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共有1641筆資料

關於電子煙,常見的8個問題!

電子煙、加熱菸滲透社群網路,Google地圖還會指引到哪裡買?電子煙等新興菸品打著替代又減害的旗幟,大肆在網站下廣告,並透過難以稽查的社群網路販賣,搜尋引擎還會協助刊載,傳播新興菸品的資訊,方便青少年購買、取得。董氏基金會因此呼籲衛生局,應要求Google Map移除電子煙等新興菸品的廣告、以及搜尋結果,同時籲請政府應立即修訂《菸害防制法》,明確禁止電子煙、加熱菸等新興菸品,製造、輸入、販賣、吸食、廣告。
2019-04-25

母親節禮物,如何送到媽媽心坎裡?

母親節就要到了!每年都為要送什麼禮物傷腦筋嗎?按摩椅、保養品、包包配件、鍋碗等家具類、保健食品等……,到底媽媽收到什麼會最開心又最實用呢?母親節禮物怎麼送到心坎裡?與其花大錢,不如花小錢讓媽媽感受滿滿心意,教你從聚餐方式到送的禮物,都能討媽媽歡心!
2019-04-19

我們與「善」的距離:用「包容」與「了解」擁抱精神康復者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這周即將上演精采大結局,藝人林哲熙因在戲中詮釋「思覺失調症」患者應思聰,演技深受好評,也讓觀眾對這個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疾病,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事實上,思覺失調症並非不治之症,臨床上,約有兩成病患可以痊癒。
2019-04-19

「藻褐素」對毛小孩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幫助嗎?

托嬰中心虐嬰事件頻傳,加上薪資凍漲,愈來愈多夫妻選擇當頂客族,寧願養毛小孩也不生孩子。根據農委會調查,2017年全台毛小孩數量共251萬隻,專家預測,最快到2020年下半年,全台毛小孩數量有機會超過15歲以下孩童數量。由於在都市區生活,居住空間有限,許多民眾都會以飼養貓咪或小型犬作為優先考量,但獸醫師提醒,小型犬像是貴賓、瑪爾濟斯、吉娃娃、約克夏等犬種,到了老年,罹患心臟疾病的發生率高達七成!寵物不會說話,只能靠飼主提高警覺,究竟當毛小孩不幸罹患心臟病,會有哪些症狀呢?吃「藻褐素」可以預防嗎?
2019-04-18

3步驟幫助長輩建立社會連結,遠離老年憂鬱!

家中的年長者活動量足夠嗎?擔心久坐影響他們的健康嗎?那就鼓勵身邊的年長者走出家門,多與他人互動吧!根據一篇2019年2月發表於《老年學期刊》的研究指出,花更多時間與不同人互動的老年人,體能會更活躍,情緒也比較健康。
2019-04-08

早餐怎麼吃最享瘦?營養師推薦外食族低醣選擇

國外曾有專家將糖形容為「癌細胞的糖果」,因為糖不僅會加速細胞老化,讓人變老,還可能造成發炎反應、促進癌細胞增長。每一次攝取甜食,就會誘發大腦釋出多巴胺,讓你想吃更多,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糖分,引起肥胖、糖尿病、慢性發炎等疾病。英國國民健保官網(NHS)因此提出改吃低糖或無糖早餐的建議,但對繁忙的外食族,或一個人在外租屋的北漂族來說,究竟該如何在早餐店或便利商店選擇低醣早餐呢?自己在家又該怎麼DIY料理低醣早餐,才能有飽足感又健康?
2019-03-29

避免爺奶養出慣寶寶,教養專家教你這樣做

你是否有這種經驗?孩子犯了錯,當你開口糾正時,卻被硬生生打斷「唉唷!孩子還小啦!不要那麼兇!來!來阿公這裡!」轉瞬間,孩子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跑去依偎在你的父母身邊,讓你為人父母的威嚴馬上大打折扣!想要和父母溝通別太寵孫子,又怕被認為是翅膀硬了不孝順,究竟當長輩在場時,該怎麼拿捏管教孩子的時機和分寸?
2019-03-29

從阿嬤家接回孩子後,怎麼調整小孩被寵壞的習慣

孩子總是亂丟衣物、不收玩具、不收碗,怎麼說都說不聽?吃飯時常不管旁人,拚命夾菜?寫功課得三催四請、老是拖拖拉拉?在學校經常和同學打架,問他為何如此,他都怪同學,不會反省?許多家長基於現實的考量,將孩子送回阿公阿嬤家給父母照顧,接回孩子後,發現可能是長輩太寵愛,小孩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壞習慣。然而,孩子本來就和父母生疏不親,若父母強硬要求改善,又影響親子關係。本文以孩子常見的4種不良生活習慣為例,請專家提供溝通術,爸媽們不妨試試看,或許會有不錯的效果!
2019-03-29

給爺奶顧孫前,要有的心理準備

看著電視報導保母虐童的新聞,挺著大肚子的茜雲緊張不已,想到和丈夫兩人的薪水加起來還不到80K,要在台北租屋生活,加上孝親費和存錢,也僅是夠用而已。為了節省開銷,夫妻倆打算孩子出生後,就送回婆家,請退休的公婆照顧。不過,同事卻勸她再考慮,還警告她,孩子太小就離開父母,長大後會和父母不親,而且長輩觀念傳統,日後溝通可能常有衝突……茜雲聽了很苦惱,難道「隔代教養」問題真的這麼多?
2019-03-29

不想追著餵飯,如何讓小學生學會生活自理

對許多祖父母而言,孫子女就像是手中肉、掌心寶,必須百般呵護,但寵溺的下場,可能讓孩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總是幫小孩洗澡、摺衣服,不讓孩子有學習、做家事的機會,未來上大學,若必須到外地住宿,就可能適應不良,假如情況遲遲沒有改善,甚至可能影響到婚後的家庭生活。到底孩子上小學前,該學會哪些生活自理能力?就請專家分享小撇步,讓爸媽一步一步教孩子養成自理生活的好習慣。
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