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聰明醫療 治療與用藥 口乾舌燥是自律神經失調 糖尿病 甲狀腺亢進?去哪一科檢查?如何治療與改善?

口乾舌燥是自律神經失調 糖尿病 甲狀腺亢進?去哪一科檢查?如何治療與改善?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2023年9、10月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3744
收藏 瀏覽數 : 13744
口乾舌燥是自律神經失調 糖尿病 甲狀腺亢進?去哪一科檢查?如何治療與改善?
常感覺口乾舌燥,喝了水仍無法緩解口渴,不見得是火氣大,可能是「糖尿病、甲狀腺亢進、腎臟病、乾燥症或口腔灼熱症候群」等疾病症狀,醫師教你簡易判斷,到正確科別檢查。若唾液分泌少,經抽血驗尿、身體檢查卻發現生理機能正常,或許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除了對症診斷與治療,醫師也傳授5大方法教你調理自律神經!

交感神經亢奮 口水分泌會減少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洪櫻娟說明,自律神經失調在身心科門診是僅次於失眠或焦慮、憂鬱等情緒障礙最常見的就診原因。不過,它並非疾病的一種,而是多種症狀集合的症候群,患者會因全身不舒服而飽受困擾,包括口乾、頭痛、頭暈、胸悶、心悸、腸胃不適、排尿不順等。
 
這是因為大腦透過自律神經系統來管理全身內臟器官的運作,自律神經系統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組成,兩者猶如車輛的加油與剎車功能,若能良好配合,心跳、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生理機能才能協調運作。假使人持續處在備戰狀態與壓力之中,或是情緒容易緊張,都會讓交感神經過度活躍,而有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現象,腸胃蠕動及唾液分泌則會受到抑制。

口乾舌燥病因多 
醫師教簡易判斷到哪一科檢查

若口乾口渴是因「糖尿病、甲狀腺亢進、腎臟病」等疾患引起,一般多可從「家醫科」或「新陳代謝科」的抽血檢驗或影像學、超音波等檢查中察覺異狀;但自律神經失調引發不適的病人,往往有跑遍各科就醫、做了大小檢查都找不出病灶的狀況。洪櫻娟醫師指出,「自律神經失調」有以下特徵:
 
1.口乾症狀不會單獨發生:除口腔乾燥、口水變少之外,合併有頭暈、頭痛、心悸、胸悶、腸胃功能欠佳等其他生理不適症狀。
 
2.與某些個性特質相關:例如生活步調快速、靜不下來、容易急躁緊張,凡事追求完美、做事一絲不苟,或是長期累積壓力者,自律神經失調的機率會比一般人更高。
 
3.經常失眠、睡不好或情緒波動大:這些人較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延伸閱讀:​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心悸.焦慮.失眠,症狀多變怎麼察覺?看新陳代謝科,還是身心科?)
 
而同樣會引發口乾、喝水也難解渴的,還有自體免疫疾病「乾燥症」。這是源於病人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細胞,導致身體多重器官受損,最常見唾液腺和淚腺受侵犯而產生口腔乾燥和眼睛乾澀,其他如皮膚、關節、肺臟等處也會受到影響。若懷疑為乾燥症,建議至「風濕免疫科」抽血檢查血液中是否有自體免疫抗體。
 
「乾燥症」和「自律神經失調」,兩者之間其實有關聯性,洪櫻娟醫師表示,長時間暴露在焦慮和壓力之下會導致免疫系統失衡,長期自律神經失調亦可能使免疫功能失調。(延伸閱讀:眼乾口乾是更年期症狀、還是乾燥症?如何治療 吃什麼避免惡化?)
 
