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打針吃藥好的比較快?

打針吃藥好的比較快?

出處/ 2004年10月/第221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795
收藏 瀏覽數 : 3795
打針吃藥好的比較快?

國人用藥量是美國人的6.5倍,「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是台灣特有的用藥文化,看病打針好的快,也被視為理所當然,卻忘了藥物、針劑對身體也會造成負擔。60歲的張伯伯說自己是藥罐子,常吃的藥品已放滿整個抽屜,「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藥全拿出來,我都可以開藥房啦!」張伯伯笑著說。不只因為張伯伯患有多項老人常見疾病,他老是變換醫院、醫師,才是滿抽屜藥品的主因。

 

「院」比三家 拿藥換心安

台灣的民眾因為就醫方便,不論感冒還是失眠睡不著,都喜歡到大醫院就診,且看醫生就一定要拿藥,否則就覺得沒有受到照顧。不舒服就找醫生打針拿藥成為台灣特殊的醫藥文化,但打針、吃藥就能換得健康嗎?

 

據統計,國人看病次數每人每年為14次,而美國是5.3次;平均每次處方藥品為3.9項,美國只有1.6項;而我國藥價支出佔總健保費用的25%,美國則為15%;國人的用藥量整體而言是美國人的6.5倍。中興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林宜賢說,據調查,民眾就醫後帶回去的藥品,平均只吃一半。特別是慢性病病患,常喜歡「逛」醫院,這家醫院的藥吃了幾週,自覺沒有改善,就換一家醫院,而原本的藥放著不吃,漸漸的家中就囤積了大量的藥品。若感冒發燒,原本在診所看了,覺得不放心,又跑到區域醫院。其實感冒復原本來就需要時間,重複就診除了不見得改善病情,其浪費的醫療資源更造成健保負擔。

 

藥能治病,也能致病!

近年健康意識提升,不僅生病吃藥,強調讓人美麗、健康、延年益壽的成藥充斥著第四台、網路,不只老年人生病服藥,年輕人更把減肥藥當糖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藥劑科主任陳昭姿提醒「藥能治病,也能致病」。她說,藥品都有副作用,須服用得宜才會發揮預期的藥效,包括年齡、體重、適應力、潛在病症等都會影響用藥,民眾一定要遵從醫師指示正確用藥,不要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

 
台灣的藥品分「成藥」、「指示藥」、「處方藥」三級。成藥是不需經醫師或藥師處方即可購買的藥物,衛生署規定合法成藥包裝上要註明廠商名稱及地址、品名及許可證字號、製造日期或批號、主要成分含量、用量、用法、主治效能或適應症、副作用、禁忌及其他注意事項、有效期限等,同時也須標註衛生署核准的成藥許可字號,如「衛署成製字第○○○○○○號」。若是醫師或藥師建議使用的「指示藥」,或醫師診斷後開立的「處方藥」,包裝上會註明衛生署核准於國內製造的藥品許可證字號,如「衛署藥製字第○○○○○○號」,或衛生署核准由國外輸入的藥品許可證字號,如「衛署藥輸字第○○○○○○號」,民眾吃藥前,應查明標示是否完整,以免吃到偽藥,不但病沒有治好,還危害健康。

 
針劑效果快 傷害也大
而「看醫生一定要拿藥」、「打針效果比較好」是國人用藥根深蒂固的迷思,陳昭姿解釋,過去因針劑的價錢較高,民眾誤以為貴就比較有效,其實打針比較有效的觀念在醫學上是錯誤的,用藥的原則是,能外用就不要口服,能口服就不要打針,因針劑進入人體血管或組織後藥效雖快,但萬一發生副作用或傷害組織也是不容易逆轉的。

除打針,有些民眾生活不正常,長期熬夜、喝酒,而營養劑能立即補充身體所需養分,所以會要求自費打營養劑。林宜賢說,經常注射食鹽水、葡萄糖等營養劑雖不會上癮,卻易讓人依賴,且對心臟、腎臟或肝臟疾病患者有不良影響,甚至導致疾病惡化。正常的作息與飲食還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若是依賴營養劑,而忽略健康飲食的重要,就本末倒置了。

 

