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肝膽腸胃 小便有泡泡,是腎臟病警訊?

小便有泡泡,是腎臟病警訊?

出處/ 2012年8月號/第307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362
收藏 瀏覽數 : 5362
小便有泡泡,是腎臟病警訊?

「尿液中有氣泡產生」一直被視為腎臟病變的徵兆之一,但是只要小便有泡泡,就代表腎臟出了問題嗎?


50歲的文哲近日發現早上小便時會有泡泡,想到公司之前有一個同事也有類似狀況,後來證實罹患了第三期慢性腎臟病,他不禁擔心自己是不是也成了「腎虧一族」……

臺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認為,會注意、觀察自己尿液的狀況是件好事,但小便有泡泡未必就代表罹患腎臟病。舉例來說,當水龍頭打開時,若自來水衝力太強也會產生些微泡泡,更何況人體的尿液裡除了水之外,還含有其他高濃度鹽分或電解質等物質,因此小便起一點泡泡不足為奇。

不過,陳永泰醫師表示,如果覺得泡泡量異常的多,最好還是到醫院做檢查,分析是不是體內酸鹼值出了問題,或是含有尿蛋白或尿糖。此外,有時候發炎、細菌感染等情況也會導致小便起泡。

大魚大肉、激烈運動
也可能造成蛋白尿

同時具有中西醫執照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內科主治醫師陳建宏也說,「小便有泡泡」是臨床上常見的問題,事實上,有泡泡不見得是件壞事,有時候就算仔細檢查確定有「蛋白尿」現象,也不見得是生病,很可能是前一天晚上吃了很多高蛋白的大魚大肉,如:牛排、海鮮、燒烤等,超過人體腎臟可以過濾的極限,蛋白質就跑進尿液裡。

前一天曾進行大量或激烈的運動,也可能造成「蛋白尿」。由於人類的肌肉組成以蛋白質為主,所以進行大量運動時,可能會形成蛋白尿的情況。此外,感冒或身體急性發炎,也都是尿蛋白增多的原因。

換句話說,只要飲食變得比較清淡,或是運動完後休息幾天,再重新檢查一次(快一點的方式是直接觀察小便的泡沫),若不再出現泡泡,應該就沒問題。

從泡泡大小判定
蛋白尿嚴重情況

至於為什麼尿蛋白一多,小便就可能出現泡泡?陳建宏醫師舉例,這就像是打蛋時,蛋汁上面會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氣泡,表示液體含有很多蛋白質。反之,若只是一般清水,通常打不出氣泡。

所以,如果小便有泡泡,可先觀察泡泡是很大、很小,還是都有。如果泡泡很細小,就算有蛋白尿的情況,一般而言也不嚴重。若泡泡很大,建議不要馬上沖掉,過5分鐘後再回去觀察。如果泡泡都消了,或變成細小的小泡沫,基本上沒什麼問題;若泡泡還沒消掉,那就表示蛋白尿的情況比較嚴重,最好立刻去醫院檢查。

4種狀況
造成尿蛋白含量過高

陳永泰醫師表示,只要檢查出尿蛋白含量過高,就要趕快至腎臟科或泌尿科就醫。

尿蛋白過高的原因很多,主要分成以下4種情況:
1.    體內有發炎感染的情況導致尿蛋白產生。
2.    小便出現血尿。當腎臟功能被破壞時也會產生蛋白質(血球本身即富含蛋白質)。
3.    長期或過量使用具有腎毒性的藥物,例如:消炎藥、重金屬、顯影劑,也會引起尿蛋白含量變高。
4.    常見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腎炎或尿路感染,也會破壞腎臟功能,使尿蛋白變高。

想改善蛋白尿的狀況,要先檢查出原因為何。若是因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所引起,就必須好好控制血壓及血糖;若是因為尿道感染,就需用殺菌藥物(抗生素)治療。

其他比較棘手的情況,例如:患有紅斑性狼瘡等具有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由於病患本身的腎臟功能會被自己的免疫系統攻擊破壞,則需使用類固醇或其他抗發炎、抑制免疫力的藥物來加以控制。

尿蛋白V.S.蛋白尿

「尿蛋白」跟「蛋白尿」其實是一體的兩面,都是指:從尿液中檢查出蛋白質。

不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內科主治醫師陳建宏表示,蛋白尿多用來形容「含有蛋白質的尿」,尿蛋白則是指「尿液中蛋白質的含量」。通常尿蛋白的檢驗標準會以「價數」來做區分,以「+」做為標記符號(「+」讀做「1價」,「++」讀做「2價」,以此類推)。

假設蛋白尿並非其他急性發炎或感染所引起,超過2價以上的指數就表示可能罹患慢性疾病。倘若是1價或2價以下,就是比較輕微的症狀。陳建宏醫師表示,指數當然也可以量化,明確地測定出一天經由尿液所流失的蛋白質含量有多少,不過,一般來說用價數來代表即可。

感謝臺安醫院泌尿科醫師陳永泰審稿

關鍵字: 小便腎臟尿蛋白蛋白尿泡泡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