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預約快樂 女性的心理復原力比男性差?關鍵在「背景壓力源」

女性的心理復原力比男性差?關鍵在「背景壓力源」

出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714
收藏 瀏覽數 : 3714
女性的心理復原力比男性差?關鍵在「背景壓力源」

你是否有女性比男性脆弱、心理復原力較差的刻板印象?真的是性別造成的影響嗎?三八國際婦女節之際,關懷身邊女性親友們的心理健康,幫助她們覺察壓力源並給予協助!

根據一篇發表於2021年12月《臨床精神病學雜誌》的研究指出,從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的篩檢中,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與壓力相關的心理後遺症(Stress-Related Psychological Sequelae , SRPS),例如重度憂鬱症(MDD)、廣泛性焦慮症(GAD) 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的症狀。但是,當影響性別差異的背景相關因素列入考量,性別與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的關聯性不再顯著。

研究者於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2020年4至5月,透過電子郵件向紐約市西奈山醫院第一線健康照顧者進行調查,回收有效問卷3,360份。其中有2,579位填答者為新冠肺炎患者的直接照顧者,因此其資料被納入分析。研究者使用《患者健康問卷》、《焦慮自我評估表》、《簡短版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量表》篩選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分析其與性別的關聯性以及可能的中介因素。

填答者以年齡小於35歲(54.6%)和35歲以上(45.4%)的第一線健康照顧者組成,其中女性居多(73.6%),結果顯示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出現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當研究者將間接影響因素列入分析後,例如疫情前的倦怠等「背景壓力源」及疫情期間照顧孩童/依賴者等「指標壓力源」,性別的影響則不再顯著。整體來說,新冠肺炎相關顧慮因素所造成的間接影響,占了以性別預測可能的壓力相關心理後遺症總影響力的77.1%。(延伸閱讀:諸事不順令人抓狂?換個方法扭轉心境

婦女常被賦予較多照顧家庭小孩的責任
另一伴多支持能分擔其壓力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說明,上述研究探討性別是否與心理復原力具有顯著相關,若未能針對與影響心理復原力相關的背景因素進行合理的調整,研究結果常會導致我們產生女性較男性更脆弱且心理復原力較差的刻板印象。這份以Covid-19大流行期間針對紐約市西奈山醫院第一線健康照顧者的研究,正好提出科學的佐證,由此一研究給予大家很好的提醒,我們在生活中可從旁覺察身邊婦女的壓力源並給予協助,特別是常被賦予較男性存有家庭小孩照顧責任的婦女同胞,建議男性應該要多支持與包容自己的另一伴,有助於維持女性的心理健康,共創幸福美滿的生活。延伸閱讀:夫妻摩擦不斷?心理師教你換個方法溝通

女性要時時覺察壓力狀態 適時的紓壓放鬆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教育推廣副主任戴怡君表示,研究中所提到的間接影響因素,往往是最容易被女性自己忽略的壓力,例如:孩子的教育規劃、家庭活動安排、家庭關係促進,如何讓親子間互動更密切、有良好的溝通等,這類隱形的家務壓力,無時無刻存在女性照顧者心中,形成一種持續累積的腦力精神負荷,容易讓女性心力交瘁。(延伸閱讀:量子轉念是什麼?能解決壓力與心結,讓家人溝通相處不再令人窒息嗎?

戴怡君提醒,女性應避免壓力而陷入憂鬱與焦慮,建議時時覺察自己的壓力狀態,除了可以透過董氏基金會華文心理健康網,定期進行情緒與壓力檢測,平時也能透過身體狀態瞭解自己的壓力程度,像是如果出現肩頸肌肉僵硬、常常有頭痛、睡不好、容易疲憊等狀況,表示已有一定程度的壓力,需要適時的紓壓放鬆。(延伸閱讀:壓力大,想放鬆?紓壓精油這樣挑、聰明按摩不踩雷

另外,總是在腦中盤旋思考、無法決定的壓力事件,即使是小事,像是買什麼午餐、幫孩子選擇課外活動、家務處理、或是怎麼拒絕他人的邀約,都可能成為影響心情或情緒的壓力源,建議女性嘗試「1、2、3行動」原則,每當腦中浮現一再思考、猶豫不決的念頭,可告訴自己默數到三,就站起來或說出來,只要開始實行與行動,就能幫助自己減緩不安與負面感受。(延伸閱讀:照護失智或憂鬱長者,怎麼溝通回應避開地雷少衝突

▼延伸閱讀

別抓著孩子過生活,50歲後提早準備人生下半場

親友生病受苦,陪伴者必學的「同理」密技

當伴侶越老越「番顛」,如何讓婚姻關係加溫?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