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自費健檢項目多,專家教你聰明選

自費健檢項目多,專家教你聰明選

出處/ 2013年10月號/第320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34922
收藏 瀏覽數 : 134922
自費健檢項目多,專家教你聰明選

想讓爸媽及自己做個健康檢查,可是檢查項目這麼多,而且費用不便宜,該怎麼選擇才能兼顧經濟與效益?

隨著篩檢工具的進步,現代人愈來愈有機會透過健檢,及早發現病兆,把握黃金治療期。50歲的王經理前不久收到一張醫院健檢中心的DM,上面詳列各式檢查項目,進步的科技讓疾病篩檢變得更有效率,只是要價不斐。王經理看著DM陷入沉思,若是全選得花上數萬元,但另一方面,他常感覺疲勞、胸悶,很想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蔣碩亞認為,應考量年齡、性別、家族史、疾病史與社區史等因素,選擇適合的篩檢工具,做最有效的檢查。在經濟與效益的考量下,可以評估自己是否屬於某種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優先進行篩檢,如果有著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倒也不必整日擔憂自己好像罹病而到處做篩檢,如此反而傷了荷包,又搞得自己精神緊繃。

1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建議族群:40歲以上、吸菸、三高患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預防醫學科暨家庭醫學科主任孫文榮建議,40歲以上、三高及糖尿病患者、有吸菸習慣者可每年定期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這是利用超音波來檢查頸動脈血管的管徑與血流變化,沒有侵襲性,可了解頸動脈是否出現狹窄、斑塊或阻塞現象。蔣碩亞主任提及,目前的研究已發現,頸動脈若出現斑塊,則心臟冠狀動脈有斑塊的機率高達6倍,因此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可視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前期指標。

頸動脈硬化、出現斑塊,會使血流不順暢,易造成腦部組織缺血、缺氧,輕則頭暈目眩,重則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導致死亡,建議高危險群要每年定期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至於曾中風者可考慮每半年追蹤一次。

進行頸動脈超音波約需20分鐘,自費接受檢測的費用約在1500至3000元不等,一般大型醫院健檢中心多有提供,然而,若因疾病的需要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測,健保亦有給付。

2大腸鏡檢查
建議族群:50歲以上一般人、40歲以上有家族病史者

由於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大腸癌近年來成為臺灣人好發癌症的第一名,除了接受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針對50至75歲民眾,每2年一次)外,大腸鏡仍是診斷大腸癌、息肉最普遍的方法。

對於無風險因子者,蔣碩亞主任建議,在50歲以上不分男女,都應接受一次完整的大腸鏡檢查。有家族病史者,更要從40歲就開始留意。照大腸鏡的疼痛經歷,讓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孫文榮主任指出,民眾可自付麻醉費用(約2500元至4000元)進行無痛大腸鏡檢查,將大腸鏡檢查的不適感降到最低。(延伸閱讀:大腸鏡檢查害怕會痛、瀉藥清腸拉不停、脹氣不適?醫師DIY揭檢查細節:真的不痛!

接受一般大腸鏡的檢查時間,約需20分鐘,若選擇無痛大腸鏡檢查,加上麻醉與恢復的時間,則約需1~2小時(不含等待時間)。此外,在接受無痛大腸鏡檢查時,最好有親友陪伴,尤其在檢查後2小時內,不可開車、騎車,需有人陪伴返家,以免殘留的麻醉藥物作用導致危險發生。

在進行大腸鏡檢查前二日,就要開始「低渣飲食」,不宜進食高纖維蔬果、五穀雜糧等,檢查前一日要照醫師指示服用清腸劑開始清腸,至少要排便5次以上,直到排出透明淡色無殘渣的糞水。清腸效果好,則大腸鏡所能見的腸道情形較清晰。接受麻醉前的4小時須空腹禁食,包含飲水也要禁止。(延伸閱讀:照大腸鏡前低渣飲食怎麼吃?​更能揪出癌變息肉

3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
建議族群:30歲以上有家族病史、高血壓、吸菸、肥胖者

「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即是常聽到的64切、128切、256切,可在一次的電腦斷層掃描中組成64(或128或256)張影像,透過電腦處理重現立體的解剖圖,有利於檢查出早期、微小的心臟病變,病人也可及早接受治療(例如氣球擴張術、支架置放術或繞道手術),防止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

孫文榮主任建議,針對30歲以上有心臟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有高血壓與心絞痛患者、抽菸、肥胖者,或有心臟不適症狀的人,都可考慮自費接受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早期發覺、早期治療。

