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心臟血管 不容忽視的三高危害

不容忽視的三高危害

出處/ 2017年1、2月合刊號/第356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9654
收藏 瀏覽數 : 9654
不容忽視的三高危害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健康地雷,威脅著國人健康。尤其是天氣寒冷的冬季,低溫加速血管收縮,易使血壓上升,更讓三高患者覺得心臟負荷沉重,也增加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盡快改善飲食、生活方式及注意保暖,才能避免死亡威脅。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18歲以上成人,每4人就有1人有高血壓,總計全國約有457萬名高血壓患者,男性得到高血壓比例是27.2%,較女性的21.2%來得高。而18歲以上成人,12.35%有高血糖,11.8%罹患糖尿病,糖尿病人每年以2萬5000人速度增加,2016年已突破227萬人。至於18歲以上的成人,每5人就有1人有高血脂,約有430萬人。

 

進一步分析2015年死亡人數,與三高有關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五大疾病死亡總人數是50,119人,已超越癌症死亡人數46,892人,顯見三高的健康威脅不亞於癌症。

 

更令人驚訝的是三高族群已趨年輕化,國健署統計發現2009年至2013年,這五年間40到49歲青壯男性罹患心肌梗塞比率大幅上升三成,40到49歲青壯女性的罹患人口也增加13.9%,這群人是家庭經濟支柱,一旦失去健康,勢必會衝擊整個家庭的生計。

 

三高數值飆升
健康隱憂大

血壓
正常血壓值介於收縮壓120和舒張壓80毫米汞柱以下,當收縮壓高於140、舒張壓高於90亳米汞柱,就是高血壓。每個人對高血壓感受不一,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韓志陸看診時,曾遇過一位28歲的女性,收縮壓已高到280毫米汞柱,血壓比正常人高出一倍多,卻未明顯感覺不舒服,還能自己走進診間看病。因此,即使沒有明顯不適,平常仍要量血壓,監控血壓值。
血壓控制不佳,目前已知會有下列4種健康隱憂。


隱憂1》提高中風機率
高血壓患者最大隱憂是中風,可能造成肢體癱瘓、失語或失智等後遺症,後續需要人照護,會成為家人沉重的負擔。當心臟收縮時,會將血液送進血管,血壓就是心臟收送血液時,對血管產生的壓力。如果長期高血壓,5至10年後會提高中風發生率。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表示,每一毫米汞柱的增減攸關生命存亡,2003年有一篇彙集61篇的研究證實,血壓每降2毫米汞柱,中風死亡率能下降7%,心臟病死亡率則可降10%,相反地,倘若血壓超過正常值,死亡威脅也相對增加。

 

隱憂2》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 
血壓高會導致動脈血管壓力升高,長期下來會增加心肌梗塞、心絞痛、左心室肥大、心臟衰竭等的風險。韓志陸醫師表示,有研究指出,有高血壓病史者發生心臟衰竭機率,較血壓正常者高出6倍多。美國公共衛生服務部(U.S.Public Health Service)報告,輕度高血壓患者不治療,7~10年會有1%死亡,29%會有冠狀動脈血管硬化併發症,53%發生左心室肥大、腦血管障礙。

 

隱憂3》損傷腎臟功能
當血壓升高,灌流到腎臟的血流壓力也跟著增加,直接衝擊腎臟小血管,造成腎絲球壓力過高,致使腎臟組織局部壞死或病變。當腎臟功能受損時,釋放腎素及血管張力素調解血壓的功能也隨之下降,因此高血壓與腎臟病常同時發生。研究顯示,舒張壓每下降5毫米汞柱,罹患末期腎臟病的風險可降低1/4。

 

隱憂4》造成視網膜病變
高血壓會造成血管壁壓力增加,管壁肌肉會增厚、鈣化,使得視網膜小動脈血管腔縮小、硬化,甚至造成視網膜缺血或壞死;另外,還可能出現高血壓視神經病變。

有高血壓家族史者、肥胖者、糖尿病患者、有抽菸習慣、工作壓力大、常熬夜的族群,都是高血壓危險群,應養成定時量測血壓,及早控管血壓的好習慣。

 

血脂
血脂是血液中脂肪,一般人常用「血油」形容,成員有總膽固醇(Tc)、三酸甘油脂(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正常血脂值是總膽固醇(TC)<200、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30、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40、三酸甘油酯(TG)<200,任何一項數值不正常或合併多項異常,就是高血脂。

目前醫界已發現測定「同半胱胺酸」指標,可預測三高疾病發生。韓志陸醫師表示,血液中的同半胱胺酸偏高,是造成動脈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濃度高代表已屬高危險群,需要積極自我管理。當血脂控制不佳,會出現2種健康隱憂。 

 

