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揮別憂鬱 情緒交流,幫憂鬱的老人再展笑顏

情緒交流,幫憂鬱的老人再展笑顏

出處/ 2015年12月號/第344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874
收藏 瀏覽數 : 5874
情緒交流,幫憂鬱的老人再展笑顏

步入中老年後,若受到憂鬱症困擾,有哪些社會團體可以幫忙?若要開導親友或勸導就醫,該掌握哪些溝通原則?

憂鬱症在近十多年來逐漸受到社會關注及去汙名化,但現在60多歲以上的爺爺奶奶們對「憂鬱症」的印象,多半還停留在「神經病」、「不名譽的病」上面;加上老人的社交圈較狹窄、病痛增多、生活失落感提升……,種種因素讓老人「坐困家中」,未善用充裕時間來享受生活樂趣。其實,身心創傷都有病友團體可交流療癒,生活困境也有支持團體可提供協助,子女只要多點關懷,用點技巧幫助長輩走出家門,與年齡相仿者交流與及時就醫,老年生活還是可以多姿多彩!

CASE1
單身老榮民想自殺
張老師相伴就醫路

張老師基金會台北中心資深的義務張老師說,曾有一位70多歲的老榮民打電話到張老師1980專線訴苦,他說自己因糖尿病即將截肢,因為沒有家人、一個人住,深怕截肢後「變成沒有用的人」,也很擔心往後難以生活,種種憂慮讓他「很想死」。

受過訓練的他判斷老伯所描述的情況與症狀具有憂鬱症傾向;主要原因是社交圈小、社會資源取得不易,對截肢後的生活充滿不安。後來在每週1次、連續3~4個月的電話商談後,老伯終於答應到精神科就診。

很多老人雖然情緒不佳,至少還有家人相伴,但老榮民孤身一人,一旦年老多病痛,就更排斥就醫、更不願意走出家門。還好有張老師這種電話訪談的管道,讓這些「愛面子」的老榮民不必拉下臉來求助,也能宣洩壓抑已久的情緒。

★ 站在憂鬱長輩角度
   建立互信基礎

「怎麼談」很重要!張老師提醒,照護憂鬱症老人的家屬,記得「換個角度」跟他們相處、同理他們的情緒。像是老人被問到「你心情如何?睡得好不好?」等問題時,常淡然說「還好」,但聽的人不應當成沒事,可繼續與他聊生活中的事件,當他們聊到特別有感觸的事,就會一股腦兒把情緒講出來,這時才能聽到他們潛藏心底的想法。

與長輩談話的過程中,即使受過專業訓練的張老師,也跟一般照護者一樣,會遭遇到患者的「情緒抵抗」。像這位老伯伯,會質疑「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憑什麼要我聽你的!」照護者可這樣應對:「雖然我的年紀比較輕,但有受過訓練,在這方面了解得多一些,或許我們可以互相討論、學習,如果遇到問題再試著解決……」。關鍵是用「彼此交流、互相學習」的態度來軟化患者的心防,先建立互信的基礎後,再進入解決問題的層次。

★ 勿一味勸導就醫
   用同理心勸說

撥打張老師專線求助的人是透過電話溝通,通常諮商人員會先讓老伯伯宣洩情緒,雙方建立互信後,再慢慢告訴他,有哪些社會扶助團體可提供實質、心理上的幫助,最後鼓勵他到精神科就醫。
「鼓勵就醫」可能又會遭遇另一波抵抗,因為老人普遍病痛多,對就醫可能較排斥,張老師教導照護者可以這樣說:「你心情不好已經好幾週了,可能是有些狀況,我在書上或網路上看過當人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分泌較少,心情就會變差,目前醫療很進步,已有方法可治療……」,用這種理性的方式勸導患者就醫,比直接說:「你要不要去看醫生?」效果好很多。

或者,從老人已有的「不舒服症狀」下手,告訴老人這可以解決,例如:睡眠不好不妨看睡眠門診、排便不順不妨看腸胃科等,或許嘗試求助會改善症狀,等到就醫的接受度提升,如果最後憂鬱症狀還未緩解,到精神科就診的接受度也會增加。

在這個真實案例中,老伯伯因為沒有親人,把張老師專線的志工當成朋友來宣洩情緒,雖然是一個「替代」家人、朋友的做法,但非常有效;而且可喜的是老伯伯雖然是愛面子的「老士官長」,但還有打電話跟陌生人聊天的勇氣,否則自殺事件可能真的要添一樁了!

