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性",共有837筆資料

200萬人受偏頭痛苦!5方向診斷偏頭痛、3招避免發作

「偏頭痛」是「疾病」而非症狀,病人可能雙側或單側頭痛,可能博動性疼痛或抽痛,伴隨噁心、嘔吐、怕光、怕吵。疼痛指數高達7至9分,甚或超過滿分10分!偏頭痛長達數十年,最怕變慢性偏頭痛,醫師提醒:注意非典型的偏頭痛,想減少偏頭痛發作,最好做好3件事……
2022-09-19

吸入性肺炎過半是吞嚥困難所致,8項警訊自我檢視

你曾被食物或水嗆到嗎?老化會使吞嚥的生理和神經功能產生變化,包含牙齒功能不好、唾液分泌減少、口腔內感覺變差、舌頭力量減少等,這種退化現象日文稱作「老嚥」。吸入性肺炎患者,超過一半有吞嚥困難,當長輩出現8大吞嚥警訊,最好及早處理改善!
2022-08-29

狂問「今天幾號」擔憂失智!高壓氧輔助治療逆轉暫時性失憶症

69歲的郭媽媽某日突然重複數十次「今天是幾號?我為什麼會在這邊?」就醫診斷為暫時性失憶症,合併大腦皮質萎縮及陳舊性腦缺氧病變,開始服用阿斯匹靈及失智症藥物,配合20次高壓氧治療後,目前記憶已好轉,為何高壓氧治療可以修復腦細胞、逆轉失憶症?
2022-08-18

男性憂鬱不願說、如何防輕生?專家籲:4方法提升求助意願

你身邊有情緒困擾或憂鬱症,卻選擇隱瞞的男性嗎?艾成疑似受心理疾病困擾墜樓身故令人惋惜,研究顯示,男性比女性更不願意為心理健康問題求助,自傷自殺令人傷痛,專家籲從4方向著手,鼓勵男性求助。
2022-08-17

父親節關心爸爸!男性有心理健康問題多不說?4面向提升求助意願

父親節即將到來,不妨主動給予男性親友關懷與問候,特別是可能有心理健康困擾卻選擇隱瞞的男性!研究顯示,男性比女性更不願意為心理健康問題求助,而4大看法及經驗會影響男性是否求助。
2022-08-01

停經後預防骨鬆性骨折,4大細節要顧好

骨質疏鬆不是老年人才有的煩惱,調查顯示,近四成50歲以上女性有骨鬆問題,停經後骨密度易急遽下降,一不小心易發生骨鬆性骨折。醫師提醒,治療骨鬆不能單靠吃藥,除了鈣質補充,頂天立地、保密防跌、牙齒保健缺一不可!
2022-07-31

甲亢者飲食注意什麼?如何避免凸眼、骨鬆?引發肌肉無力,怎麼治療?

甲狀腺機能亢進可能引發「凸眼、骨鬆、肝指數偏高」,怎麼預防?含碘的花椰菜、高麗菜能吃嗎?還有哪些含碘食物要少吃?影星李連杰曾因甲亢「周期性麻痺」導致全身無力,連起床都困難,能怎麼治療?以下由新陳代謝科醫師解答治療甲亢的5個疑問。
2022-07-16

乳癌接受荷爾蒙治療 想懷孕生育先做3件事

​台灣約7成多乳癌病人荷爾蒙受體呈陽性,手術後須接受「荷爾蒙治療」抑制癌細胞。荷爾蒙治療需5至10年,想懷孕怎麼規劃?要先凍卵嗎?若荷爾蒙療法不足以控制乳癌,哪些情況可口服CDK4/6標靶抑制劑?符合哪些條件健保給付?乳癌荷爾蒙治療疑問,讓專業醫師解答。
2022-07-13

逾七成父母假性陪伴!三指標打造好品質的親子陪伴

暑假是親子互動高峰期,一項調查發現,七成父母的親子陪伴是以「看電視、看影片或玩手機、電動遊戲」為主,顯示許多父母的陪伴「品質」有待提升。心理師提出好品質陪伴的三指標,強調「心到」更重要。
2022-07-10

擁有彈性

據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調查,平均一位家庭照顧者的照顧時間長達9.9年,每日工作時數高達13.6小時。慢性疾病患者的照顧者肯定要有長期照顧的預備及打算,「擁有彈性」更是照顧與觀照自己情緒重要的環節…
202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