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血壓",共有136筆資料

冷空氣來了!慎防三大心血管殺手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逐年增加,是導致成人殘廢及死亡的幕後大黑手。在台灣,因高血壓、腦中風和心肌梗塞這3大疾病,直接或間接造成的死亡率,一直高居十大死因排行榜之列,而氣溫驟降的冬季,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及早做好預防與保健,才能避免憾事的發生。
2018-03-09

你真的只有得糖尿病嗎?

台灣糖尿病人的死亡率,已躍居亞洲第一位,深究其原因竟是併發症所致,那些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怎樣才能避免這些裹著糖衣的苦果找上自己?消費者逛街購物,最喜歡「買一送二」的活動,而且多多益善,但如果不幸罹患糖尿病,卻一定要避免其接二連三帶來的「附贈品」──併發症。在邁入21世紀的同時,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現,全世界糖尿病患的總數已逼近1億5千萬人,預估再過20年,人數會暴增為3億人。
2018-01-25

新血糖管理

別以為得了糖尿病,就得與美食絕緣,新的營養概念是「吃多少」比「吃什麼」更重要,透過飲食管理、運動強化及藥物治療,糖尿病患將不必再為了血糖控制,與美食斤斤計較。隨著時代進步、醫療觀念演進,現在對糖尿病患血糖管理的方式,已經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除了更人性化的飲食控制,針對現代人不運動的生活習慣,新的血糖管理原則在運動及藥物治療方面,都有了新的建議。
2018-01-24

飯前喝三杯水,減重不求人,還能降血壓!

今天一位高血壓的病人來複診,量了體重,瘦了兩公斤,病人非常高興,很興奮地跟我說:「您上一次跟我說,只要吃飯前,喝三大杯的白開水,飯就吃不下,至少會吃得少一點,慢慢就會瘦了,我回家後照做,果然真的很有效!都不用花錢去瘦身!」
2018-01-16

鹽分,過與不及都不利健康

鹽,更精準的說,應該是「氯化鈉」。其中,「氯」是一種有毒的黃色氣體,「鈉」則是一種銀白色的軟性金屬,兩者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鈉」是人體細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陽離子,具有維持水分及酸鹼平衡的重要任務;此外,在眼淚、汗液及胰液內也有它的蹤跡。鈉在人體中約佔0.2%的量,以一位體重70公斤的人而言,體內約含有100公克的鈉,其中40%存於骨骼中,50%在細胞外液(血液、組織液)裡,10%在細胞內。
2018-01-15

洋蔥新鮮嚐,健康抓得住

洋蔥,挺不起眼,但許多料理少了它,味道可差了一大截。 除了替菜餚加分,其層層外皮下更包含很多營養學問, 可抗氧化、防癌,拿來浸泡紅酒,還能成為時尚養生飲品。 洋蔥?不過就是在菜市場隨便一買,就有一大包的便宜食物嗎?千萬別小看洋蔥的價值,它絕對是營養報酬率極高的食物。洋蔥抗氧化,是醫學專家推薦的十大防癌食物之一,拿來泡紅酒,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預防心臟病、治療生理痛,還能解決失眠、頻尿、白內障等毛病。
2018-01-08

進補過頭,如何降火氣?

立祥自從北上工作後,就很少回老家,最近母親特地北上,想要幫他好好補一補,沒想到吃完一大鍋補湯後,立祥隔天竟出現關節疼痛、便祕的症狀。熱心的同事建議他去中藥店買「三黃粉」敷在患部,以便緩解疼痛。立祥聽了不禁納悶:「三黃粉真有這麼神奇?」
2017-12-29

怕聚餐多變胖?快跟著中醫師泡減脂茶

天冷時免不了食慾大增,緊接而來的聚餐、年夜飯,讓人想不發胖都很難!到底該如何減脂、消水腫?常聽人說,決明子茶可以減肥,真的嗎?怎麼喝才對?
2017-12-29

小時候胖,不只是胖

過去談到孩子的健康問題時,一般人常會想到麻疹與青春痘,而不是糖尿病、心臟病與高血壓。然而,這些疾病已不再是成年人的專利!肥胖兒童人口快速竄升,到達危害身體的警告數字,我們的孩子可能很快就要面對嚴重的健康問題。學者預估,若不即時處理兒童的健康問題,未來會有6000萬名兒童,在他們的早期成年人生活中,面臨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痛苦,因此,對未來的社會而言,預防與治療兒童肥胖非常重要。雖然目前已經可以預防與治癒痲疹,甚至一些白血病,但在控制肥胖方面,仍是沒有答案的大挑戰。
2017-12-26

做對5件事,助你遠離慢性發炎

你知道嗎?每晚睡滿7小時的人最長壽。想要避免慢性發炎,吃對食物、不熬夜、多運動絕對是不二法門,怎麼選擇中低GI的蔬果、優質油品,三高患者又該如何運動,才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呢? 要避免身體發炎,沒有一蹴可及的事,但也沒有那麼困難,不用捨近求遠,只要踏實地從日常生活習慣著手,就可以改善體質,甚至能讓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的藥量減量。 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肇文說,想防護健康,不妨依「是否為三高病人?」為基準,進行三層次生活保健,就能成功且有效的減緩身體的發炎反應。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