CASE2
懷疑老公憂鬱症
「揪」他一起看醫生

義務張老師也曾接觸過一對夫婦,太太雪宜(化名)長年有憂鬱症,老公每次都陪她去看診,後來她發現先生也出現疑似憂鬱症的症狀,像是暴躁、睡眠不好等,想勸老公去確診。不過,她深知直接建議會沒效,於是打電話與義務張老師討論。後來用張老師提供的方法,讓老公願意到精神科就診。

方法是雪宜利用老公對她的體貼與關懷,撒嬌地對老公說:「每次看診你都跟醫師打我的小報告,說我怎樣怎樣……,你會不會想知道我看診的感覺是什麼?這次換你跟醫師聊聊看……」這樣跟老公討論、分享彼此的「感覺」,讓老公降低了對於看診的防衛心,然後抱著好玩、「單純去體驗」的心理,讓老公願意陪著去跟醫師「聊天」。不知不覺中,她的先生已進入療程。

★ 不要直接要求看診
   用玩遊戲的氣氛引導就醫

義務張老師分析,男性普遍較習慣壓抑情緒,如果問男生「你的感覺是什麼?」,得到的回答多半不是感覺為何,而是「我想要這樣解決……」,也就是說,感覺常受到壓抑,所以男性潛在的心理問題也較多。但不論男女,一定要先懂得「辨識情緒」,才可能進一步去面對、處理,在這裡使用的方法就是鼓勵老公先去「辨識」,而不是直接要求他就診,加上一種「玩遊戲」的氣氛,讓就醫的接受度提升很多。義務張老師說,重點是要讓患者感受到「關心、鼓勵」,而不是直接要求他去看診,這樣提議較容易被接受。

CASE3
「情緒交流」療傷
病友互助,能量大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祕書長蘇禾說,有位60多歲的李媽媽(化名),年輕時就被確診為憂鬱症,全家人在3年多前來到肯愛。初到肯愛參加「會心團體」時,李媽媽的表情緊繃而木然,僵硬的眼神總是直視前方;後來歷經一次次的團體支持,慢慢地與人有了情感上的交流,緊繃的情緒也越來越放鬆,在信任圈建立後,參與活動者也慢慢聆聽著李媽媽的生命故事。

年輕時的李媽媽連生了3個女兒後,不想再懷孕了,但困擾於當時「重男輕女」、「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社會觀念,仍舊勉強地又懷了第4胎,產下1個兒子。

雖然順利生下男丁,但產後立刻就發生憂鬱症狀,只好請保姆帶小孩。雖然她也想親手照顧孩子,但只要接近嬰兒就會勾起情緒糾結的創傷感,所以就在親情與內疚之間來回掙扎。雖然順利生下男孩,但她仍受情緒陷阱所困,幾年之後被確診為憂鬱症。

肯愛是個病友團體,祕書長蘇禾也曾是憂鬱症的過來人。提及自己的生病過程,他說:「自己以前也習慣用各種知識將情緒分析或合理化,這樣做或許一時間轉移了注意力,但事實上負面的情緒還是存在。情緒需要的是『出口』、『化解』,不只是分析或合理化;透過支持與接納,情緒在放鬆中慢慢化解,心神安在之後,療癒也就漸漸發生。」

★分享與交流可鬆動戒心

一般來說,老人因為低社交、或伴侶過世等關係的改變,容易引發憂鬱症,肯愛協會建立傾聽與陪伴的團體,避免長輩習慣性的情緒封閉,讓憂鬱越陷越深。

蘇禾說,「分享與交流」是鬆動緊繃情緒的方式之一,病友內在情緒的衝突,就像人打架時僵持不下時「ㄍㄧㄥ」住的狀態,糾結的能量如果能在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慢慢放鬆,就不會一直困在麻木感中。這種交流可以是病友團體或一般公園的早操社團,也可以是家人溫暖地手挽著手、一個關愛的眼神,甚至只是做自己喜歡的活動都可能有效。

除了會心團體,肯愛協會也提供表達性輔導課程,像非洲鼓,或靜坐、冥想等課程。蘇禾強調,課程進行的方式很多,但每個人必須親自去體驗,才會找到最適合調適自我情緒的活動。

蘇禾分享說,肯愛協會和「憂友」們剛開始的時候參加過各種研討會和工作坊發現,傳統的心理治療往往以處理情緒障礙和原生家庭的問題為宗旨,這是一個重要的起點。不過,之後如何透過自我表現與創造力的學習,如身體覺察、聲音療育、舞蹈等各種表達性治療來拉提生命力,甚至近年來融入東方的能量療法,都有助於活力再生。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