此外,「口腔灼熱症候群(Burning mouth syndrome)」也會以口乾舌燥做為表現,其典型症狀為病人的舌頭、牙齦、口腔出現如燒灼般的疼痛感,常發生於停經前後的女性及壓力過大、易焦慮的族群,引發原因很多,可至「身心科」或「神經科」進一步找出原因。

自律神經失調需要吃藥嗎?
認識診斷與治療方式

自律神經失調目前欠缺可有效診斷的工具,通常是在排除生理性疾病後,由身心科醫師透過詳細問診就病人症狀給予臨床判斷。

至於大家常聽到的自律神經檢測儀「心率變異性檢測儀(HRV)」,洪櫻娟醫師說,儘管可從量測數據中推估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活性,但只能做為輔助參考,例如將治療前與治療後的檢測結果相互對照,檢視自律神經功能有無改善,但這並不適合用來診斷。而國際間現在也沒有一個正式的檢測量表,可供民眾初步評估自己是否為自律神經失調的高危險群。
 
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病,卻是身體發出抗議的一種警訊,民眾若感覺壓力大、身心失衡,需找出背後根本原因,方可真正緩解。
 
醫師會根據每位病患的個別狀況擬定適合的治療方案以解除不適,比方有些病人合併有焦慮、憂鬱或睡不好等需要用藥的症狀,會透過藥物來幫助穩定睡眠和情緒;也有心理諮商、重複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是透過磁場在腦部誘發微電流刺激,使得情緒相關的大腦區域血流量增加及調控情緒迴路活性)等非藥物的治療方式,或藉由營養補充等各種方法達到改善效果。此外,患者調整自身生活型態,也是關鍵。(延伸閱讀:自律神經失調治得好嗎)

漱口只能短暫緩解口乾
5方法教你調理自律神經

既然多喝水還是覺得嘴巴好乾,那麼進行「舌頭運動、使用漱口水」來刺激唾液分泌,是否有用?
 
洪櫻娟醫師說明,這些做法或許可暫時解決當下口乾舌燥的單一問題,但對於擺脫自律神經失調並無助益。建議可從以下生活改善做起:
 
1. 放慢步調、留給自己足夠的放鬆時間:很多人以為壓力來自負面事件,其實是身體長期處於高速運轉,導致該放鬆休息時沒辦法放鬆,例如做人做事力求圓融、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盡力幫忙;或是下個月家中要辦喜事,這個月每天都睡不好,也屬於壓力的來源。
 
2. 培養規律的作息、運動習慣與充足睡眠,三餐應定時。(延伸閱讀:久盯螢幕頭痛.肩頸痛?舒緩操放鬆久坐緊繃的肌肉
 
3. 要有自己的休閒興趣和紓壓管道:這能幫助放鬆心情,避免累積過多壓力。
 
4. 攝取抗發炎飲食:例如地中海型飲食。由於自律神經失調也被認為與慢性發炎相關,而包含了大量新鮮蔬果的地中海飲食法,可降低身體發炎反應。(延伸閱讀:地中海飲食、充足睡眠,改善「失智」,從改變生活做起!
 
5. 減輕焦慮和負面情緒:因自律神經失調引發的不適,除了可透過治療改善之外,病患也要試著轉移對身體的注意力,當越關注自己「今天嘴巴是不是有點乾」、「做了舌頭運動為什麼沒用」,人就會更緊繃、焦慮、更不舒服。不少人過度擔憂自身健康狀況,懷疑是否罹患某種特殊疾病而遊走各大醫院,有些人還因此演變為慮病症。(延伸閱讀:焦慮讓偏頭痛、緊張型頭痛頻發作 醫師推薦二大減壓放鬆法輔助治療

洪櫻娟醫師提醒,身心平衡是健康的基礎,她觀察到許多現代人很注重養生,懂得選擇有機食物或補充營養食品,卻經常忽略內在壓力其實最傷身,學會辨識並調適壓力,必要時及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可讓自律神經逐漸恢復平衡。

延伸閱讀
 
 
圖片來源/富爾特數位影像

❤️更多【頭皮敏感出油、生髮方法、糖尿病警訊、治療方法、飲食建議】請看408期大家健康雜誌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