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健康加油站

26個心理健康促進團體連署呼籲:經濟寒冬中力促心理健康

在金融海嘯襲擊下,一連串的企業倒閉裁員,許多員工面臨失業危機,面對經濟壓力,有人竟想不開尋短,這樣的自殺案件,新聞不時可見,為喚起政府對民眾心理健康的重視,董氏基金會聯合共26個心理健康相關團體,發起心理健康促進連署書,在2月13日遞交給衛生署長葉金川,希望在這不景氣的年代,政府除了在物質上的協助外,也能提供具體的心理健康協助政策。
2009-03-01

傾聽與陪伴

陪伴憂鬱症的朋友,傾聽與陪伴是「唯一」,也是最「積極」的方法。
2006-10-01

忘憂大募集,助學子心情起飛

根據董氏基金會最新的調查發現,1/4的大學生有嚴重憂鬱情緒,需要專業的協助;每5位大學生就有2位自覺壓力到達臨界點。在大學之門漸成為「藍色大門」之時,教育部、7-ELEVEN與董氏基金會共同舉辦忘憂大募集──圖文創作、短片及網頁競賽,藉此鼓勵大學生運用創意與生命經驗,化為「憂鬱處方箋」,幫助學子們脫離憂鬱泥沼。
2006-01-01

化零為整、熱力募集,讓青少年放膽築夢

​有一群年輕人勇敢做夢,夢想美化社區、辦一本雜誌、發明半自動綁袋的垃圾桶等:現在,充滿創意及想像力的美夢將有機會實現。
2004-06-05

中國時報、自由時報、民生報、大成報,醫藥版主編如何話健康?

報紙是民眾最唾手可得的資訊來源,各大報的醫藥版在取材、編輯上是怎麼抓住讀者的心?而每天都在接觸健康資訊的編輯者,又是如何管理健康?
2004-06-01

我的期許,也屬於你!

在轉變中出發,檢視定位才能開拓未來!
2004-05-19

20年成長路,董氏基金會感恩慶生

​走過20個年頭,董氏基金會從草創、萌芽到茁壯,一路堅信公益的理念,旁觀民眾從冷漠、嘲諷、支持、進而參與各項活動,此路難行,卻當行不可,因為這關乎的是民眾的福祉,而不是私利。
2004-05-19

發揮你的向陽熱力,助青少年解鬱!

自殺是青少年十大死因第三位,87%的死亡個案生前有憂鬱症,15%的憂鬱症患者死於自殺,根據董氏基金會的調查,在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參與網路憂鬱情緒篩檢的青少年人數達19萬5千人。
2004-05-18

醫病關係的裂痕,如何用「愛」來補?

​醫學倫理是近代台灣醫學教育界及醫界一直不斷強調呼籲的重點,特別近期發生一連串年輕醫師出走的問題,引發了各界討論。相對的,病人為何會對醫師充滿不信任感,醫病關係出現巨大裂痕?《12位異鄉人,傳愛到台灣的故事》敘說著12段愛與奉獻的故事,不管是醫師或是病人本身,讀完本書,相信會有另一層的省思與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