隱憂1》增加動脈粥狀硬化發生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俗稱「壞的膽固醇」,當濃度升高,易沉積在血管壁,是形成動脈粥狀硬化、阻塞的罪魁禍首。洪惠風醫師表示,1987年美國芝加哥病理學家(Glagov)提出血管重塑理論,認為心肌梗塞與血管內徑狹窄程度無關,卻與膽固醇鑽入血管內壁增加厚度相關。類似土石流阻斷交通,跟公路的堵車程度無關,卻與山壁地質好壞有關,山壁一旦受風雨來襲崩塌,土石流瞬間流到公路,就會中斷交通。同樣的道理,血管壁上的斑塊如同土石流,破裂後形成血栓,造成血流阻塞,就會突然發生心肌梗塞。

許多研究顯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數值愈低,動脈硬化速度愈慢,當數值低於70,可見到逆轉現象,血管壁不再增厚,反而會愈來愈薄。2016年11月,Glagov研究再度證實,當LDL降到30多,甚至低到15時,逆轉現象更明顯。

 

隱憂2》心肌梗塞猝死機率高
韓志陸醫師表示,每個人都有動脈粥狀硬化,只是深淺程度不同。若動脈堵塞,影響心臟血流,就會有不穩定心絞痛,通常休息5~10分鐘會好轉。萬一血栓斑塊流到血管內徑小於50%的狹窄血管,阻斷血、氧供應,會讓心臟肌肉受傷;當堵塞時間過長,心肌細胞會壞死,最後心臟失去功能會猝死。

 

血糖
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是身體細胞主要能量來源。正常血糖值有二項指標,一是空腹血糖值為70~100mg/dL,一是飯後兩小時的血糖值<140mg/dL,代表胰臟分泌胰島素正常,可幫助葡萄糖進入身體細胞,將血糖值降至正常範圍。經抽血檢查,只要任何一種血糖值超標,空腹血糖落在100~126mg/dL,或飯後兩小時的血糖值介於140~200mg/dL之間,就是「糖尿病前期」,也稱為高血糖,表示胰臟分泌胰島素負荷過重,需要嚴格控管熱量的攝入。

血糖控制不佳,經過5到10年後,易出現3種併發症。


 
隱憂1》增加心腦血管病變與截肢風險
長期高血糖會使血管內皮細胞的蛋白質糖化,讓血管彈性變差。其次,糖尿病人的血脂肪受糖化影響,特別容易沉積在血管壁。當血管彈性變差,血脂肪又堆積在血管壁,就易造成血管狹窄、阻塞,提高腦中風、心肌梗塞機率,或讓腳部血液循環不良,傷口癒合慢,增加截肢風險。根據研究,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會是正常人的2至4倍,罹患腦中風的機會比一般人多3倍。

 

隱憂2》提高失明、洗腎發生率
糖尿病確診後,若血糖控制不良,5年後小血管病變就會依續出現,常見的是視網膜病變,包含微血管出血、黃斑部水腫、視網膜剝離等,還有腎臟病變,包含腎絲球硬化引起的水腫、血壓上升、蛋白尿等症狀,甚至腎衰竭引起尿毒症,需終生洗腎。研究指出,約1/4~1/5尿毒症是嚴重糖尿病引起。另外,周邊神經的感覺、運動、自主神經也會發生病變。

 

隱憂3》招致牙周病及掉牙
牙周病與附著在齒表層的牙菌斑有關,牙菌斑會導致牙齦炎,高血糖會削弱白血球消滅牙菌斑的能力、抑制膠原蛋白合成,無法支撐齒槽骨及牙周組織。另外,會破壞末稍或微細血管,導致牙齒基底膜變厚,無法正常代謝有害物質。據研究,糖尿病人罹患牙周病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不得不慎。

三高令人害怕之處,常是發病前無聲無息,沒有徵兆,男性第一次發病,62%是心肌梗塞或猝死,女性則是46%。醫學證實,從三高演變到疾病或併發症,需要五至十年的時間。民眾只要積極控管,透過定期檢查、按時服藥、得舒飲食、規律運動及作息,就可以避免三高併發症,享有健康的生活品質。

 

關於三高,你必須注意的事

面對三高,不能只處理單一狀況,必須全方位整治,方可降低健康風險。因為看似獨立發展的病因,彼此卻相互串聯,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常用「共犯結構」形容三高,有一高以後,如果沒有長期控管,就可能引發另外一高或二高,猶如在體內埋地雷。

根據國健署統計分析,2015年因高血壓、腦中風、心臟病死亡人數共35,907人,每5名往生者中就有1人死於與三高相關的疾病。三高之間沒有先後順序的問題,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韓志陸表示,拜血壓計方便測量之賜,最先發現的常是高血壓,抽血檢查後,又同時發現了高血糖、高血脂,臨床證實,高達六至八成比例的糖尿病患會合併出現高血壓與高血脂。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