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心臟血管 吃完薑母鴨竟主動脈剝離猝死!「高血壓」是危險群,如何治療預防

吃完薑母鴨竟主動脈剝離猝死!「高血壓」是危險群,如何治療預防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2021年9、10月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2585
收藏 瀏覽數 : 2585
吃完薑母鴨竟主動脈剝離猝死!「高血壓」是危險群,如何治療預防

日前有一名有高血壓、膽固醇問題的60歲男子,與友人吃完薑母鴨,剛走出店門竟突然倒下,送醫被診斷為主動脈剝離,搶救後仍回天乏術。藝人黃鴻升(小鬼)、凱渥男模張誌軒也是因主動脈剝離猝逝。主動脈剝離是致命性的心臟殺手,因死亡率極高,可用「九死一生」來形容,對病患或醫師都是極大的考驗。究竟哪些人是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族群?這些人平時該如何防範?

主動脈剝離的死亡率高達七、八成以上,大約1/4的患者會在一天內死亡,奪命的速度常讓人措手不及!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劉怡凡表示,90%的主動脈剝離都是高血壓造成的,只有少數患者可能和遺傳有關。

主動脈壁有3層,分別是外膜層、中間層及內膜層。劉怡凡醫師解釋,這三層構造原本黏在一起,由於內膜層會和流動的血液直接接觸,當血壓升高時,會不斷衝擊血管內壁,長期下來,會讓內膜層變得越來越脆弱,甚至出現破損或縫隙等狀況。當高壓的血流灌入時,就會將主動脈壁撐開,原本緊密黏在一起的三層構造就會開始分離,因此稱為「主動脈分離」。

主動脈剝離又分A、B二型

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補充,主動脈剝離依據發生的位置不同,又可分為A、B二型。電腦斷層檢查是主要的檢查方式。

A型:剝離的位置靠近心臟,牽涉到升主動脈,有時會影響到主動脈瓣,造成瓣膜閉鎖不全引起逆流。A型狀況較危急,常需要立即手術。

B型:剝離的位置接近降主動脈,通常藥物治療為主。(延伸閱讀:小鬼黃鴻升因「主動脈剝離」不幸猝逝!1分鐘檢測是否為高危險群

主動脈剝離的治療方式

主動脈剝離的治療方式可分為藥物及手術,藥物治療目的是控制血壓,讓血管不要再繼續剝離,或避免進一步擴大。手術則需視血管剝離的情況,選擇適合患者的方式。

A型的主動脈剝離,劉怡凡醫師指出,因為和升主動脈有關,通常需要「開大刀」,也就是進行風險較高的開胸手術。例如,進行升主動脈的人工血管置換手術,或者用血管環把破掉的裂口封起來。

吳彥雯醫師則補充,若事先注意到血管已經有擴張現象,或是主動脈開始剝離,但尚未出現裂口的情況,則屬於無需緊急手術的患者。除了用藥物治療之外,還可視病況選擇主動脈支架手術。這類手術就好像是幫坍方的隧道支撐加固,也就是利用支架來保護血管。

手術進行的方式是由鼠蹊部的股動脈切口將支架置入,如此也可以封住降主動脈內膜的裂孔,讓血液不再從裂縫中流入而繼續造成剝離。手術初期患者應密集回診追蹤,等到情況穩定之後,大約二、三個月定期回診即可。此後,大約每年做一次心臟超音波跟電腦斷層檢查,看看有沒有出現新的變化。(延伸閱讀:胸痛是BNT疫苗引起,還是心肌梗塞、火燒心、二尖瓣脫垂症狀?)

高危險族群應控制好血壓

由於高血壓是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因此三高患者應配合醫師的治療及用藥,定期至門診追蹤,並且嚴格控制血壓。此外,當天氣變冷或情緒焦慮、發怒時,也會讓血壓值突然升高,可能提高主動脈剝離發生的機率,此時應特別留意。

除了高血壓之外,有家族病史或馬凡氏症候群的患者,都是主動脈剝離的好發族群,更應積極控制血壓。吳彥雯醫師解釋,馬凡氏症候群是一種全身性結締組織病變的疾病,主因是遺傳基因出現問題。馬凡氏症候群的特徵是身材高大、手長過膝、高度近視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代的劉備,也有人認為美國總統林肯也是。(延伸閱讀: 「夜間高血壓」如何診斷?

由於馬凡氏症候群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一旦確診之後,除了定期追蹤檢查之外,也應做家族諮詢。在追蹤的過程中如果發現主動脈擴張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例如血管直徑超過5.5公分,此時可以考慮利用手術來修補,以預防主動脈剝離的情況發生。

延伸閱讀:

運動心肌梗塞猝死前有哪些前兆?有主動脈瘤和主動脈剝離,忌單獨運動

防易猝死的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肺栓塞等心臟病 別疏忽身體警訊

高以翔猝死帶來的警訊:做到這4點,猝死也能預防!

心肌梗塞有何症狀、怎麼預防? 心臟病發如何急救?

❤️想了解更多【心臟病警訊自救護心飲食】資訊,請看396期【大家健康雜誌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