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親子之間

> 國小教養

逾七成父母假性陪伴!三指標打造好品質的親子陪伴

暑假是親子互動高峰期,一項調查發現,七成父母的親子陪伴是以「看電視、看影片或玩手機、電動遊戲」為主,顯示許多父母的陪伴「品質」有待提升。心理師提出好品質陪伴的三指標,強調「心到」更重要。
2022-07-10

「教養」比「工作和經濟」更讓父母壓力大!連假親子運動紓壓、增進親子關係與幸福感

「孩子教養」總是讓你感到壓力嗎?趁著清明兒童連假和孩子一起運動紓壓、增進親子關係吧!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指出,有18.4%的父母最近三個月「經常/總是」感到壓力;近六成的受訪者壓力高於平均數;但有親子共同運動習慣的父母,感到快樂的比例明顯高於沒有親子共同運動習慣者。
2022-03-30

父母壓力越大,孩子使用螢幕時間越長!

父母的壓力程度和孩子使用螢幕時間長度有關!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流行期間,兒童使用螢幕的時間是建議值(每天兩小時為限)的三倍;父母壓力愈大,孩子花在螢幕上的時間就愈多。即將迎接新年,不妨改變現況,找出興趣並建立紓壓習慣,不僅能幫助孩子降低螢幕使用時間,也能促進彼此的心理健康。
2021-12-20

太依賴手機影響學習與心理健康,如何讓數位設備成為孩子的助力而非阻力?

新冠疫情期間,在家學習讓親子更普遍地使用手機、平板、筆電等數位工具,但網路依賴或成癮成新的困擾。研究指出,超過九成的父母認為數位媒體為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影響孩子的學習表現與心理健康,83%的人認為孩子因網路或數位設備而分心。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提醒,家長、老師與孩子建立數位訊息分享的習慣,使數位設備成為孩子的助力而非阻力。
2021-10-06

上課過動、不專心、寫功課拖拉成開學難題,專注力評估與避開地雷飲食助改善

每年開學後,兒童心智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都會收到不少來評估「過動或注意力不足」的孩子資料。孩子做事時常不專心,是許多學齡兒童的家長面臨的問題,不僅吃飯、洗澡、寫作業等拖拖拉拉,也影響課業學習成效,到底孩子易分心、難專心是個性使然,還是教養出了差錯?
2021-08-31

調查:越少和孩子一起運動的父母越憂鬱,春節連假和孩子去運動吧!

許多春節活動受疫情影響紛紛取消,不少家庭取消出遊活動。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指出,父母與孩子共同運動天數越少,其憂鬱指數的比例越高。專家建議,藉由運動可以緩解疫情的緊張情緒,也增進親子關係。
2021-02-02

親子運動有哪些好處?孩子能學到什麼?給親子關係哪些正面能量?

康健人壽與董氏基金會舉辦「玩轉動,拋出好心情」親子康健身心計畫,鼓勵親子一起運動,也發現親子共同運動有助於親子關係增溫、紓解壓力,並能提升體適能與肌力!
2021-01-29

寒假隱憂:半數青少年宅在家上網、打電玩!維持運動習慣才能抒解壓力

寒假即將到來,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放假時半數青少年每次花2小時以上聊天、打電玩。專家提醒,假期可和親友一起運動紓壓!
2021-01-21

15個親子運動,和孩子一起提升抗壓力、增進肌力、活化腦力!

如果父母熱愛運動,也會帶動孩子喜歡運動,本文介紹15個親子運動,有效率的鍛鍊身體,並且能陪伴孩子、增加彼此的親密度。
2020-12-08

孩子總是睡不好、睡不飽?原來睡眠品質也會影響心理健康

開學進入第三週,家中的孩子是否已調整好作息,維持充足與良好的睡眠品質?若孩子常常晚上睡不好、睡不飽,當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根據2020年6月發表於《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青少年的睡眠與心理健康呈現顯著相關,睡眠不佳的青少年日後較容易出現心理健康的問題。
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