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健康加油站 影視異想 三浦春馬自殺帶來的警訊:隱藏在微笑背後的哀傷,你周圍有「假面憂鬱」的親友嗎?

三浦春馬自殺帶來的警訊:隱藏在微笑背後的哀傷,你周圍有「假面憂鬱」的親友嗎?

出處/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11387
收藏 瀏覽數 : 11387
三浦春馬自殺帶來的警訊:隱藏在微笑背後的哀傷,你周圍有「假面憂鬱」的親友嗎?

日本當紅男星三浦春馬上週六(7月18日)被發現在家中身亡,得年30歲。據日媒報導,三浦春馬自殺前沒有任何預兆,不僅在事發前三天,曾在IG貼出新戲《錢的盡頭是愛情的開始》宣傳照,提醒大家9月記得收看,甚至到了17日早晨都還照常到劇組拍攝,直到17日晚間才開始失聯,因此消息曝光後,許多圈內好友和粉絲都難以接受。然而,像這種「看起來很開朗,卻想不開」的憂鬱症患者並不在少數,從去年底開始,歐美各國便在社群媒體上發起「#faceofdepression」活動,呼籲大家別忽略了身邊「假面憂鬱」(又稱「微笑憂鬱」)的朋友!

明明沒病卻常身體不舒服
「看起來不像憂鬱症」的假面憂鬱

許多人常誤以為,只有平常看起來很憂傷、每天鬱鬱寡歡的人才會想不開,而臉上經常掛著笑容、傳遞正面能量的人是不會有憂鬱症。所以,當這些明明看起來很活潑、開朗、積極生活的人,承受不住憂鬱病魔的打擊而自殺時,親友通常都會很驚訝:「他不是都好端端的嗎?」、「前幾天我們還一起討論要去哪裡玩耶!怎麼會突然想不開?」

像這種隱藏在笑容背後的憂鬱症,就被稱為「假面憂鬱」。長期致力憂鬱症防治宣導的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解釋,假面憂鬱是一種非典型的憂鬱「表現」形式,這類患者不會使用負面情緒的字眼表達感受,沒有愁容滿面、聲淚俱下、無精打采、也不會表現出「想死」的跡象。相反地,他們往往看起來很開朗、樂觀、幽默討喜,有些甚至會是團體中的開心果。

大部分的假面憂鬱患者都知道社會期待的、旁人想要的是什麼,所以總是戴著「我很好」、「我沒事」的微笑面具。他們不會在人前表現出鬱鬱寡歡的模樣,但卻時常被身體的不舒服深深困擾著。

葉雅馨補充,由於這類假面憂鬱患者常以身體不適來表現,所以他們常會出現「doctor shopping」的現象,例如:常因胸悶、腸胃道不舒服、上腹疼痛等症狀四處求醫問診,但卻找不到任何足以解釋身體症狀的疾病診斷,因而不停地在各醫院、或是各診間輪流徘徊。許多患者甚至常受失眠所苦,經常徹夜難眠、睡不好覺,但旁人不會知道。

英國劍橋大學學者拉姆絲(Olivia Remes)定義,微笑憂鬱症(Smiling Depression)指的是「有憂鬱問題,但卻成功將問題隱藏」的人。這樣的人表面看來很快樂,但當他們獨處時,卻總是深陷悲傷、痛苦及強烈的絕望感。這也是為何當微笑憂鬱的人突然以自殺結束生命時,身邊的親友會相當震驚、無法置信的原因。

不過,其實不只三浦春馬,過去也有不少名人疑似飽受假面憂鬱摧殘。像是曾多次來台開唱的美國搖滾天團「聯合公園」主唱查斯特(Chester Bennington)、前中天新聞人氣主播史哲維,都是在事業順遂、家庭生活幸福和樂、出乎周遭親友及同事意料的狀態下,選擇了結生命。
 

如何發現周圍潛藏的「假面憂鬱」患者?

正因徵兆和症狀不容易辨識,所以「假面憂鬱」難以被及早發現、提供協助及治療,而有著高度自殺風險。不過,葉雅馨提醒,憂鬱情緒不會因為壓抑、否認及掩飾就憑空消失,戲演久了也是會累的,多少還是會有些蛛絲馬跡及端倪,可以讓周圍熟識的親友辨識。

「最簡單的辨識方法,就是觀察他們和過去是否有明顯不同!」葉雅馨舉例,像是原本情緒相對平穩、笑點比較高的人,變成聽到冷笑話卻能誇張地狂喜、哈哈大笑;或是本來很理智、不愛逛街的人,突然變得很愛購物……「重點不在他是否有憂鬱表現,而是他的行為和過去不同,周圍親友就該提高警覺!」

假如發現親友疑似有假面憂鬱,該如何協助?葉雅馨強調,情緒一定要找到宣洩的出口,才不會在心裡頭累積發酵。但即便周圍親友警覺性很高,發現端倪而詢問當事者,假面憂鬱患者多半也不會承認,所以親友能做的就是「清楚讓他們知道,當他們願意講或有需要幫助的時候,你都會在。」可以邀約他去聚餐或旅行,找一些共同興趣,或是照他過去習慣的紓壓方式,但不要表現得太心急,因為假面憂鬱者多半都很敏感,這會增加他們的壓力,甚至讓他們以為自己是麻煩或負擔,而將負面情緒隱藏的更深。

陪伴是建立關係的第一步,透過陪伴可以督促、勸使假面憂鬱者紓壓、釋放負面情緒,但假如這些方法都試過了,他還是不願意出門、封閉心房,就得尋求專業協助。葉雅馨提醒,憂鬱症有很多表現症狀,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並非所有人的憂鬱表現都會相同,每個患者適用的介入方式都不一樣,很難一言以蔽之。至於該如何對症下藥,就需要專業判斷,畢竟假面憂鬱也是憂鬱症的一種,一樣需要就醫診斷和治療。(延伸閱讀:康復者告白》親情支持,走出憂鬱幽谷最好的武器

葉雅馨建議,親友可以諮詢各縣市衛生局的自殺防治中心,或是尋求專業諮商師的協助,「有時候諮商的目的並不一定要拉著當事人治療,陪伴者也需要心理諮商。」很多時候在臨床經驗中,自殺者逝者已矣,但活著的親密家屬或朋友卻常陷入在痛苦的自責情緒裡。而諮商和輔導,不僅是在幫助生病的當事人,也是在幫助周圍的陪伴者──幫助(諮商者)自己心理建設,明白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並不需要因為憂鬱者的負面情緒或不幸離世,而感到深深自責。
 

別輕忽「網路霸凌」對自己的傷害!

三浦春馬過世消息傳出後,他的好友賀來賢人曾在Instagram限時動態發文,疑似暗示三浦春馬的死因和網路霸凌有關。對此,葉雅馨也提醒,許多人常會忽視網路霸凌的嚴重性,並不單指霸凌者,很多被霸凌者一開始看到惡意留言時,可能會笑一笑不在意,但當訊息量一大、抨擊留言如排山倒海而來時,就很難絲毫不受到影響。

這種負面情緒和壓力常常都是日積月累的,起初可能激起不了什麼漣漪,但這種壓力不是不理它,就會不存在,久了還是會在心裡蔓延。因此,葉雅馨呼籲,可以在社群媒體上多觀察周圍親友,假如發現他們在臉書或IG上的貼文,底下有負面或攻擊性的留言時,應主動表達關心,讓他們知道這些留言是惡意且不實的,幫他們做好心理建設,盡量降低網路霸凌的傷害。

延伸閱讀:焦慮症治得好嗎?如何走出焦慮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