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揮別憂鬱 跳脫16個治療憂鬱症的迷思

跳脫16個治療憂鬱症的迷思

出處/ 2004年10月號/第221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302
收藏 瀏覽數 : 4302
跳脫16個治療憂鬱症的迷思

課業及同儕的壓力讓青春褪了色,愈來愈多青少年找不到情緒的出口,老師和父母該如何撥開如霓虹般絢爛的憂鬱迷思,帶青少年走出憂鬱的十字路口。

 

Q1憂鬱症不治療,會自然好嗎?

如果是嚴重型憂鬱症,譬如合併有家族史、自殺史及多次住院治療史,自然好的機率很低。若只是一時性或反應性的輕型憂鬱症,經過支持性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痊癒機會高。憂鬱症易因環境、個性及腦部因素而反覆發作,因此透過治療預防復發格外重要。

 

Q2孩子有憂鬱症傾向,該看那一科?怎麼選擇醫師?

治療憂鬱症,建議以精神科專科醫師為主,尤其是重型憂鬱症,如果是輕型憂鬱症看一般內科及家醫科亦可。心理疾病病程長,看病的時間和次數遠超過一般內外科,選擇醫師時最好考慮以下因素。1.就醫地點是否方便:最好找在住家附近的精神科醫師就診。2.醫師是否取得你及家人的信任:心理疾病牽涉到身心問題,治療過程中,患者常需要和醫師討論病情和藥物反應,甚至分享隱私,彼此信任有助治療。3.醫師是否給予充分時間,且容易溝通。4.是否支持心理治療。愈是符合上述條件的醫師,對你的病情幫助會愈大。

 

Q3精神科和心理科有何分別?何時該看心理醫生?

目前的醫療體系,大醫院都設有精神科,主要是針對身心疾病或精神方面的疾病做診斷治療,心理科則尚未成為獨立看診的專科。不過,在精神科裡,除了精神科醫生,一般會有臨床心理師,負責心理衡鑑及心理諮商(台灣沒有心理醫師這個名詞)。掛精神科醫師的診如同掛一般門診,若單純需要心理諮商,精神科門診醫師會介紹合格、有證照的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師做心理治療。

 

Q4憂鬱症可看中醫嗎?

憂鬱症嚴重時會有自殺、失眠及拒絕飲食的症狀,此時建議先以西醫緊急治療來改善身心狀況。如果中醫能提供完整的身心治療,並有合格牌照,也可以看診。
中醫通常會據憂鬱症病人的體質表現而用藥,常見類型如下:1.病人除了有憂鬱症的臨床症狀外,常會胸口悶、月經不順、容易嘆息,這屬於「肝氣鬱結」體質,可用柴胡、川芎、枳殼、香附、益母草等中藥來改善。2.病人常眼睛紅、頭痛、口乾口苦、失眠,這屬於「肝火旺」體質,別急著用黃連退火,可用當歸、白朮、白芍、茯苓、柴胡等中藥來改善。3.病人會咽喉不適、胸脅脹悶,痰多咳嗽,可用半夏、厚朴、梔子、香附等中藥來改善。4.病人常感到頭暈、煩躁不安、精神恍惚,並伴有易哭易鬧、心悸的現象,可用甘麥、大棗、龍骨、牡勵等中藥來改善「心血不足」的體質。5.病人除了鬱卒外,易健忘、疲倦、嗜睡、陽痿、腰背酸痛,可用歸脾湯或妙香散來改善「心脾兩虛」的情形。

 

Q5憂鬱症要治療多久才會康復?

治好憂鬱症需花多少時間,視個人情況而定。臨床發現,憂鬱症愈早發病,愈難痊癒,也就是說,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發病年紀愈小的孩子,癒後愈差;愈多次發病,也愈難治療。原則上,可以六個月的治療時間作為目標。有些人初次發病無家族史、無過去住院治療史,三個月內就可能治好,然而,10人中大概有2人,治療時間須長達一年以上。在完全治好前,請遵照醫師指示,徹底地加以治療,要以托生病的福可以休長假的心情,放鬆情緒,此為治療疾病最佳途徑。

 

Q6藥物治療憂鬱症多久可見效?

