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兩性關係 婚姻經營 外遇不是從小三出現才開始!當婚姻幻滅,誰是「離婚」推手?

外遇不是從小三出現才開始!當婚姻幻滅,誰是「離婚」推手?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0404
收藏 瀏覽數 : 10404
外遇不是從小三出現才開始!當婚姻幻滅,誰是「離婚」推手?

婚姻裡,因為原生家庭形塑的自我價值觀、性格、動機或慾望各異,影響我們對未來伴侶的選擇與互動也不同,這種影響即是心理學上所謂的投射。研究顯示,我們常不自覺選擇了最熟悉,但非最適合的那位,亦即父或母性格的複製;或者為了極力避免自己的家庭落入另一次不幸,而對伴侶的輪廓有種種的設限與要求。
 

有人個性偏向明察秋毫,婚姻生活刺激卻不輕鬆;有人自我價值很高,夫妻相處間的風吹草動皆不聞不見,直到婚姻出狀況,世界猶如天崩地裂。今年50歲的巧怡即屬於後者,永遠笑臉迎人,受原生家庭保守教育影響,一直活在「我信,故我在」的信念裡。父母無微不至的保護傘下,她的思維邏輯複製上一輩與教科書,深信凡事都有標準答案與一定的規則,一直認為丈夫很完美、自己的婚姻很幸福。
 

父母所給的一定是好的 
卻不一定是需要的

曾經巧怡深信,家就是她的城堡,一家三口能一直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從未想過其他人會有不同的思考或互動模式;如今回首,那是個被自我投射以為像原生家庭一樣完美,卻是由玻璃打造的城堡……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專任諮商心理師李亮慧舉例,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及「俗女養成記」,呈現了在不放手父母的照顧底下,就可能長成缺乏自我的孩子之情況。當我們總是把孩子當作什麼都不會、不懂,其實是忽略了每個人天生所擁有的學習及發展能力,阻礙了孩子建構健康自我概念的機會,導致孩子成為父母的複製人。父母若願意和孩子一同學習,將那雙在前引領的手放下,移到孩子背後陪著走,才是真正的保護,更關乎孩子們日後愛情觀及婚姻觀的形塑。
 

成長歷程父母過度控制
易導致孩子長大愛情觀趨向完美主義

目前是台灣真愛家庭執行長的延玲珍博士強調,「其實我們的父母,也曾是個受傷的孩子,不知如何正確地帶孩子」。以下是三種失功能家庭的影響,了解這些類型,不是要向父母討債,而是希望親子間有更多的體諒與學習。

父母缺席症候群:在此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成年後會渴求父母般的愛,以彌補幼年的黑洞。

父母過度控制症候群(缺乏愛的極端):孩子在打罵或用愛控制環境中成長,致使提早認知愛可能要用自由來交換、對愛完美主義。

父母嚴重忽略症候群(缺乏愛的極端):父母放任、不溝通、不關懷,孩子怕說錯話得罪人,日後在混亂下補償心態中所找的伴侶,易陷入另一個陷阱、孩子本身也會有情緒勒索後遺症。

巧怡活在道德倫理規範裡,相信丈夫也是這麼被教育的。「即便全天下都說他有問題,我也不會信!」即使老公襯衫上出現口紅印,新婚前幾年,她可能只覺得是個污漬,洗掉就好。近日掀起熱議的韓劇《夫妻的世界》,改編自英國收視冠軍神劇《Dr. Foster》,劇情中妻子僅僅因為一根陌生頭髮而開啟的人妻、人夫及小三之間的超級戰爭,對當年的巧怡而言,簡直不可思議。
 

外遇不見得是從小三
或小王出現才開始

「當我們不知不覺把許多東西,替代了婚姻中的位置,這替代品對雙方而言,就算是外遇!」延博士這麼提醒。有的伴侶難得休假,卻三天三夜掛在線上遊戲裡、或跑回公司加班,或自我陶醉的日夜追劇等,忘了婚後已不再只是「我的」世界,還有「我們的」家庭日。(延伸閱讀:當愛已成往事,別讓子女監護權成混戰)

新婚頭幾年,巧怡和老公因就學、工作分處兩地,遠距得知對方外遇後,巧怡二話不說直接提離婚。唯自己就學地仍有未完的任務、老公同時也受外派,決定一年後返家正式處理。

待兩人都回到家庭後,迎接雙方的是昏天暗地的工作,離婚無暇處理。巧怡經人推薦還找上風水師指點迷津,加上兩邊傳統的家長不斷勸說,她同意再給彼此一次努力復合的機會。

其實巧怡婚後頭幾年的黃金歲月,本可好好學習婚姻經營的幸福題,可惜雙方都不在彼此身邊,外遇發生前,文憑與事業,已是他們各自的小王與小三。

問她有想過找專業的諮商師,理出婚姻出狀況的癥結嗎?「礙於不方便找朋友傾訴,命理師非親非故,最無負擔!」巧怡自覺無論如何,最終都得靠自己。這件事又顯現了巧怡不希望親友為她婚姻的不完美來擔心的個性。

