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親子溝通 找不到舞台的孩子

找不到舞台的孩子

出處/ 2003年9月號/第209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910
收藏 瀏覽數 : 1910
找不到舞台的孩子

那是我所聽來的,令我感動的國外案例,一位在企業家族中排行老二的孩子,被父母帶到心理治療室來尋求協助。父母也說不上孩子有甚麼問題,只覺得他不對勁。好幾次會談下來,孩子完全拒絕進到治療室內;只願待在沙堆旁,反覆地蓋起一座座的城堡,然後再把城堡淹沒在水中,只有一道橋通往外面。

 

荒漠中的逃生之路

彷彿在漫漫荒漠中建構一道又一道的逃生之路,是怎樣的困境讓孩子需要一再重覆這樣的主題呢?

生命常常是錯綜複雜,沒有任何絕對的。孩子的問題也是多重因素匯聚而成的。從斷斷續續的會談中,治療師了解到這孩子的氣質較溫吞,個性不如哥哥果決,因此,很自然的,哥哥被指定為企業接班人,接受相關的訓練,他的媽媽認為這樣對個案也好,不用那麼辛苦…,但是這孩子的狀況愈來愈糟,功課也不做,所以才會來求助。

療程的前半段,孩子持續在診療室外的沙堆中反覆地建城堡、淹沒、逃生…;恍若在訴說長久以來找不到自己、找不到位置的窘迫。經過半年後,他開始決定在診療室後面的黑森林蓋木房子,當房子愈蓋愈像樣的時候,他改變主意要蓋兩間,一間留起給自己,一間給治療師。治療師欣慰地告訴我們,孩子願意為自己做點事。

隨著時間的流逝,房子愈蓋愈大,孩子的學習意願也愈來愈高,當然,這也意謂著整個療程即將近入尾聲。

 

覓到了另一個舞台

治療結束時,孩子依依不捨地在治療師的庭園撒下了花的種子。多年以後,我們在心理師的檔案幻燈片上,看到滿園黃燦燦的小花。

孩子也長大了,有趣的是,他還是沒有走入室內,不過,他在戶外找到了另一個舞台,他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戶外雕塑家。

類似的故事在台灣也俯拾皆是。


有一次,到一位親戚家,他的父母要求唸國中的大女兒,陪我們去參觀她弟弟和妹妹的美展。這位姊姊意興闌珊,沉默不語。
我想起她有一次考取美術資優班的失敗經驗,所以不勉強她:「或許我可以陪你到書局,再順便去參觀你弟弟妹妹的美展。」

須臾,她突然話鋒一轉,滔滔不絕地說起女童子軍室的種種缺點,譬如說空間太小,獎狀不夠懸掛等。說這些話題時,她臉上洋溢著無法遮掩的光彩,兩眼炯炯有神,好像整個人都活過來,她唸美術資優班的妹妹不甘示弱地損她:「獎狀又不是你拿的,如果沒有你,獎狀會更多。」就這樣,兩姊妹又開始鬥起嘴來。

或許對成人來說,國中的童子軍活動根本不算甚麼,或許對於孩子的將來,這些活動不過是回憶中小小的漣漪,但是,在此刻,我知道,站在這樣的舞台上,她看到生命的光彩,她才可能找到動力,為了自己,更努力的學習。
這也是汲汲營營,永遠也不滿意孩子表現的家長必須思考的嚴肅主題。

關鍵字: 親子溝通心理治療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