開,怎麼化解遙遙無期的心如刀割,釋懷的揮手道別? 「那一刻來的時候,感覺是痛,痛徹心扉、痛不欲生、肝膽俱裂都無法形容,造物者奪走我的心頭肉,我的心肝寶貝。……哀痛一波又一波的向我襲擊,我無力反擊,我無法言語、無法思考,無法止住我傷心的淚水……」因一場意外而痛失么兒的理財專家夏韻芬,日前在部落格寫下為母的心痛,聞者無不跟著糾結難過。
2017-11-22

詐騙的心理攻防

詐騙手法推陳出新,接到莫名其妙的訊息, 不妨先緩和情緒,唯有警覺的依常理匯整頭緒, 才能做出正確判斷,避開詐騙圈套。 國際領隊孟茜帶團到馬來西亞,認識當地領隊小杰。沒想到詐騙集團隱身在團員裡,正蒐集個人資料。有天,有人假扮小杰打電話給孟茜,表示帶團時不慎出車禍,央求她應急匯錢4萬元。儘管兩人不熟,但「小杰」言談中透露兩人曾有過的對話,孟茜不疑有他,事後打電話給小杰確認,才驚覺上當。
2017-11-20

親人被詐騙,如何陪他走出煎熬

不管在現實生活或網路世界,被騙都令人難受。 當親友悲痛地告訴你,畢生積蓄被詐騙集團騙走, 除了震驚、遺憾,你是否突然詞窮,陷入不知該說什麼安慰他的窘境…… 28歲的昊文,月前認識一位新朋友,對方表示自己在網路公司上班,誇口線上遊戲很夯,只要客戶在網路帳號存錢,就能抽成10%,只是公司規定每位業務員只能開立2個戶頭,所以想請他幫忙開戶,也答應利息全給他。昊文心想既然朋友有需要,就做順水人情,反正自己也待業,有利息收入也不無小補,於是答應。
2017-11-15

旅行,讓心飛出境

旅行,有人說是種奢侈的自我犒賞,也有人說是種深沉的自我對話,有人用它刻劃動人的劇情,也有人藉著它讓忙碌的步調喘口氣……,旅行除了豐富人生閱歷,還在生命扮演什麼角色?
2017-11-02

現代夫子的健康難題

隨著時代變遷,學生的權利愈來愈受社會重視, 老師的健康,卻被厚重的書本與教改問題給淹沒了, 除了工作性質帶來的毛病,其背負的精神壓力,更非外人能理解, 想要教育好下一代,當然得讓老師的身心更健康。 教師節將至,感謝老師辛勞之際,可曾發現老師的聲音愈來愈「低沉沙啞」,或上課時突然「失聲」?大家總羨慕教師薪水高、有寒暑假、工作單純,簡直是鐵飯碗。事實真是如此嗎?他們又承受了哪些職業傷害?
2017-11-02

媽媽過世、房子被燒毀,怎麼陪失落的家人走出傷痛

當意外發生,家人離世或房屋起火被燒毀,很多人都會因為頓失依靠,而徬徨無措!此時,家人的陪伴最重要。本文列舉三種情境,由專業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告訴您,怎麼說才能把關心說到心坎裡!
2017-10-03

不會和主管應對溝通、新鮮人壓力大?研究:工作壓力比肥胖更易生病

一批批職場新鮮人畢業季後陸續投入職場,面對試用或是適應新環境的前幾個月,情緒難免起起伏伏,有些人試用期滿,順利取得職場門票,有些人卻還在摸索、習慣新環境。根據勞動部發布的「2016新鮮人職場適應狀況大調查」發現,「工作壓力大」、「與主管應對溝通」是新鮮人最難適應的事件。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也於2015年指出,長期處於工作壓力狀態,比低活動度與肥胖更容易增加疾病風險。
2017-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