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共有1641筆資料

12校響應「規律運動日」!每天樂動5招,3分鐘儲蓄健康力

世衛組織建議兒童青少年每天進行60分鐘的中度到高強度的心肺有氧運動,因此體育署、董氏基金會及454所學校推展「樂動150,迎奧運挑戰」校園規律運動計畫。今年倡議每年4月第4個周一為「規律運動日」,12所學校響應,呼籲學生建立運動習慣,一起樂動150,運動我最行!
2024-04-24

老人斑還是皮膚癌?曬過頭小心老得快還會致癌

適度曬太陽有助於身體合成維他命D,但過度日曬不只會加速皮膚老化及形成斑點,還可能將自己暴露在罹癌的風險中。面對這些斑斑點點,究竟該如何分辨哪些是曬斑、老人斑,還是皮膚癌?哪些人是易罹患皮膚癌的高危險群?又該怎麼做,才能預防皮膚癌?
2024-04-16

「性格」會影響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解讀

研究發現,易產生負面想法的青少年可能較易與網友進行比較,覺得自己不夠好而憂鬱。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觀察孩子使用TikTok、IG等社群的感受,和他們討論,建立健康的社交習慣,遠離憂鬱與網路霸凌。
2024-03-26

好累卻失眠睡不著?8招讓自己好入眠

睡不好讓你煩惱嗎?以下專訪主持睡眠實驗室的心理系教授及臨床心理師,先檢視是否有5大不良的睡眠習慣,再運用改善睡眠的3種行為療法來破解失眠困擾。
2024-03-13

菸商對超商工讀生行銷加熱菸 台灣拒菸聯盟:應依法裁罰5千萬元!

台灣目前禁止電子煙且未核准加熱菸,然家長投訴菸草公司借某便利商店展示會對大學或高中職工讀生行銷加熱菸,家長不願孩子打工卻被菸商吸收成加熱菸支持者或使用者!台灣拒菸聯盟痛批菸商違法廣告未審核過的加熱菸,應依法處最高5千萬罰款。
2024-03-13

樂齡生活 注意交通安全

老年生活需要更多「動態」生活,調整好自己的身心狀態、維持生活節奏、繼續既有嗜好、學習新事物,有行動力才能夠享受樂齡生活。活動力,除了自身體力,也免不了移動和使用交通工具,那就要重視交通安全!
2024-03-11

認知行為治療改善失眠比安眠藥更長效!專家力推3種助眠法

據國健署報告,台灣約460萬成人有失眠困擾。失眠不是只有安眠藥這選擇,美國睡眠學會表明,慢性失眠的第一線治療應是「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其能解決失眠的根本問題。以下由專家分享成功案例及推薦3種助眠法,不妨試試。
2024-03-05

更年期不適恐影響工作表現,4招讓職場更友善

研究顯示,更年期可能成為女性提早退休的重要因素,平均退休年齡比男性提早了7.4年。透過理解與干預措施,職場與雇主可幫助更年期的職業婦女與更年期不適共處,持續在工作上發揮。
2024-03-05

EECP體外反搏治療為何能改善心絞痛、心臟病、中風?

心臟動脈阻塞會引起心絞痛、累、喘等,也易引發心肌梗塞,可能需手術治療,可是有些長輩難以進行手術,醫界因此發展出「EECP體外反搏治療」。為何躺在醫療床上就能治療?EECP也能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中風、勃起障礙嗎?
2024-02-22

過度關注社群發布的自拍照,恐影響青少年自尊和心理健康!

自拍記錄生活發布到社群媒體是許多青少年的日常,如果青少年為了獲取更多認可,將自拍照過度修圖美化,不斷查看按讚數、留言,父母需留意、引導安全地使用社群。因自拍照可能影響青少年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並對「讚」過度關注。
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