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親子之間 國小教養 親子有效溝通,不可說出口的15句話

親子有效溝通,不可說出口的15句話

出處/ 2013年4月號/第314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4126
收藏 瀏覽數 : 4126
親子有效溝通,不可說出口的15句話

到底是孩子難教,還是父母不給孩子機會表達?避開溝通時傷感情的話,親子順暢溝通,不再是難事!


不少父母感嘆:現代孩子愈來愈難教,就算講道理,孩子也會「一言九頂」。父母說一句,孩子頂九句,讓父母不免心生挫折,想著:究竟你是父母,還是我是父母?

 

其實,在窮究「誰才是父母」前,父母更該重視的是:應避免無效溝通,更不要因為不當的管教和管理,傷害彼此感情,讓教養的心血付諸流水,溝通之門永遠關閉。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近年積極在北台灣推廣「開心門」家長成長課程的王金涼老師發現,不少父母習慣拿過去權威式的學習成長經驗來教小孩,「時代不同啦,父母不能再用柑仔店的模式來經營超商!」他建議父母在教養孩子前先想一想:「希望將來教出什麼樣的孩子?」一旦目標清楚,便能倒推因果,知道一開始該怎麼教孩子。

 

責罵STOP ! 
引導孩子思考問題解決之道

以孩子成績考壞為例,爸媽別急著責罵,宜靜下心、就事論事地說:「我和你一樣,看到這樣的成績會很著急,你覺得:下次若想考好成績,應該用什麼方式?」孩子便會啟動思考,提出建設性的辦法;相反的,如果父母看扁他、嘲諷他,孩子不但一掃罪惡感,反而可能像「跳蚤理論」所言,潛能一次次被父母設定的透明天花板壓制下去,變得愈來愈沒自信。

 

王金涼發現,父母多半不懂得如何處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緒,甚至連為什麼會有情緒都弄不清楚,然後又迷信「棒下出孝子」、「嚴管勤教」,因而威脅或碎碎念,殊不知,結果只會讓孩子和父母疏離,進入青春期後,一進家門就把自己關在房內,避免和父母照面。

 

父母或許認為「直接打下去就聽話了」,王金涼提醒這只抒發了父母的情緒,孩子表面上順從,但許多被壓抑的情緒還在身體裡,等著有一天爆發出來。相對的,父母不敢正面和孩子起衝突,改用諷刺、嘲弄的,孩子則會有樣學樣,反過來嘲諷父母的無能。

 

孩子頂嘴
父母別被激怒、關起溝通之門

「當我們看到孩子頂嘴、叛逆、拒絕溝通、自暴自棄、親子對立……,其實那不是『因』,而是『果』。」王金涼說,當溝通之門關閉,父母可能會覺得「我才講幾句,你就亂發脾氣,這是什麼態度!」事實上,問題的根本出在:父母一開始就沒看到症狀,然後又用錯處方,對立的情況當然愈來愈嚴重。還有,很多父母喜歡講氣話,大人或許知道氣話不能當真,但孩子聽不懂,句句都當真,結果很容易發生悲劇。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莫茲婷認為,「人身攻擊」是最傷害親子關係的溝通方式,另外就是否定其存在價值的「為什麼會生出你這種小孩」,也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重傷。「遭受人身攻擊或被父母放棄的孩子,會因被貼標籤而心想:反正我就是這麼糟,就照父母寫的『壞劇本』演吧!」

 

莫茲婷心理師曾輔導過一個國中生,父母雙方都頗有成就,在恨鐵不成鋼的情況下,脫口而出傷了孩子,輔導時,孩子在莫茲婷面前哭得好傷心,幾乎要崩潰,但在父母面前,卻依然逞強對抗,絕不低頭。此外,責罵、嘮叨、威脅及收回愛等方式都是無效的溝通。特別是被指責時,人的本能會抗拒,彼此的關係就會產生裂縫。「最不好的是,孩子會複製父母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只是對象換成比較弱小的弟妹或同學。」 

 

莫茲婷心理師說,嘮叨的父母什麼都愛唸,到最後,因為接收到的訊息太混亂,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在生什麼氣?若父母用哀求方式「自捶心肝」,企圖引發孩子同情,比較小的孩子可能會在自責下覺得自己拖累了父母,久而久之卻會覺得這世界就是這麼不好,一切都亂七八糟。

 

當父母想表達「你讓我太失望了」,莫茲婷心理師提醒一定要注意前後文,「說清楚什麼事讓我這麼失望,但我想你不是故意要讓我失望,中間一定有什麼原因。我們一起來找出那個原因。」她強調,那個「原因」很可能就是孩子的困難點,或是被父母忽略的需求點,這是親子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

 

別搶走孩子發言權
打開耳朵與孩子想法交流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現任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廖清碧說,不論大人或小孩,都很怕失去「存在感」,所以父母和孩子溝通時,切記不能讓孩子「沒有存在感」,才能時時保持溝通管道暢通。她進一步說明,不論嘮叨、威脅、嫌棄、收回愛、比較等,都會讓孩子生命力消失,覺得自己不存在。「小孩子的內在本質原本是最好的,一旦讓孩子的內在受傷,他就會防衛,凡事打叉,情願變宅男宅女,不願與外界溝通。」

 

很多父母常不理性的把子女的意見「吞掉」,不讓孩子發聲,當孩子漸漸長大,擁有力量和智慧,便會以激烈的手段要回自己的發言權,屆時年老力衰的父母也只有徒呼負負了。友緣基金會成立30年來,經常提供「親子電話諮商」服務,發現父母常在不知不覺中否定或貶抑小孩,例如大人常說「小孩子不懂少亂講」,孩子的意見就被堵住了。「其實很多事只是觀點不同,無關對錯,但大人只要一句話罵下去,孩子就被消音了。」

 

舉例來說,有的孩子不喜歡黑色食物,看到咖啡、黑豆就直覺「這一定很難吃」,父母若駁斥,就沒機會聽孩子解釋:「因為看起來黑黑髒髒的,想必很難吃」,同時大人也沒有機會告訴他:「很多阿姨叔叔覺得咖啡很好喝、黑豆很營養!」廖清碧認為,只要繼續聊下去,讓各種意見同時存在,就有機會影響孩子,反之,孩子什麼也學不到,只學到不要在大人面前表示意見。

 

廖清碧提醒父母,雖然大人總想讓孩子明白「事情的是與非」,但是與非有時很難認定,所以父母應把溝通重點放在:「讓孩子知道──什麼對自己好,什麼對自己不好,只要父母的愛足夠,孩子會懂得愛惜自己、趨吉避凶。」譬如看到電視電影播出吸毒情節,可先問孩子:「你知道吸毒會變成怎樣嗎?老師在學校有教嗎?」如果孩子沒學過,可告訴孩子:吸毒會變得憨呆,還要洗腎。若孩子鐵齒,不太相信吸毒會這樣,甚至認為「洗腎是健保出錢,沒什麼大不了。」父母也可繼續提問:「人為何要變成這樣?腎壞了要每天洗腎,行動變得不自由,好可惜!」讓孩子不設防的先了解父母的想法,進而懂得愛惜自己、避開危險。

文未完,全文請見紙本雜誌。
《大家健康》雜誌網站付費會員登入可線上瀏覽全文。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