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身體小毛病 低周波按摩或微電流按摩舒緩追劇酸痛有無副作用?哪些人不適合電療?

低周波按摩或微電流按摩舒緩追劇酸痛有無副作用?哪些人不適合電療?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2022年1、2月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1989
收藏 瀏覽數 : 21989
低周波按摩或微電流按摩舒緩追劇酸痛有無副作用?哪些人不適合電療?

連假期間很多人瘋狂打牌或追劇,長時間姿勢不正確引發肩頸、腰背痠痛。不少居家按摩器加入「微電流、低週波」功能,把手機當電源,標榜隨時可用微電流按摩、舒緩酸痛。究竟用電來按摩有無禁忌或副作用?復健科也有電療,效果一樣嗎?以下請醫師詳解。

輝馥診所復健專科許嘉麟醫師解釋,「電療」是復健科常用的物理治療設備,最廣泛的用途是「止痛」,可減少止痛藥的使用(疼痛貼布也含有藥物,對胃腸、肝腎的副作用與口服止痛藥一樣)。醫學上使用電療的方式有四種,目前衛福部核可的居家使用電療醫材只有TENS,具有減輕肩膀痠痛、改善末梢神經麻痺、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作用,但請注意其作用是「緩解疼痛,而非治療造成疼痛的疾病」。若因疼痛而身體「僵硬」緊繃,使用TENS止痛後身體放鬆,可改善緊蹦,但無法處理其他原因造成的僵硬。

TENS(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是指使用80~120Hz的「經皮神經電刺激器」,又稱為「低週波治療器」、「微電脈衝按摩」,屬於「第二等級中等風險醫療器材」,挑選時請看清包裝是否刊載衛福部核准之「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及標示是否完整(含廠商名稱、地址、品名及製造日期)再依產品說明書使用。

低週波按摩器影響範圍
不像中頻干擾波可進入肌肉層

居家使用的微電流或低週波按摩器,和復健科的電療機器,效果差在哪?

民眾在復健科診所常看到的電療儀器是「中頻干擾波」(Interferential Current,簡稱IFC),又稱「中頻向量干擾波」或是「中頻干擾電流刺激治療」,與低週波相同的是可透過閥門理論及產生腦內啡而有止痛效果,但其產生電流的方式和低週波不同,其產生的合成波皮膚阻抗低,故對皮膚刺激小、穿透力高,能夠到達比低週波更深的組織,進而產生深層的止痛效果,並具有肌肉刺激的功能。

IFC干擾波的頻率與功能

許嘉麟醫師說明,IFC為四個一組,兩兩成對的電極,是用兩組約4000Hz電極產生的合成波(產出頻率可控制在1~10kHz),依頻率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效果(見表)。其原理是利用高頻波進入身體後,兩組頻率會在皮下產生低頻合成波,具有高穿透性,但刺激度低的特性,對改善下背痛、關節炎、肌腱炎等有顯著的效果。

不論是低週波或中週波,止痛原理在醫學上有兩個通論,第一是適量的電刺激會產生感覺訊號,抑制疼痛的訊號傳入腦部,提高腦部感覺疼痛的門檻,所以較不會覺得痛;另一個原理是可刺激腦部產生腦內啡來緩解疼痛,這原理的效果比前者長效一些。

用史考特之名在網路分享健身資訊的恆新復健科診所院長王思恆指出,上班族常見的肌筋膜炎、落枕、肩頸僵硬等,使用電療儀器都能改善,但如果是結構偏差造成的病因,像是椎間盤突出造成的疼痛,那麼不論低週波、中週波的效果都非常有限,必須就醫請醫師詳細地診斷病因,再對症治療。(延伸閱讀:低頭族必學5招舒緩操,遠離肩頸痠痛