從最初的完全無法再相信對方,到被勸退,巧怡試著跟老公重新開始。婚姻的城堡瓦解後,她積極與外界互動。試著去同理並接受別人的思維,打開人際關係與視野,重構價值觀。以往很在意的,不再重要,也不在乎,反而是老公開始小心翼翼出入回報。

重新開始的頭兩年,彼此努力過,但巧怡對外的天線已搭起,竟陸續發現老公除了抽菸、喝酒,還會打麻將,原來自己的另一半跟大部分男人差不多,不像他原先包裝得那樣完美。她常思考,婚前曾分手又答應復合,似乎是自己種下的因。「我想我的個性,對他外遇也有影響。」
 

接受彼此的真實面貌
婚後仍要學習經營「愛的關係」

延博士表示,夢想一定會幻滅,只是每個人幻滅時間不一。若一直期待下個季節,或繼續活在過去季節裡,屆時你所期待的收割將很難出現。即使年過50歲的巧怡,婚齡已超過20年,他們的婚姻卻還在幻滅中,此時的她才從「認識現在的老公」開始。因此延博士特別倡導「婚前教育、輔導與準備」的重要,婚姻如逆水行舟,需付代價維繫與耕耘。

婚前有了對人際關係健全的認知,才能接受彼此的真實面貌,承認不同個體間個性的差異,並留意彼此對等關係的平衡等。婚後若遇到難解的習題,時代進步,不僅相關主題書籍大量出版,網路平台更是最容易取得資訊的媒介。台灣人偏愛觀星論情,日日靠星座運勢決定戀愛行為的態度,可拿世界金牌。只要將一部分占星爬文的積極度,移轉到婚姻引導資訊上的汲取,在面對面尋求諮商前,已可化解許多婚姻危機的眉眉角角。

巧怡只相信自己、人定勝天的思維,錯失了給予旁人協助的機會。近年發現自己無力重塑婚姻後,更積極培養嗜好專長、健身、周遊列國並廣交四海朋友,生活忙碌。多年過去,感情已不再倚賴對方。隨著孩子漸長,發現夫妻間談話內容、興趣及個性,瀕臨無交集。老公不懂得分享是絕命之煞,敷衍式的互動,導致倆人漸行漸遠,一天對話少於五句。巧怡相信自己長期來的睡眠障礙,跟前述種種有關。

許多更年期女性,失眠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求與它和平共存,不奢望好眠。幸好孩子受開明教育,欣然勸離。同意分居的那天起,巧怡意外發現自己不再失眠。期待遷入新居並離婚後,完全的為自己而活……
 

如何提供另一半願意繼續對話的動力

首先,要認知婚姻對男女是不同的出發點。延博士說,對大部分男方而言,婚姻是工作生涯的起跑點,接下來可安心為工作或理想打拚。以巧怡為例,老公在婚後顯得少話且更目標導向,一方面與前述男性對婚姻的認知有關,互動的當下,腦裡還常想著事業題。許多老闆級人物就屬這類型,走入婚姻對這類男性而言,已完成階段性目標,不需要花時間談心。

巧怡新婚頭兩年,夫妻各忙各的,鮮少有機會溝通,相處近乎空白;爾後二十年試著重修舊好的日子裡,老公怕說錯話變得更小心翼翼,長期無交集,漸行漸遠關係下,只會愈來愈疏離。

李亮慧心理師表示,伴侶間的分享與傾聽,往往代表著了解、掌握與安心,但非人人天生具有足夠的溝通能力與信任的安全感。若原生家庭有多話會招致責罵的成長歷程,此時產生的投射陰影,也會令信任感薄弱的一方降低與人溝通的意願。若想主動對話,不妨試著:

1. 在回應裡多觀察、少拒絕
2. 肯定、少批評(或強給建議)

李亮慧心理師提醒,關係就像兩個齒輪,當一方呈現無力狀態,需另一方慢步的帶動,才能促進運轉。當關係僵化程度愈強烈,持續時間愈長,愈易讓人失望而拒絕再嘗試學習。放心而沒有負擔地對話,表達後還能看見對方的好奇、了解與認同,才能幫助彼此走向正向溝通的循環。
 

選擇心理師如同選擇伴侶
需透過實際的認識與互動感受適配性


夫妻相處若出現問題,延博士說,透過專業輔導者幫助雙方看清問題,有助於面對及整理。該怎麼選擇心理師?李亮慧心理師建議,可先透過各諮商機構網頁上對心理師的專業取向及經驗介紹,基本評估與預想的諮商議題是否適配。諮商團體則可透過了解團體目標、對象、進行方式及帶領者,評估是否符合需求。目前心理諮商費用尚無統一標準,一般一週一次,每次50〜60分鐘為個別諮商時間,70~90分鐘則為伴侶諮商時間,費用依各諮商立案單位評估而定。

在隱私性方面,心理師法第十七條(保密義務)規定:心理師其執業機構人員,對於因業務而知悉或持有個案當事人之祕密,不得無故洩漏。但保密義務有其例外之處,當個案當事人有自傷或傷人危險、有致命危險的傳染病、涉及刑法或法律規定時,心理師有責任向主管機關進行預警通報。

關鍵字: 外遇婚姻離婚劈腿第三者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