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共有1641筆資料

4項檢查揪出引發經痛、不孕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常引發經痛、不孕症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易被女性隱忍而延誤治療,到底需要做哪些檢查才能確診?除了手術,還有哪些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方法?若不處理,會惡化為子宮內膜癌嗎?生活上又要注意哪些細節避免惡化?
2021-05-24

頭痛、胸悶、發冷,是經前症候群找上門?吃避孕藥能緩解症狀?

部分女性每個月總有幾天悶悶不樂、莫名情緒低落,甚至產生頭痛等不適症狀,假如症狀隨著月經來潮而漸漸恢復正常,就可能是經前症候群;究竟補充哪些營養素可減輕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吃避孕藥能緩解症狀嗎?
2021-05-20

孩子防疫在家學習如何提升專注力、寫作業效率?心理師傳授招數

九一開學,目前學生仍未打疫苗,加上北台灣又有群聚案例發生,台北市預估約一成學生請防疫假,不過,讓孩子在家學習,孩子易分心也令不少家長煩惱。究竟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哪些指令可能適得其反?不妨參照臨床心理師提供的方法,由大人陪同練習,協助小孩養成習慣,才不會因缺乏章法而沒有成效。
2021-05-18

經痛、腹瀉、性交疼痛…可能得了子宮內膜異位症?

據統計,20萬女性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產科最大宗的疾病,若長期經痛別再忍,等到不孕才處理此症,難以根治又易復發!究竟,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身體出現那些徵兆可能是罹患此症?為何會導致不孕?
2021-05-17

高齡長輩得大腸直腸癌,是否不用積極治療?思考這4層面!

當家中70歲以上的高齡長輩得了大腸直腸癌,不只老人家有難以表達的害怕與焦慮,家人也很著急,擔心癌症惡化帶來病痛折磨,更害怕化療、放療過於劇烈而讓長者飽受痛苦,常陷入要不要積極治療的困惑。到底老人得大腸直腸癌,是否不用積極治療?
2021-05-14

孕媽咪嚴重晨間孕吐、害喜,罹患產後憂鬱症機率高出4倍?

嚴重的晨間孕吐是一種讓人虛弱的狀況,在英國有該情況的孕婦約占1〜2%;這也是懷孕期間住院的最常見的原因,這種狀況可以持續到孩子出生。孕婦可因此需要連續數週躺床、出現脫水和體重減輕的情況,並且經常因此無法工作或照顧家中其他孩子。
2021-05-13

大腸憩室炎復發,恐切除腸子?擔心治療腸沾黏,保養腸道必知

60多歲的王先生因急性腹痛就醫,經檢查後發現是大腸憩室炎復發;憩室炎再發可能有較高的死亡率,必須手術治療嗎?關於大腸憩室炎後續應如何治療、保養,平時又該如何防範?日常照護和預防有哪些保養重點?
2021-05-11

椎間盤突出急性期這樣運動,減痛防失能

腰部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為了避免疼痛,經常選擇躺著休息。然而專業物理治療師說,臥床休息時間太長會使肌肉功能下降,使傷處的負擔增加。建議適度休息後最好進行復位運動、核心運動,不讓疼痛引發惡性循環!
2021-05-07

人不胖為何血脂破表?想改善高血脂症5大類食物別再吃!

有些人身材並不肥胖,平日也不常吃炸物、甜食,但血脂檢驗卻異常超標,血脂和體脂兩者相同嗎?哪些飲食偏好讓人陷入血脂危機?手麻、腳麻可能是發病症狀,應該及早抽血檢驗?
2021-05-07

媽媽下班也要休息!2個妙招讓老公、孩子主動幫忙做家事

想感謝太太或媽媽,你準備送什麼禮物?做家事也是個不錯的禮物選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雙薪家庭的女性在家工作卻仍然承擔了多數家務責任,影響情緒的狀況更加明顯。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女性可主動向另一半表達劃分家務的期待,並用漸進式鼓勵法,更能有效分擔家務重擔,又不失家庭和樂。
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