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青春期 宣導倡議有助減少青少年對憂鬱症的汙名感,提高求助意願!

宣導倡議有助減少青少年對憂鬱症的汙名感,提高求助意願!

出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5429
收藏 瀏覽數 : 5429
宣導倡議有助減少青少年對憂鬱症的汙名感,提高求助意願!

青少年憂鬱症比例增,如何增加憂鬱孩子的求助意願?研究發現,給學生看模擬憂鬱個案的求助宣導短片,有助於青少年減少憂鬱症的汙名感,提升其尋求專業治療的意願!

新冠肺炎疫情前,經董氏基金會調查,台灣青少年平均每七人就有一人達到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的程度。疫情期間不少研究指出,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明顯增加,但多數青少年沒有接受治療。如何增加憂鬱青少年的求助意願?

根據2022年2月《兒童心理學與精神病學雜誌》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與憂鬱治療相關宣導倡議短片,有助於青少年減少憂鬱症的汙名感(stigma),提升其尋求專業協助治療的意願。

該研究招募1,183名年齡介於14-18歲的青少年,隨機將他們編入介入組與對照組,請他們觀看短片,每部約100秒。介入組的兩部觀賞短片,由兩名不同性別的模擬患者演出患有憂鬱症的青春期女孩/男孩,被賦能的分享他們的個人故事。在憂鬱的情況下,模擬患者陳述如何透過家人、朋友和專業人員的社會支持克服症狀並康復。對照組的兩部觀賞短片,也由模擬患者的相同女孩/男孩演出,分享他們生活中的嗜好與活動,但沒有憂鬱症和心理衛生相關內容。

結果發現,介入組在憂鬱汙名感量表(Depression Stigma Scale),相較對照組的污名感顯著降低;而根據一般求助問卷(General Help-Seeking Questionnaire)的測量結果發現,介入組尋求治療的意願也顯著增加。

研究也顯示,短片中的主角和參與青少年的種族(無關性別)是否一致也影響結果。與片中主角相同種族的青少年,其對憂鬱症的汙名感減少更多,且尋求治療的意願更高。

看模擬個案分享求助經驗 讓憂鬱青少年提升治療意願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說明,上述研究是以介入組和對照組這種比較嚴謹的研究方式來檢視心理衛生宣導倡議的成效,透過憂鬱汙名感量表,像是問「憂鬱是軟弱的表現、憂鬱不是醫療疾病、憂鬱患者很危險」等題目,以「個人認知」和「感知到大眾的認知」兩種分量表來評估參與者對憂鬱症的污名感程度。

透過模擬個案讓青少年知道憂鬱症是什麼,有人跟我的問題一樣,具體的知道治療的過程,觀看影片就會產生共感的效果,也減低因不熟悉讓人覺得害怕求助。

另外,上述研究呈現「種族」的影響因素比「性別」大,或許提醒我們社區和族群文化怎麼看待憂鬱症的影響層面,遠比性別的影響更明顯。

家人先了解青少年是否知道 憂鬱症如何辨識與可治療

陳質采醫師建議臨床工作者、家人,可先了解和聆聽青少年對憂鬱症的觀點和想法,他們可能連憂鬱是可以處遇治療的想法都沒有,或是有錯誤認知,覺得罹患憂鬱症就完蛋了。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憂鬱症,降低因不了解產生的害怕,以及減少他們對憂鬱症的污名感,有助於提升求助意願。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多年來面對憂鬱症去汙名化,董氏基金會幫助民眾「認識」、「覺察」憂鬱症是什麼、鼓勵「求助才是聰明」,邀請知名人士或有影響力的人現身說法,扭轉對憂鬱症的污名感,提高每個人對憂鬱症的認知,才有可能進而產生因應策略。

越多資源挹注 越能幫憂鬱症去汙名化 提高青少年求助意願

老師和家長與青少年的相處最密切,實務上學校老師發現學生有憂鬱情緒,和家長溝通時,可能因家長不了解而被拒絕,建議老師和家長的認知態度需更精進,學習同理憂鬱青少年,家長的反應容易成為憂鬱症是否被標籤化的關鍵,可針對家長提供相關的講座、課程或影片,幫助其建立正確面對憂鬱症的態度。

葉雅馨呼籲,專業單位要提升社區求助資源的可近性,當青少年有需求,能就近求助,如同牙痛時馬上能到居家附近的牙醫診所就診,便利性足夠就能降低求助障礙。

越多資源的挹注也越能幫助憂鬱症去汙名化、提高青少年求助意願。一起關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即日起可透過「華文心理健康網」小額捐款,或是到統一超商「ibon便利生活站」,捐款支持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華文心理健康網」小額捐款https://donate.newebpay.com/jtf/mental

為幫助民眾了解如何協助兒童青少年掙脫憂鬱和焦慮情緒,同時獲得安穩自己身心的力量,董氏基金會採訪多位輔導諮商與醫療專業人員,出版《成為他的好隊友:當孩子憂鬱和焦慮》書籍,分享陪伴身陷憂鬱與焦慮情緒青少年的經驗,提供求助資訊與幫助他們建立心理韌性的作法。歡迎訂購成為孩子的好隊友https://reurl.cc/pL1oOx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