止痛不代表根治
長期忍痛可能使腦部萎縮

一般人肌肉或軟組織疼痛,多半吃個止痛藥就算了,比較不痛時就忍著,懶得繼續治療;當病程超過三個月,也進入了慢性期,也就是嚴重時會復發,但不舒服的感覺不會像剛開始那麼明顯,這時其實病還沒有痊癒,仍可能導致後遺症。許嘉麟醫師提醒:「疼痛不該忍,超過三個月的慢性疼痛會造成腦部萎縮。」

他舉例,2004年西北大學的Apkarian教授研究發現,在慢性疼痛持續一年的病人身上,其大腦灰質的部分比對照組(一般人)少了5~11%;一般正常老化造成的腦萎縮不過每年縮小0.5%,但忍痛一年,腦就老化了10~20年。因此提醒民眾,當身體第一次發出疼痛警訊時,務必盡快、積極地「去除造成疼痛的原因」,讓身體擺脫疼痛的惡性循環,才能真正治本。(延伸閱讀:和落枕說Bye Bye!醫師教你伸展護肩頸

「疼痛的惡性循環」指的是因疾病、外傷、手術等組織受傷後造成疼痛,有些病人會依賴熱敷、電療等方式繼續忍痛,沒有給予受傷的部位足夠的運動治療及活動,導致受傷部位肌肉萎縮,萎縮後穩定關節的能力下降,又更容易導致該部位再次受傷……,長此以往,受傷部位的功能越來越弱,甚至附近的組織為了代償它的功能,又產生其他結構上的偏差,造成越來越惡性循環的複雜問題。許嘉麟醫師提醒,「電療『只有止痛』,而沒有『治療』效果,請不要過度依賴。」建議找出疼痛的原因,對症治療。(延伸閱讀:追劇、打麻將全身痠痛?5招放鬆緊繃的筋骨

王思恆醫師也提醒:「治標、治本都重要,必須雙管齊下。會疼痛的人不能長期依賴電療,而不根治病因。」畢竟疼痛只是一種「症狀」,其根源很多,像運動後的「鐵腿」、運動傷害、退化性關節炎等與肌肉、骨骼相關的傷害,或是手術後、癌症等病痛造成的疼痛,這些疼痛可經由低週波、中週波儀器來舒緩,但提醒民眾更重要的是「治標,也要治本」。(延伸閱讀:守護頸腰背與脊椎,圖解正確坐站姿

8種人不建議使用微電流按摩器

王思恆醫師提醒,4種人不建議使用微電流按摩器:

1.會受電氣影響者:有裝心臟節律器、去顫器者、腦部電氣異常(癲癇)、孕婦、幼兒。

2.皮膚觸覺不敏感者。

3.骨折未經固定者。

4.有惡性腫瘤的患者。(延伸閱讀:肩腰膝痛復健好不了,打葡萄糖水、PRP更快好?

許嘉麟醫師補充說,以下4種人也不適合:

1.肌肉撕裂傷二級以上者:應避免,可能刺激肌肉收縮反而造成不適。

2.組織修補能力較差者:合格的電刺激雖然安全,但對組織仍屬一種刺激,糖尿病、高血壓、皮膚有傷口者不宜使用。

3.身體潮濕者:務必擦乾身體再使用,避免觸電。

4.無法遵從專業指示者

(1)貼片隨意貼
如:堅持貼片接頭處為電力最強要對準(貼片為整塊導電,不需要對正中心扭扣處)、嫌貼布太髒另外加襯墊(會影響導電)、IFC貼在自己喜歡的地方(無法成對形成干擾波)、貼片太髒(導電不良會痛)。

(2)時間強度自己調
要提醒的是,電療「不是開越強越好、電越久越好」。若在家使用,一天至多使用1至2次,每次不超過30分鐘,多做無益。若電流頻繁刺激表皮神經,反而會使肌肉過度收縮,易造成周邊肌肉或神經組織損傷。(延伸閱讀:避開7大壞姿勢、看診時這樣描述,遠離3C上癮帶來的酸痛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