抗憂鬱的藥物,一般至少需服用兩週,才出現療效,甚至4~6週時,才會有明顯的效果,所以千萬別心急,仍依醫師的指示來服藥。如果服藥或換藥過程中有任何副作用或不適,都可和醫師討論。症狀改善後,仍需繼續服藥3~6個月,以避免復發,並與醫師討論減藥的速度和方法。由於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一,治療的前六週最好每1~2週就回診一次,讓醫師針對藥物反應及療效做適當的調整。一般而言,發病後愈快接受治療,復原的速度愈快,治癒率愈高。

 

Q7如果無憂鬱症狀,可否停藥?

多數患者服用抗憂鬱藥後,狀況會明顯改善,但病情要完全穩定,通常需持續服藥3~6個月。許多患者擔心以藥物控制病情會產生副作用,也有些人認為「病人」才需要吃藥,擔心一輩子依賴藥物,於是憂鬱症狀一改善,便自行停藥、不再就醫。目前約有七成的患者會擅自停診或停藥,這常使憂鬱症再次復發,治療過程是否停藥,得由看診醫師判斷。

 

Q8吃抗鬱藥有自殺副作用?

研究發現,服用抗鬱藥物後自殺率有升高趨勢,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因此要求製藥廠商提升10種用來治療成人與兒童憂鬱症藥物的警示文字。這10種藥物是Bupropion、Citalopram、Fluoxetine、Fluvoxamine、Mirtazapine、Nefazodone、Paroxetine、Sertraline、Escitalopram,及Venlafaxine。醫師解釋,服藥兩周後,憂鬱症患者會改善睡眠、恢復體力,但心理憂鬱的情緒還沒有緩解,患者的確可能因體力恢復,而有自殺的力氣,所以家屬應特別注意患者服藥後的言行舉止。而FDA也強調,服用抗鬱劑與引發自殺反應的相關性目前未被証實,因此正在服藥的病患,不需驚恐而自行停藥。

 

Q9抗鬱藥可減肥?和搖頭丸同時服用會很high?

以百憂解當減肥藥,可能讓有躁症的患者興奮過頭,一般人也會因藥物交互作用,造成內分泌失調,醫師呼籲,不應把抗憂鬱劑作為減肥藥物。此外,有些吸毒者,狂歡時會服用抗憂鬱劑,抗鬱劑和搖頭丸交互作用,會減緩搖頭丸的代謝,延長興奮的時間,但抗鬱劑亦會抑制肝臟代謝,使毒品在體內停留時間變長,相會的毒性也會延長,嚴重傷害肝臟。如果濫用,會有相當大的危險。

 

Q10不想吃抗鬱藥,還有哪些療法可選擇?

憂鬱症治療分三大類,包括支持性養身法、藥物治療、心理治療,有時得配合使用。需不需要用藥得考量病情,若是伴隨自殺、傷人、拒食等嚴重症狀的憂鬱症,藥物治療是必須的。至於情況輕微者,若不想吃藥,可考慮非藥物療法如「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認知療法」。支持性心理治療以支持患者,產生共鳴為主;而認知療法,則是因憂鬱症患者的認知有某種程度的扭曲,易陷入憂鬱的情緒,可經由改正認知而治療。其他還有個別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生理回饋治療、職能治療、家庭治療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的心理治療。但若採用上述方法未能改善憂鬱症狀,建議加入藥物治療。

 

Q11陪伴憂鬱症患者,什麼事不能做?

