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骨折",共有39筆資料

車禍後做哪些檢查釐清是否腦震盪、腦出血?

藝人林志穎2022年7月載兒子在桃園蘆竹發生嚴重車禍,歷經手術和長達半年的復健,身體才逐漸恢復。當你騎機車或開車上下班時,是否也怕意外上門?車禍發生時要做哪些檢查釐清傷勢,才能確保未造成嚴重的腦震盪、腦出血、神經痛等後遺症?(2023.11.09更新)
2022-07-25

研究:純素食者易骨鬆、骨折機率多40%?營養師教你聰明吃、保骨本

英國研究指出純素食者骨折風險相較葷食者機率多出40%,建議素食者平日應留意蛋白質與鈣質的攝取量,預防骨質流失。營養師提醒,黃豆製品等植物性蛋白屬於不完全蛋白質,最好和全穀類食物一起吃,或是與堅果種子類混搭,幫助提升體內蛋白質的利用率。
2021-03-24

沒練過別亂試!泰式踩背該注意哪些事?

台灣人有多愛按摩?看街頭四處林立的養生館、指壓店就可窺知一二。不少情侶、夫妻也喜歡藉由按摩增進情趣,一名熟男近年走路常摔倒,房事上也不美滿,求助醫師才發現第11、12節胸椎骨折,他想起這幾年都請老婆踩背按摩,有一次聽到骨頭「喀擦」一聲,他不以為意,繼續維持讓老婆踩背的習慣,因骨折處反覆被踩踏,導致脊髓神經損傷惡化,開刀治療後還得長期復健。
2020-06-04

停經婦女補充維生素B群,小心髖部骨折風險增一倍!

維生素B群的好處,相信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其中包括B1、B2、B6、B12、葉酸、泛酸、菸鹼酸等成分,是不少上班族提神醒腦必備的保健食品。但醫師提醒,最新研究指出,停經後婦女若服用過量B群,會增加髖部骨折的風險50%,建議適當補充就好。
2019-11-21

我有「肌少症」嗎?居家檢測評估肌肉質量

你知道肌少症和骨質疏鬆症常會同時出現嗎?根據台灣骨鬆年會調查,全台50歲以上的民眾高達65.8%有骨鬆骨折風險,其中45%更被確診為「肌少症」,比其他亞洲國家足足高出將近8倍,居亞洲之冠。一旦罹患肌少症,不只走路變慢,容易跌倒,還會提高其他疾病的發生率,甚至增加死亡風險。該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肌少症」?專家提供一個簡易的測試法,50歲以上男性若小腿圍小於34、女性小於32公分,就有肌肉量不足的風險,應格外注意!
2018-11-07

帶孩子出遊,要先了解的急救常識

每逢假日,許多父母都會利用這段時間帶孩子出遊,健行、騎腳踏車、游泳等都是很好的戶外運動,但這也表示骨折、割傷、頭部受傷、曬傷、蟲咬等問題會伴隨而來。專家建議在出遊前,必須要先了解一些簡單的急救常識。
2018-03-21

跌倒骨折也許不是骨鬆,小心可能是副甲狀腺機能亢進!

大多數的人跌倒後骨折,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骨密度太低、骨質疏鬆了!不過要提醒您,有時候也許不是骨鬆在作怪,而是「副甲狀腺」出問題!一名60歲男性,時常感到疲倦,不時發生胃部疼痛不適,血壓偏高。由於平時有定期健檢的習慣,最近一次體檢竟發現血管年齡增加、鈣化嚴重,骨質密度下降達骨質疏鬆程度,且血液鈣離子濃度明顯上升。進一步檢查才確診罹患「原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後來切除副甲狀腺後,骨質密度才逐漸獲得改善。
2017-12-08

防老人跌倒,每週做兩次「毛巾操」,改善肌少症!

預防肌少症,不用買昂貴的保健品,只要一條毛巾,在家就能輕鬆達到伸展肌肉、增強肌力的效果!國內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台灣50歲以上的老人家,每3人就有2人是骨鬆、骨折、肌少症的高風險群,遠遠超越其他亞洲國家。尤其台灣肌少症的罹患率更比日本高出8倍!不過,只要每週做2次毛巾操,就能有效改善。
2017-12-08

跌倒後骨折的老年人,如何加速恢復重拾生活的樂趣?

小時候,如果我們走路跌倒,我們會笑笑地爬起來。可是,年長後普通一摔,可能會造成莫大的陰影,更有機會因心理陰影而不敢走路。長者們因為各種可能會因為不同疾病而服用多種藥物,而藥物或多或少都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如果因副作用暈眩而摔倒,不論是身體或者心理都可能帶來相當嚴重的影響。到底如何幫助長者傷後的治療呢?
2017-10-05

7大症狀,協助家中長輩檢測有無「肌少症」!

「老人家最怕摔!」幾乎是每個家有老人的民眾,最常彼此提醒的一句話。臨床上,常可見到許多老人家只因為不小心摔了一跤,便引起嚴重的髖關節骨折,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研究指出,老年人髖關節骨折後,死亡率高達40%;五年的存活率只有20%,且超過九成的髖關節骨折都是跌倒造成的。避免年長者跌倒失能,最重要的就是要讓長輩遠離肌少症。只是肌少症有哪些症狀呢?
2017-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