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的優點是速度快、解析度高,且不需麻醉、無須住院,並可免除心導管侵入檢查的不適感,不過對顯影劑過敏、腎功能不佳,或無法完全閉氣、心跳太快的患者,就不適合接受。

目前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的時間約需15分鐘,整體流程大約需要1~2小時,所需費用約在1至2.5萬元間。

4肺部電腦斷層掃描
建議族群:40歲以上吸菸者、50歲以上一般人

目前免費健檢提供的肺癌篩檢,是以胸部X光檢查加痰液細胞學檢查為第一線。若發現陰影,才進一步接受低劑量螺旋式電腦斷層攝影。

蔣碩亞主任表示,一般胸部X光檢查能找到的肺癌平均是3公分,意味隱藏在氣管內的肺癌前期病變或極小的周邊肺癌病灶無法在胸部X光檢查中呈現。

至於低劑量螺旋式電腦斷層攝影能找到的肺癌平均是1.5公分,可以更早偵測到肺癌的發生。其篩檢出1A、1B期早期肺癌,可立即開刀治療,1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可達八、九成。(延伸閱讀:前主播蕭彤雯驚曝肺腺癌零期緊急開刀,有肺結節是肺腺癌前兆?

因此孫文榮主任建議,有吸菸習慣者,在40歲可考慮自費做低劑量螺旋式電腦斷層攝影,一般人在滿50歲時至少要做一次。費用大約在5000至6000元間。比起MRI、正子掃描,低劑量螺旋式電腦斷層掃描不用打顯影劑,又更便宜有效。

肺癌的高危險群包括:吸菸或曾經吸菸但戒菸者、長期暴露在致癌因子環境者、有肺癌病史或家族史者、不明原因咳血者。

5骨密度檢查
建議族群:30歲以上、女性、室內工作者

骨質疏鬆症是全世界第二大流行病,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孫文榮主任指出,30歲以上女性、室內工作者,應該每2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至於副甲狀腺機能異常者,由於副甲狀腺機能異常會影響骨頭對鈣質的吸收,也要規律追蹤檢查骨密度。

為何建議30歲起開始檢查?這是因為約從30歲開始,無論攝取多少鈣質,造骨細胞的活動量會略低於破骨細胞,代表骨質開始流失,尤其女性更年期後雌激素銳減,骨質流失更快,更易發生骨質疏鬆症。因此建議30歲開始就要追蹤骨密度,尤其女性、室內工作者,由於缺乏運動,骨質更易流失。及早發現,可及早透過運動及飲食來改善。

蔣碩亞主任表示,骨密度的測量以中軸型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最為準確,必須同時測量腰椎與髖骨,至於超音波檢查易受姿勢、腳部擺放位置,以及機器廠牌設定的影響,使檢測結果產生誤差,較不建議使用。自費做骨密度檢測約需700至1000元間。

6眼底檢查
建議族群:高度近視、高血壓、糖尿病者

現代人頻繁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每天眼球緊盯螢幕,依賴免費健檢提供的基本視力檢查是不夠的。孫文榮主任指出,一般建議40歲以上每3年要定期做眼底檢查,若是超過400度的高度近視、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則要每年做眼底檢查,看視網膜、視神經乳頭及脈絡膜是否有病變,早一步避免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青光眼、視神經炎等讓視力喪失。

若是開始覺得眼睛不舒服,例如眼睛疲勞、看不清楚的時候,不管幾歲都要趕緊到醫院檢查,如果發現視線有突然的變化,例如扭曲、有黑影等,更要立即就醫。一些眼底檢查需要點散瞳劑,點藥後約半小時瞳孔放大才進行眼底檢查,瞳孔放大後會暫時視力模糊,會怕光、眼睛看不清楚,因此檢查後不要開車或騎車,需有親友陪伴返家,以免視力模糊發生危險。

7純音聽力檢查
建議族群:噪音環境工作者、40歲以上一般人

聽力障礙不會威脅生命,卻是中老年人第四常見的慢性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和情緒。

普通針對噪音環境作業的工作者,每年會進行一次純音聽力檢查,在30分貝以下的隔音室進行聽力檢測,可讓檢測結果更精準。不過蔣碩亞主任建議,預防重聽的最佳方式是換工作,離開噪音環境。

孫文榮主任表示,針對慢性中耳炎患者、鼓膜曾破損者,皆會進行純音聽力檢查確認聽力。一般人在40歲以上可考慮在耳鼻喉科接受純音聽力檢查,評估自己的聽力,也可在各大醫院健檢中心進行,費用約在400至500元間。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