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親子溝通",共有167筆資料

孩子在家在校反差大?家長必學的8個親子溝通術

你家孩子也是「在家一條龍,在外一條蟲」嗎?許多小孩在父母面前總是口齒伶俐、愛頂嘴、反骨又叛逆,但一到學校、在陌生師長面前,就乖巧無比,就算挑食也會把不喜歡的食物吃光光!巨大的反差,讓家長不禁納悶:「老師說的真的是我家的孩子嗎?」究竟孩子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面對正處於幼兒叛逆期的子女,又該如何溝通,才能讓他們在家也能成為乖巧善良的小天使呢?
2020-08-06

如何陪伴孩子認識躁鬱症,並且同理他人?

正常人都會有情緒,但不論好壞,總在自己能克制的程度,而且多半有原因,像是中大獎、被開除等。然而,躁鬱症患者會出現情緒高昂的「躁期」,也可能伴隨情緒低落的「鬱期」,兩者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交雜貨合併出現。躁鬱症是一種情緒失調的精神疾病,平均發病年齡比重度憂鬱症早,僅在30歲左右(重度憂鬱症是40歲)。當親愛的父母或家人深陷情緒困擾,面對親人的脆弱,孩子常處於恐懼、不安之中,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該如何陪伴孩子、引領他們勇敢向前?又該如何幫助自己,並且同理他人?
2020-05-29

夫妻想法不同調,化解教養衝突這樣做!

下學期就要升上國中三年級的小倩回到家後,氣呼呼地向媽媽抱怨,老師因班上缺交作業又暴怒生氣的情況。媽媽大略聽完狀況後覺得老師這次的行為確實有不妥之處,加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為了讓孩子感受到被支持,便順著小倩的話回答:「哇!真的蠻誇張的,他怎麼都這樣發脾氣呢……」於是小倩更滔滔不絕地敘述著。直到小倩回房,爸爸這才板起臉孔對媽媽說:「你怎麼可以跟小孩一起批評老師?這樣她以後會更不喜歡去上學了!」當父母雙方對教養孩子的意見產生分歧時,該如何做才能取得平衡點?
2020-04-09

合隆毛廠總裁陳焜耀》不要停下腳步,繼續保持活力!

1954年生,合隆毛廠總裁。23歲進入家族企業上班,就此踏入羽絨產業。1990年,36歲的陳焜耀以二房之子的庶出身分,接下搖搖欲墜的臺灣合隆,成為紡織業最年輕的董座。如今,合隆毛廠是亞洲歷史最悠久、布局最廣的專業羽絨製造廠,在全球各地獲獎無數。
2019-12-31

憂鬱少年不到兩成會求助,升級版「憂鬱檢測APP」提供醫療、諮商、支持等求助資源!

3C時代,智慧型手機普及,上網已成為大家每天不可或缺的消遣活動。董氏基金會公布最新調查,發現超過一成八的青少年每日上網總時數達「六小時以上」、42.7%的受訪者平均每隔30分鐘就想上網,且隨著上網時間增加,憂鬱情緒也呈現正相關,而且心情不好時,僅不到兩成青少年會「主動求助」。為了能揪出潛在的憂鬱症患者,董氏基金會推出升級版的「憂鬱檢測APP」,並整合所在位置周邊,包含醫療、諮商、支持等不同類型的心理健康資源,供有需要的民眾選擇。
2019-12-04

家有網路遊戲成癮者,怎麼勸才有效?

網路遊戲成癮已被WHO納入精神疾病的範圍,這對於家中有沉迷網路遊戲的人來說,或許會引起些許不安。其實,沉迷者的心中往往存在一堵難以跨越的高牆,牆內是他們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負面情緒;然而,最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走出來、勇敢迎向現實世界。身為旁人,若想伸出援手,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與智慧!
2019-11-11

不讓手機影響孩子學習,爸媽必懂竅門

根據神經發展的歷程來看,大腦的前額葉主司自我控制、衝動控制、理性思考等,但這部分卻要到二十多歲才能發展完全,可見相較於成年人,青少年很難自我控管。許多家長擔心孩子沉迷網路而荒廢學業,特別是當大考將至,對於控制力薄弱的孩子,究竟該不該限制他使用網路的時間?
2019-11-06

數位原生代VS網路移民,數位代溝如何解?

數位原生代最怕「沒電沒網路」,但對老一輩的數位新住民來說,沒電沒網路還是活得很自在?恐怕未必!國內一項針對青少年及家長網路使用習慣的調查顯示,每天上網的家長有47.4%,比青少年的21.2%更高,顯然「沉溺網路」已不只是年輕人的通病……
2019-10-31

中職人氣王引退,培育「恰恰」彭政閔的幕後功臣是他

對許多運動員來說,父母常常是自己運動生涯中的啟蒙導師兼資深教練,連霸15年中職人氣王的中信兄弟球星「恰恰」彭政閔自然也不例外。隨著19年中職球員身分結束,「恰爸」彭建明卻當了32年的「最資深恰迷」,身兼心靈導師與教練,一手將矮胖不起眼的小恰恰推成中職先生,更是彭政閔棒球路上最重要的角色。
2019-10-18

父親節最棒禮物是與孩子玩樂!因為爸爸照顧孩子有更多幸福感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即將到來,歡慶父親節之際,各位爸爸們是否覺得,真正的快樂與幸福其實正是照顧孩子的時刻?根據一篇2019年2月刊登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學報》的研究指出,相較於母親,照顧孩子時,父親有更多的幸福感!
201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