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性",共有837筆資料

不再吃錯藥,你需要抗生素嗎?

抗生素無法對抗病毒,無法對症下藥反而會使病毒坐大,以及加速產生抗藥性菌株。 林媽媽的小孩一歲多,星期六晚上因為發燒至某私人醫院急診就醫,判定是一般感冒,且有喉嚨發紅的情形,因而開立抗生素使用。使用兩天,小病人仍有高燒情形,這期間也使用肛門栓劑退燒。星期一至門診複診,診斷為咽唊炎(腸病毒的一種),馬上住院給予點滴注射,以防脫水。
2018-04-25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哪幾種治療方法?療效又如何?藥物的副作用有哪些?生物製劑可否進一步阻止關節的損傷與發炎?
2018-04-25

中西醫合併挽救退化性關節炎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西醫以病程診斷、裝置人工關節見長,中醫則靠食補、針灸雙管齊下,著重筋骨保健若中西醫能合併治療,對於挽救退化關節,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俗語說:「腳勇,人就勇」,顯示人的老化往往從腿開始。一個人若是腿走不動,人生絕對會從彩色變黑白,畢竟,辛勤一輩子,存夠了錢才正準備享受人生,退休後卻發現兩腿竟不靈光,頓時人生少了一半的樂趣。
2018-04-25

樂觀看待糖尿病

雖然糖尿病會造成許許多多生活上的不方便,也不免會有慢性合併症,但是如果能夠轉換個心情、正向看待自身的疾病,與疾病為伍的日子,才不會更加難過。糖尿病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為20世紀最嚴重的慢性病,根據衛生署的統計,糖尿病近年來一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位,也是引起失明、洗腎及截肢的主要原因。
2018-04-25

糖尿病合併症的防治

糖尿病的可怕在於初期無明顯的症狀,以及合併症常伴隨而至,造成身體與生活沈重的負擔。現代醫學科技發達,只要作好血糖與血壓控制,可以有效地預防合併症的發生。隨著物質文明進步,國人平均壽命延長,糖尿病,尤其是第2 型(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也快速增加,為能擁有優質的晚年生活,如何預防、診斷與治療已成為糖尿病防治非常重要的課題。
2018-04-25

糖尿病患者的性生活

糖尿病是不是會影響性功能,使得糖尿病人無法享受美好的性生活?書田泌尿科診所院長陳明村指出,糖尿病人的性生活,與一般人無異,而糖尿病的藥物治療,本身並不會對性能力造成影響。只有因為長期血糖控制不好,導致出現慢性併發症,引起小血管動脈硬化和周邊神經病變等的患者,男女的性功能才會減退。
2018-04-25

不舉之苦,如何解?

據保守估計,台灣30歲以上的男性,約有100萬人有勃起障礙的困擾!可是礙於面子問題,許多人不願意承認,也不敢就醫;其實,勃起障礙是可以有效治療的! 男性功能異常或障礙也就是俗稱性無能或陽萎(impotence),根據美國衛生研究院的定義「在從事性行為,無法維持或達到滿意的性關係時」均可稱之。男性性功能異常包括有勃起機能的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遺精障礙、射精障礙(ejaculation dysfunction)及高潮障礙(orgasm dysfunction)。
2018-04-25

打破「自慰」與「射精」的性迷思

有人說,自慰過於頻繁會造成性無能,也有人說,精液的流失會有害身體健康,這是真的嗎?在門診曾經遇到一個案例,40來歲已婚的中年男性,娓娓訴說他對自慰、性交與射精的畏懼。故事要從他青春期說起,聽起來應該是第一次夢遺的經驗,對他來說卻像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受傷經驗。當他晨起發現內褲白色的精液後,即驚惶失措地找尋可能的解答,自己病了嗎? 當時,一些支離破碎的錯誤訊息,讓他在心中逐漸累積起「精液的流失有害身體健康」的想法與焦慮。接踵而至的青春期,在荷爾蒙分泌旺盛的影響下,他經歷了身心俱疲的痛楚,頻繁的遺精及嘗試自慰的射精,屢屢使他「望精興嘆」,在衝動與禁慾的兩難間痛苦掙扎卻無解,然而,身體耗弱的訊號卻伴隨著每一次射精而在其意識裡漸漸增加。
2018-04-25

高齡老爸的煩惱—攝護腺病變

攝護腺是男人獨有的器官,攝護腺發生的病變,最常見的有攝護腺炎、攝護腺肥大以及攝護腺癌。攝護腺炎好發於30~50歲,和尿路感染有關,根治並不容易,通常需要耐心且長時間的治療。通常男人過了40歲,尿道周圍的攝護腺組織增生,產生肥大現象,即稱為「良性攝護腺肥大」。隨著年齡升高而有增加的現象,因此也被稱為男人的「長壽病」。至於攝護腺癌,好發年齡在65~75歲之間,初期並沒有特殊的症狀,晚期可能會有膀胱出血阻塞、急性尿滯留、骨骼疼痛、血尿及尿失禁等症狀。
2018-04-25

快槍俠好?還是慢郎中棒?

射精對男人而言,是性生活高潮的泉源。 可是如果成了草草結束的「快槍俠」,或遲遲未射的「慢郎中」,是件好事嗎?快槍俠被人嫌,慢郎中也不見得討好,那要怎麼辦才能讓雙方「歡喜做,甘願受」?讓我們先來了解射精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