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時來杯清涼飲料,是許多人酷夏時的小確幸,但對於腎臟病、糖尿病、體質虛寒者、孕婦、哺乳者等7種人來說,退火飲品若喝太多,恐造成四肢水腫、肺水腫、血糖飆升、經痛、腹瀉等各種不適……
新昇中醫診所楊素卿中醫師分析,「火」在中醫裡屬於「氣」,形同帶動身體循環代謝的能量。當冰涼或寒性的食物進入體內,身體必須消耗氣(能量)把溫度加高至體溫37℃才能順利代謝,因此清涼退火的飲食或飲品吃喝太多時,會大量消耗身上的陽氣,導致氣不足,影響全身新陳代謝。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暨腎臟內科醫師林軒任也提醒以下族群,需特別注意夏日飲品的攝取:
1.腎臟病友
林軒任主任表示,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第一、二期腎臟仍有60%以上能正常運作,但到第三期後,排尿功能逐漸下降,飲食攝取的水分易留在體內,形成足部或四肢水腫。晚上睡覺時,原本蓄積在下肢的水分會平流到肺部,形成肺水腫而易喘不過氣,影響睡眠品質。
因此,腎臟病患者對所有液體的攝取量都要控制,包含:白開水、飲料、湯、食物所含的水分、料理中的湯汁等都必須計算在內。其次,飲水時要一口一口慢慢喝,因為相對於一口氣灌下300ml的水,分次喝水的人體吸收率較好,對腎臟或其他器官的代謝壓力也較小。
林軒任醫師也分享,老一輩的腎臟科醫師會教病人含冰塊,不僅能消暑和降低口渴感,單次攝取的水分也不會過多,且通常含個2、3塊,嘴巴就冰得受不了,不會一次吃太多。
腎臟病人除了控制水分攝取,也必須控制食物中的鉀、磷離子攝取量。不少人喜歡喝湯、喝果汁,林軒任醫師提醒,鉀、磷離子多存在於動植物的細胞裡,細胞經烹煮或攪打被破壞後,鉀、磷離子會釋出到食物的湯汁裡,所以大部分動植物製成的湯品或飲料都不建議腎友飲用,萬一攝取過多鉀又代謝不掉,會引發心律不整,甚至死亡。
2.心臟病人
楊素卿中醫師表示,夏天溫度高,對心臟負擔增大,需注重養心。心臟的動脈負責把血輸出至全身,氣血循環好,人才會有精神。在五行中,心臟屬火,火又屬熱,喝飲料時,水本身屬寒,若溫度又冰,會加倍滅火,消耗心臟的能量。冰飲會使血管急速收縮、血液循環不佳,若本身已有心血管阻塞的問題,更易引發心肌梗塞。
3.高血糖的人
市售的手搖飲、退火飲品多半有加糖,喝太多易造成肥胖、血糖過高等問題。而夏天很受歡迎的現打果汁,經過攪打後分子更小,加上又濾掉蔬果的纖維,喝果汁比起直接吃水果,更易吸收糖分,讓血糖飆升。
現代人喝很多含糖飲料,林軒任醫師表示,糖分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腎臟本就會回收糖分再利用,但當血液中糖分過多,腎臟就要拚命回收,一旦高出腎臟的回收上限,多餘的糖分就會跑到尿液中而出現糖尿病的徵兆。當腎臟超負荷久了,就易提早「退休」。其次,血糖太高會使身體滲透壓過高而口乾舌燥,口渴時中樞神經會通知大腦喝水,但水喝太多又會加重腎臟的工作量,因此喝含糖飲料務必節制,顧好血糖,才能顧好腎臟健康。
腎臟本來就會隨年紀自然退化,但除了先天性基因疾病,與亂吃來路不明的成藥導致腎臟病變之外,林軒任醫師指出,最常見的病因還是源自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控制不佳,加速腎功能衰退。得到糖尿病後,5~10年內腎臟會開始受傷,遺憾的是,糖尿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很可能得了好幾年都沒有發現,等到診斷出糖尿病,檢查腎功能才發現腎臟已受損。
4.支氣管與鼻子過敏的人
中醫認為肺「喜潤惡燥」,但水氣也不能太多,需要細緻呵護,因此肺有「嬌臟」之稱。如果易咳嗽、氣喘、鼻子過敏,早上起床會一直流鼻水或需要清痰,要盡量少吃生冷寒涼的食物和少喝冷飲。常咳嗽或有痰的人,也不要吃太多水果或喝果汁,因為水果中的糖分易讓人生痰。
5.脾濕的人
楊素卿中醫師表示,中醫把能在體內正常代謝的水分稱為「津液」,當津液代謝不正常時,會滯於體內變黏、濁,形成「濕邪」,久了會引發各種疾病。
脾主管肌肉、皮膚和四肢,當身體陽氣不足、人體無法排掉多餘水分時,脾的濕氣就會過重。脾濕,經絡就易不通,全身水分與養分的吸收和運輸皆受影響。例如:骨頭、肌肉易酸痛;多餘水分易造成四肢和肺水腫;身體和臉部易長溼疹、青春痘、汗皰疹;女性易分泌白帶;早上起床眼屎多,或需要一直清痰、擤鼻涕等,都是體內濕氣過多的表現。
現代人夏天多半待在冷氣房裡,但流汗可幫助疏通經絡和去濕,楊素卿建議民眾適度晒太陽出汗或運動排汗。
6.腸胃不適的人
「胃就像身體裡的瓦斯爐,負責幫體內的食物加溫。」楊素卿表示,退火飲品喝太多會大量消耗胃部陽氣,不僅影響消化、阻礙身體代謝,陽氣不足會導致胃脹氣、打嗝,大便也會濕軟,不易擦乾淨,又易黏馬桶,嚴重時還會腹瀉。許多人有胃食道逆流的毛病,也是長期從早餐開始就喝冰的、甜的或含咖啡因等飲料的緣故。
有些家長愛喝含糖飲料,會讓小孩一起喝,但楊素卿提醒,孩子不宜太早接觸含糖飲料,尤其6歲以下應完全避免。6歲以上也不宜多喝,避免糖分攝取過多造成兒童肥胖,或影響胃口,使營養攝取不足或不夠均衡,造成日後發育不良。
7.經期前後、懷孕初期、坐月子者
不孕體質和懷孕初期的婦女要少喝冰涼或退火的飲品。尤其懷孕前4個月,胚胎正在發育,需仰賴母體供給養分,媽媽若想有好的循環代謝,最好避開生冷的飲食。至於產後坐月子,身體正在休養,也忌吃喝冰冷的食物。
若想一生避免經痛,要保養子宮。子宮是孕育胎兒的地方,吃喝冰冷的東西會讓子宮收縮,月經來時易經痛,也易滴滴答答、排血不穩定。有些人體質較虛冷,經期易生成血塊並滯留體內,當月經結束後,未被排乾淨的經血會留在體內,長期下來易導致卵巢囊腫、巧克力囊腫、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等疾病。為了避免經期生成血塊,月經前、後各三天和月經期間,盡量不要碰生冷飲食。
以上特殊體質的人如果很想喝一些清涼退火的飲品,楊素卿中醫師建議,一天不要超過300毫升,且最好在白天正午前後喝,避免晚上新陳代謝變慢後,不易將水分排出。
圖片來源:富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