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心靈活水 照顧陪伴 男性憂鬱不願說、如何防輕生?專家籲:4方法提升求助意願

男性憂鬱不願說、如何防輕生?專家籲:4方法提升求助意願

出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055
收藏 瀏覽數 : 4055
男性憂鬱不願說、如何防輕生?專家籲:4方法提升求助意願

你身邊有情緒困擾或憂鬱症,卻選擇隱瞞的男性嗎?艾成疑似受心理疾病困擾墜樓身故令人惋惜,研究顯示,男性比女性更不願意為心理健康問題求助,自傷自殺令人傷痛。專家籲從4方向著手,鼓勵男性求助。

根據2020年11月發表於《精神病學前沿期刊》的研究顯示,男性決定是否求助取決於:1.對憂鬱症的態度;2.社會對憂鬱症的看法;3.家庭環境:角色期待與社會支持;4.心理健康服務交流經驗。

這份調查是由德國烏爾姆大學精神醫學系和烏爾姆岡茲堡區醫院的研究者執行,研究發現「男性角色規範」會影響男性對憂鬱症的態度及尋求協助的決定。這些角色規範讓他們「輕忽自己的症狀、想要自己解決問題或以工作為先而不願或延遲就醫」。

再則,「憂鬱症社會觀認知的汙名化」阻礙其求助的動機,像是憂鬱症狀是因為沒有能力處理痛苦所造成的;還有「家人對憂鬱症的不了解,與基層醫療醫師對憂鬱症患者的態度」,也會影響求助的意願。(延伸閱讀:三浦春馬自殺帶來的警訊:隱藏在微笑背後的哀傷,你周圍有「假面憂鬱」的親友嗎?

細心的觀察與陪伴
能提升男性憂鬱症者求助及治療意願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全球約有5%的人患有憂鬱症,而國內50~64歲服用抗憂鬱藥物的人數急遽增加。進一步呼應上述研究,男性大多採用「簡單」或「淡化」的形式描述自身的憂鬱症狀,因此不論是家庭端、醫療端,甚至是社會端,細心的觀察與陪伴將是未來健康促進努力的一大方向,對於男性憂鬱患者而言會有很大的幫助,可增加他們願意對外尋求專業協助並持續接受治療的意願。(延伸閱讀:藝人艾成墜樓身故!察言觀色、傾聽陪伴防維特效應

從4面向提升男性憂鬱症者的求助意願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顯示,社會對男性角色的規範,讓他們覺得自己要展現堅強的一面、應該忽略感受、不該哭泣,是解決問題的人。男性本身對憂鬱症認知的汙名化,例如:自己有憂鬱症像「魯蛇」、怕被視為「懶惰」或「無能」而不敢承認生病。

此外,家人對憂鬱症的不理解與不諒解,像是羨慕他人,覺得自己的爸爸很遜;以及與基層醫師的求助經驗,都是造成男性憂鬱症者是否尋求協助與持續接受治療的關鍵。(延伸閱讀:如何陪伴憂鬱症家人?康復者傳授這樣做就對了!

葉雅馨提醒,罹患憂鬱症並不是能力問題,建議從4面向提升男性憂鬱症者的求助意願:

1.民眾對憂鬱症需建立正確的認知:當家中男性有憂鬱症狀卻不願說,親友應有所察覺並給予同理。(延伸閱讀:憂鬱症、男性更年期,原來這樣辨別!

許多研究已指出,自傷自殺行為和憂鬱症有高度關聯。我們每個人都要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經常檢視情緒狀態,並建立紓壓習慣。根據根據DSM-IV,憂鬱症常見的症狀主要如下列9項,憂鬱症必須包含下列第1、2項,時間達兩星期以上,且具備以下其他幾項症狀。
 
1. 情緒低落
2. 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
 
3. 體重下降或上升
4. 嗜睡或失眠
 
5. 動作遲緩
6. 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
 
7. 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
8. 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 經常出現負面(自殺)想法
 
如果只是暫時具備這些症狀,不代表是得了憂鬱症。要判斷是否得了憂鬱症,需要進一步尋求醫師的專業評估。建議可下載 董氏憂鬱檢測APP,鼓勵有情緒困擾者養成經常檢視自己情緒狀態的習慣,就是取得協助的第一步!

2.陪伴憂鬱症者尋求專業協助:此時基層醫療醫師第一時間給予患者肯定和支持,教導他們對疾病的認識和因應方式相當重要。(延伸閱讀:爸媽鬱鬱寡歡,不看醫生怎麼辦?

3.鼓勵男性多從事有益於自己的事:建議男性應將憂鬱症視為一種重要的生活經驗和警示,也試著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多從事有益於自己的事。(延伸閱讀:中高齡者五成感到孤單 如何不讓孤獨加重身心不適

4.鼓勵男性憂鬱症者參與病友團體,增加交流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社會其實在轉變,大眾對憂鬱症患者接受專業協助的接受度逐漸增加,男性憂鬱患者可多試著和類似疾病的病友交流,特別是參加男性病友團體,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從中獲得同理、支持,都有助於疾病的康復。(延伸閱讀:一家之主罹患憂鬱症,怎麼卸下照顧重擔、接納自己生病的模樣?

▼求助資源
1. 台灣人憂鬱症量表  自我檢測憂鬱情緒好幫手
2. 查詢改善憂鬱情緒建議: 華文心理健康網
3. 心情溫度計 檢測憂鬱情緒
4. 免付費安心專線1925
5. 免付費生命線1995
6. 張老師1980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