醫病雙向溝通促進醫療品質

2年前土城市北城醫院發生打錯針的重大醫療疏失,護理人員替7名新生兒施打B型肝炎疫苗時,錯把產婦用的肌肉鬆弛劑當疫苗,造成7名嬰兒休克。事發後引起社會大眾對醫療失誤的重視,認為是台灣醫療水準不足,醫護人員管理不良所致。事實上,即使英美先進國家,也常發生打錯針、吃錯藥的醫療疏失。國外研究發現,僅二成醫療糾紛導因於「醫療疏失」,其餘八成是「溝通問題」及「認知差異」造成,因此檢討打錯針、吃錯藥,除加強醫院管理,增進個人醫療知識外,更是民眾保護自己權益、爭取健康的重要關鍵。

 

優質的醫病關係應是雙向互動的,醫生與病人保持雙向溝通,若有疑問就要主動向醫師反映,醫師也會針對問題調整用藥。「現在的病人常是帶著問題來就醫」,林宜賢說,台北地區的居民,因教育水準高,常會蒐集相關藥品或疾病的問題,愈來愈多人也會主動問醫師「這是什麼藥」、「有什麼副作用」。

 

充分的溝通互動,也可導正許多錯誤的用藥迷思。「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台灣獨有的文化,也造成不少的錯誤用藥觀念,如民眾認為昂貴的藥就是特效藥、中藥一定比西藥安全、吃藥一定要加胃藥及維他命、醫師不打針就是不照顧病人,諸多用藥迷思,若每次的門診都是衛教的機會,透過醫師不厭其煩的解釋,漸漸人民才能建立正確的用藥觀念。除了醫師的門診衛教,衛生署也對醫師開藥有所要求,哪些藥品是不需要、不適當的,主管機關都會審查,確保每顆藥品都能適當的發揮作用。

 

別讓知與選擇的權利沉睡

陳昭姿將用藥與其他消費行為相較發現,如果買電腦,我們會將功能、價錢與維修等研究的很透徹,吃飯點餐也會想了解餐點的口味、菜色,惟獨吃藥打針,民眾卻很少發問,她認為把藥吃到肚子裡,是跟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應該要多發問,多了解。

 

目前衛生署規定各醫療院所、藥局的藥品包裝容器標示,須包含藥品商品名等13項「必須標示項目」,以及主要適應症、副作用及其他用藥指示3項「建議項目」。患者就醫領藥後,應仔細閱讀標示內容,正確使用,若有不了解、不清楚的地方,可向醫師或藥師請教。同時衛生署也要求看診的醫師與藥師,須蓋章以示負責,民眾若有問題,知道要向誰詢問。陳昭姿認為,醫院體系,不論是醫師、藥師或護理人員,都有責任教育民眾,提供足夠的醫藥資訊,民眾也應該充分掌握其知的權利。

除了知的權利,陳昭姿補充,民眾還有選擇的權利,現施行醫藥分業,強調專業分工,醫師診斷後,民眾可拿處方箋選擇藥局、藥師,也可要求藥師說明藥品的特性、用途。她認為醫藥分工的同時,病患也可獲得更精緻的服務。

 
「聰明五問」與「用藥五感」
在一般人心中,醫藥是高深又艱澀的學問,其實多數人並非不關心病情,而是不曉得如何發問,有鑑於此,衛生署推廣「聰明五問」與「用藥五感」,加強民眾用藥安全。
所謂「聰明五問」就是在拿藥時,詢問醫師或藥師,處方包含什麼藥?做什麼?怎麼用?用多久?要注意什麼?而「用藥五感」是民眾在用藥時,應該運用視(看清楚藥品)、聽(聽藥師說明)、言(用藥前說出用藥時機、藥品標示)、動(檢查多久用藥一次)、心(用藥前用心想還要注意什麼),讓藥品能被正確的服用,產生最佳的療效。藉簡單的提問,民眾能更了解自己的病情,同時也導正錯誤的用藥觀念。
除了多發問,坊間也有許多關於醫藥的書籍,對藥品與疾病有詳細與深入的解釋,另外網路上的知識也非常豐富,也有一些提供免費諮詢的醫藥網站,安排駐站醫師解答民眾的疑問。遇到醫藥的問題千萬不要忘了聰明五問,別讓你的權利睡著了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