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首頁 疾病保健 疾病預防 愛肝,不要保錯肝!

愛肝,不要保錯肝!

出處/ 2007年8月號/第252期 
採訪整理/
瀏覽數 : 3634
收藏 瀏覽數 : 3634
愛肝,不要保錯肝!

據統計,全台感染B型肝炎人數約306萬,只有153萬人得知罹患B肝;C肝感染人數約42萬,只有29.4萬人得知罹患C肝,從數據看來,快一半的人搞不清楚自己已罹患肝病,等發現苗頭不對,想就醫時,情況多難以控制……你也想成為這樣的人嗎?「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膾炙人口的廣告用語,真實反映肝臟雖是沈默的器官,一旦出了毛病,就非同小可,讓人生大大失色。

 

根據衛生署最新公布的十大死因排行榜,癌症依然位居榜首,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排第七名,死亡人數達5049人。

進一步分析十大主要癌症,雖然肝癌位居第二,平均死亡年齡卻是67歲,比第一名的肺癌少了6歲之多,而且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足見肝病對國人的傷害甚深。

國內肝病死亡人數居高不下,與B、C型肝炎的高盛行率有很大關係,肝癌患者中,有八成為B型肝炎帶原者,若無B型肝炎帶原的肝癌患者,一半以上曾感染C型肝炎。想保肝的你,是否知道自己曾罹患B、C型肝炎?

 

B肝帶原者得肝癌機率
為常人的100倍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陳健弘表示,根據過去的流行病學資料推估,全台B肝盛行率約15~20%,約每5~6人,就有1人是B肝帶原者,以年齡層來看,B肝盛行率約在45~50歲後達高峰。

 

為何50歲後B肝盛行率開始下降?他推測是B肝起因於母體垂直感染,約在50歲左右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發病不久後就去世,於是盛行率下降。

 

而另一種盛行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部分人體內的B型肝炎病毒濃度會自然清除,以致無法測出,加上從民國74年開始全面實施B肝疫苗預防接種後,調查發現,國小學童罹患B肝的盛行率已降到1%。

 

他認為,台灣目前肝炎防治的盲點,是許多過去沒有接種疫苗的成年人,不知道自己帶原,或即使知道,也未積極地定期追蹤檢查,B肝帶原者發生肝癌機率是一般人的100倍,加上通常無症狀,當身體有明確異常時,往往為時已晚。

 

立委高金素梅是少數相當有警覺性的個案,當時她因胃痛求診,雖然胃鏡檢查正常,但清楚自己是B肝帶原者,加上演藝工作,長期日夜顛倒軋戲、熬夜、喝酒,都是傷肝的生活方式,所以要求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及早發現肝腫瘤、及早治療,也調整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目前還活躍於政壇上。

 

打耳洞、刺青染C肝 
躍升肝癌高危險群

相較之下,陳健弘說,C肝多是成人時期才感染,盛行率隨年齡增長不斷遞增,平均每差10~15歲,盛行率就大幅增加1倍,年紀愈大,被感染機率愈高。 

 

C肝不同於B肝,因血液中C肝病毒的量很少,由母親垂直傳染給新生兒的機率低,多是後天經由輸血方式傳染,如打針、刺青或穿耳洞,或與他人共用牙刷、刮鬍刀,或接觸到被汙染的血液,除了避開上述危險行為,家族有肝癌病史者,亦屬肝癌高危險群,需定期追蹤檢查。

 

已故的烹飪名師傅培梅,就是因輸血感染C型肝炎,後來演變成肝癌,前後共動了兩次手術,切除右肝,後來又被診斷出胰臟癌,最後因胰臟癌合併肝、肺轉移,引發心肺衰竭而病逝。

 

40歲以下的B肝帶原男性
存活率竟遠低於其他年齡層

雖然肝硬化、肝癌多好發在50歲後的中、老年人,然而,40歲以下的青壯年也可能受肝病威脅。

 

調查顯示,肝癌患者中,40歲以下,又是B肝帶原者的男性,一年存活率僅3成,遠低於其他年齡層。陳健弘說,青壯年患者病程演變快速,主因是不知道自己帶原,沒有定期追蹤,加上肝臟病變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青壯年又自恃身體強壯,過度熬夜、菸酒不忌,加重肝臟負荷,才會一發現都為時已晚。

 

知名的肝癌患者──廣播主持人大衛王就是如此,他知道自己是B型肝炎帶原者,曾在多年前進行一次超音波檢查,結果顯示正常,就沒有再定期接受檢查,雖然他每天固定跑3000公尺健身,在38歲那年,卻發現自己長了長達12公分的肝腫瘤,手術後因局部復發,轉移到肺部跟腦部,一年後不幸過世。

 

而另一名知名的案例──立法委員蘇起,也是B肝帶原者,加上長期熬夜、使用菸酒,42歲便罹患肝癌,幸運的是,腫瘤長在肝左葉、被完整地包覆起來,較容易切除,開刀後,他戒除菸酒與熬夜等惡習,定期追蹤檢查,15年來有效控制肝癌,未再復發。

 

一成肝癌病患是年輕型肝癌

台灣是肝癌高盛行區,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許金川提及,「高達一成肝癌病患是40歲以下的年輕型肝癌,建議台灣的篩檢年齡須提早」,只要沒打過疫苗的民眾,就應儘快篩檢。

 

陳健弘也提醒,目前這項篩檢依然須自費,如果是帶原者,可依據醫師臨床判斷的時程來定期追蹤,頻率從半年到一年不等。他進一步提醒,C肝因感染時間較晚,平均在60歲才演變成肝硬化、肝癌,建議常規篩檢年齡最遲40~45歲起,要定期追蹤。 

 

每50分鐘就有1人死於肝病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陳健弘指出,肝病可分為前奏加上三部曲,以B型肝炎為例:最輕微的是「不活動性B肝」,意指帶原者病毒量低而不作用,肝功能維持正常;三部曲則是慢性B肝→肝硬化→肝癌。若從死亡率來看,每年死於慢性B型肝炎約1千人、死於肝硬化約4千人、死於肝癌約7千人,粗估每50分鐘就有1人死於肝病。

 

不過,並非所有患者都會經過三部曲才進入癌症,他表示,B型肝炎患者中,有二至三成沒有經過肝硬化,就罹患肝癌;C型肝炎患者約一成直接進入肝癌。

 

至於帶原者,雖不一定都會發病,但以B肝帶原者為例,其中三成中終其一生會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一旦變成肝硬化,就不會痊癒,只能控制病程進展,若成為肝癌,腫瘤還能開刀切除,然而,每年約有10~20%的復發率,5年復發率約70%,他強調,不能因復發率高就不開刀治療,手術的5年存活率,依然有五成以上。

 

然而,多數肝癌患者等到症狀出現而被確診,往往已是癌症末期,在這種不能開刀也不能栓塞的情形下,有一半末期肝癌患者活不過4個月。他進一步說明,C肝病程進展比B肝更快,可能歷經10年後變成慢性肝炎,20年後變成肝硬化,30年變成肝癌,民眾得更提高警覺。

 

男性肝癌機率比女性多4倍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陳健弘說明,男、女肝炎帶原比例差不多,變成嚴重肝病的比例卻很懸殊,以B型肝炎為例,演變成肝癌的男女比例約4:1,C型肝炎演變成肝癌的男女比例約2:1,推測可能與男性多處在菸酒、熬夜的環境,加重肝的負擔有關。

相關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