陪伴憂鬱症患者,學會耐著性子傾聽是很重要的功課,不要急著表述自己的意見或價值觀,使患者有機會說出困擾及痛苦;不要對患者說換個想法就沒事,因為憂鬱症是種疾病,不是不想就會康復;不要有太高的要求或期待,也不要說太過鼓勵性的話,這樣反而會加深患者的壓力,若患者出現極端的想法,陪伴者可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向,幫助患者看到事情的彈性,但不要強迫他快速改變想法。允許患者有一段時間處於情緒低落及想法負面,讓他慢慢恢復。因為憂鬱症是生理性疾病,用指責的態度或激將法對患者沒有任何幫助。單純的陪伴、傾聽,讓患者感受支持與關心即可。

 

Q12如何評估憂鬱症患者有無自殺傾向?

自殺是憂鬱症特有且常見的行為,不只病人無望無助時會出現自殺念頭,憂鬱症狀開始好轉卻不夠穩定時,也易出現自殺行為。通常自殺前會出現以下警訊。1.行為改變:難專心、飲食與睡眠習慣變動(過量或不足)、對嗜好失去興趣、把心愛或貴重的東西送給別人、從朋友圈中撤離,孤立自己,尤其當抑鬱伴隨行為改變持續超過一周時,需特別注意。2.口語線索:如患者提到「人生沒有意義」、「我厭倦生活,活著沒意思」、「我好希望死了」、「你會為所做的後悔」、「沒有我,大家會更快樂」。3.外表線索:表情平淡、疲倦、眉頭深鎖、垂頭喪氣、憂鬱、悲傷、退縮、不想動、儀表不整、注意力不集中,有時顯得激動及坐立不安。當病人表面上情緒正在改善,由悲傷轉變成正常或高昂時須特別小心,此為高度危險期。若患者提及自殺的想法,或向家人、朋友道別,刻意支開他人,一人獨處,也都是自殺的警訊,必須非常注意。

 

Q13憂鬱症患者持續出現自殺意圖,怎麼辦?

首先,勿自行處理,立即尋求援助。可直撥1995找生命線或撥1980找張老師。其次,關心同理。先排除自己的價值觀及道德標準,欲自殺者多有情緒低潮及行為退縮的徵兆,給予關心、同理及安慰,不要批評,嘗試找出他自傷的原因。接著,勿守密。若守密會影響生命安全,守密就被置於第二線。再者,再保證。提供對他的盼望,提醒患者有人可幫助他,事情會變好。最後,注意自己的情緒。別擔起所有責任,畢竟患者的生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隨時留意自身的狀況。

 

Q14陪伴者該如何調適沮喪的心情?

面對家中的憂鬱症患者,家屬首先要對疾病及治療方法充分了解,對症狀了解愈清楚,愈能避免照顧或相處時的誤解。照顧憂鬱症患者,常讓照顧者倍感壓力,不過,家人的支持與陪伴對患者十分重要,因此照顧者要隨時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態,自我調適,與家人適當分工,並要有長期陪伴的心理準備(一般患病至康復約需3~6個月,或者更長),若有任何疑問或困擾,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Q15家人需要陪同憂鬱症患者就醫嗎?

憂鬱症的治療獲得家人的協助是非常重要的。家人陪同患者看診,可透過醫師解說,充分認識憂鬱症,給予病患正確的協助。若家人對憂鬱症不理解,易對患者做出不當的建議,如半強迫地勸導病患外出活動,或激勵患者振作。這些作法,會對患者形成重大負擔,患者易因做不到而增加挫折感,加重病情。

 

Q16家屬是否該告知週遭親友,讓他們了解患者的憂鬱狀況?

資料顯示,約90%的患者起初不敢將憂鬱病情告訴親友,害怕引來歧視、異樣的眼光,以為憂鬱症會好轉,可漸漸回復正常活動,其實這樣反而招來更多猜測,導致人際關係惡化;而公開也不見得全無好處,說不定能得到更多關心和支持,取得更多傾訴及同理的管道,所以告知親友並無不妥。不過,要注意的是,最好先和當事人溝通,取得共識。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