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新聞專區 預防冬天心肌梗塞、腦中風,跟著中醫師喝藥膳茶、學會按壓3穴位,遠離高血壓!

預防冬天心肌梗塞、腦中風,跟著中醫師喝藥膳茶、學會按壓3穴位,遠離高血壓!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8153
收藏 瀏覽數 : 8153
預防冬天心肌梗塞、腦中風,跟著中醫師喝藥膳茶、學會按壓3穴位,遠離高血壓!
本周氣溫驟降,你的血壓開始不受控制嗎?高血壓是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常聽人說,降血壓藥物必須持續吃,若被診斷有高血壓,不想吃西藥,中醫的穴位按摩及藥膳茶飲,對於穩定血壓能幫上什麼忙?
 
過去認定的高血壓是舒張壓140、收縮壓90毫米汞柱,但臨床發現,許多患者在血壓低於這些數值時,也會出現高血壓併發症。

因此,美國心臟協會新版高血壓治療指引,重新將高血壓定義為舒張壓130、收縮壓80毫米汞柱,這也是美國醫學界自2003年以來,首度更新有關血壓檢測與治療指引。

負責撰寫份指引的惠爾頓(Paul Whelton)指出,一旦血壓達到130/80,出現心臟併發症的風險就是血壓正常者的兩倍。不過,血壓達到新的高血壓標準,也不表示就必須服藥,只是要讓患者知道「這是黃燈,必須降低血壓,主要是以非服藥的方式

平時常健身、作息正常
無不適症狀,血壓卻高達200 mmHg

一名20歲的男大生,身材壯碩,因為是籃球隊員,平時有固定運動的習慣,作息也很正常,幾乎不熬夜。沒想到某次陪女朋友到醫院檢查時,偶然量了血壓,竟發現收縮壓高達200 mmHg,比正常值高出1.6倍,嚇壞女友和醫護人員,趕緊為他掛號。

負責收治病患的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吳佩青醫師表示,該名男大生在問診時曾提到,自己平時身體狀態良好,沒有高血壓患者常見的頭暈、頭痛、頭重感,也沒有心悸、胸部壓迫感等常見的高血壓症狀。對於被診斷出有高血壓,感到不可思議。後來靠著中藥調理一個月後,血壓才變得穩定。
 

血壓超標,中醫調理三個月
停用降血壓藥物

另一名49歲的業務員徐先生,平常工作繁忙,應酬多、作息不正常,由於他有高血壓家族史,雖然沒有不適症狀,但去年健檢時發現收縮壓將近200mm/Hg、舒張壓將近100mm/Hg,到心臟內科求診後,每天服用兩顆降血壓藥物。

徐先生擔心後半輩子都得依賴藥物降血壓,於是主動前往中醫部諮詢。由於徐先生喜歡吃澱粉類食物,三餐不定時,常以麵包果腹,有時與客戶應酬會大魚大肉,且沒有運動習慣。吳佩青醫師診斷他為「本虛標實型的高血壓」,前期以中藥治實熱、後期加強補虛,經中藥調理,外加調整飲食與作息(減少應酬,多吃蔬菜、糙米),並多運動,三個月後血壓控制穩定,逐漸停用西藥,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
 

全台平均每4位成人
就有1人患高血壓

根據國健署於2013~2015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台18歲以上成人,粗估約有462萬人罹患高血壓,平均每4人就有1人,其中18~39歲的年輕患者約有36萬人,大約每21人就有1人,顯見高血壓並非中老年人的專利,有年輕化的趨勢。

由於高血壓初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都是在量血壓之後,才知道自己血壓高;只有少數人會出現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肩頸痠痛或睡不好等情形。另外,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動脈血管硬化、心衰竭、心肌肥大、腎臟病等疾病都是高血壓的併發症。多年來高血壓一直是影響全球人類壽命第一名的危險因子,說它是沉默的健康殺手,一點也不為過。

吳佩青醫師指出,民眾在醫院和在家裡測量到的血壓通常會有差異,在醫院測量血壓時,若收縮壓/舒張壓在120~139mmHg/80~89mmHg為高血壓前期,應提高警覺;在家中測量到的收縮壓/舒張壓若大於或等於135mmHg/85mmHg,即可能為高血壓,建議尋求醫師諮詢診斷。
 

治療高血壓
中醫、西醫差在哪

不同於西醫多半給予藥物來降低、控制血壓升高的症狀,中醫常把診治焦點放在改善「造成血壓升高的原因」,因此治療方式較複雜。吳佩青醫師指出,中醫認為高血壓的病因多源自肝、腎陰陽失調(本虛標實),類似身體某些臟腑的循環變差,局部養分及氧氣不足,形成虛證;長期下來,身體偵測到這個臟腑能量不夠,於是調高血壓(實證),利用壓力把養分跟氧氣送到這個組織。

如果單純靠藥物降低血壓,反而不利身體自我調整。因此,治療上必須先瀉其實,然後補其虛,若有肝鬱氣滯情形者,給予疏肝解鬱的藥物,調整體質,達到陰陽平衡,並依體質改變生活型態。

年紀輕、初期被診斷出高血壓的患者,或是因壓力大、睡不好、過度勞累造成的高血壓,以中藥合併西醫治療效果不錯,有機會逐漸停用西藥。
 

中醫看高血壓,這5種最常見

以中醫理論來看,高血壓最常見的證型有「肝陽上亢」、「肝腎陰虛」、「陰虛陽亢」、「痰濕阻逆」、「肝鬱氣滯」等五種。倘若患者來求診,中醫師會依照證型給予合適的方藥治療,有虛的補虛,有實熱證便瀉熱,肝鬱氣滯者就給予疏肝解鬱的藥物,調整體質,並依體質提出生活型態改變的建議。

 

按壓3穴位,搭配藥膳茶飲
有助降血壓

對於血壓偏高的民眾,吳佩青醫師建議,按壓幾個穴位能輔助降血壓,例如:頭頂的「百會穴」、手背上的「落零五」以及耳後的「降壓溝」。飲食方面,多攝取高鉀低鈉的食材,像是芹菜、白菜、番茄、木耳、海帶、菠菜、薺菜都是很好的選擇,注意少油、少鹽、少糖,太鹹或太辣容易讓血壓升高。避免熬夜、作息正常、多運動。此外,平日搭配藥膳茶飲,也有助控制血壓。
 

【降血壓藥膳茶飲】孕婦及虛寒體質者建議先諮詢中醫師。

1. 魚腥草茶:8錢乾燥的魚腥草,以600cc的水煮到剩300cc,一天分3次飲用。(服西藥者應間隔1小時)

2. 杜仲茶:3錢的杜仲葉,以600cc的水煮開後滾10分鐘,一天分3次飲用。(服西藥者應間隔1小時)

3. 鉤藤茶:3錢的鉤藤,以600cc的水煮開後滾10分鐘,一天分3次飲用。(服西藥者應間隔1小時)

 
【穴位按摩】

1.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心處,每天早晚各按一次,每次3~5分鐘。

2. 落零五穴:位於手背第二、三掌指關節基向後(手腕方向)0.5寸左右,每天早晚各按1次,每次3~5分鐘。

3. 降壓溝穴:位於耳背,可貼一排耳豆或是無稜角的小圓珠,直接用手也可,由上往下按壓,每天早晚各按1次,每次3~5分鐘。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