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養生",共有99筆資料

秋冬濕疹復發?除了中醫「五藤五皮飲」,還有這3道懶人茶飲!

每當季節變化,全身的皮膚就會癢到不行,甚至到了晚上,那種癢更是讓人特別難受!每每都抓得渾身是血,到處紅成一片,平常不發作都沒事,每次一發作起來,就會讓人痛苦難堪,到底該怎麼樣才能遠離「濕疹」呢?
2020-11-13

季節交替、溫差大,呼吸道就狀況百出?中醫養生別錯過黃金發育期!

季節交替、溫差變大,呼吸道也開始狀況百出,喉嚨乾癢、鼻炎、氣喘、過敏、腺樣體肥大、腸胃不適、鼻涕倒流、咳嗽不停,甚至咳到喘不過氣……這些常見的小兒毛病老是讓爸媽頭痛,吃西藥的效果又不顯著,該怎麼辦?小朋友需要養生嗎?其實,孩子在成長發育的階段,因為肺、脾二臟較弱,容易罹患感冒、 發燒、咳嗽、腹瀉等症狀。所以,養生的觀念,並非等到年紀大了才來重視,而是要從小開始,就像建房子一樣,根基穩了,建的房子才經得起日曬雨淋。
2020-11-09

減肥必看!體內濕氣重,容易囤積脂肥、愈減愈肥?

生活中,常常聽到有些人抱怨說:「為什麼我明明沒吃什麼飯,體重還是持續飆升?」、「老是水腫,怎麼樣消都消不掉?」愛美是人的天性,總是希望自己身材可以苗條,可是愈努力卻愈無效,好像越減越胖,連喝水都會長肉,減肥減到很氣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你不知道的事情是,愈減愈肥的背後元凶就是濕氣!到底肥胖與濕氣之間有什麼關聯呢?
2020-11-03

止汗劑百百款,噴霧、膏狀、滾珠……該選哪種才好?

面對高溫炎熱的氣候,擔心身上出現汗漬與異味,想用止汗制臭劑改善流汗狀況,但坊間有乳霜狀、膏劑、噴霧或液態滾珠等各種劑型,琳瑯滿目,哪一種類型才適合自己?該如何選擇?長期使用有無風險?本文藉由專家和醫師的分享,為大家解惑。
2020-10-16

秋分過敏性鼻炎發作?兩大關鍵緩解鼻塞、還能少吃很多藥!

秋分剛過,季節交替之際,天氣不穩定,夏天好不容易安分下來的過敏、氣喘發作了嗎?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有過敏體質,兒童過敏體質比例更高達三分之一。你家也有過敏兒?想要緩解孩子因過敏性鼻炎造成的鼻塞等問題,除了西醫,家長也可試試以下方法,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和漢方中藥調理,由內而外,改善敏感性鼻炎的問題!
2020-09-23

腋下多汗真尷尬,5大止汗療法哪種好?

很多人在天氣悶熱、或緊張時,汗腺分布較多的頭頸部、腋下及雙手容易「出汗」,其中又以腋下多汗,甚至有狐臭,最令人尷尬。假如同時有這兩種困擾,可以一併治療嗎?目前流行的治療法,又各有哪些優缺點?
2020-09-10

止汗劑有用嗎?如何正確使用?注意少了這個成分,就是體香劑

每年一到夏天,就是晶晶最煩惱的時刻,每次外出總是沒過多久,就因為狂流汗,導致上衣腋下位置濕成一片,只得兩側手臂夾緊緊,真是令人尷尬!究竟,市面上的止汗劑能否為她解決流汗的困擾?透過這篇報導,讓你從挑選、使用到注意事項,一次搞懂止汗劑!
2020-09-02

DIY清涼解渴茶飲,緩解夏季煩躁更養生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讓夏季溫度節節升高,尤其台灣位處亞熱帶氣候,地狹人稠,都市效應讓夏天更熱。想要改善炎熱造成的食慾不振?卻又擔心吃太多酸辣、冰涼的食物開胃,讓腸胃痛、拉肚子?本文提供七款在家就能做的DIY消暑養生茶飲!
2020-07-20

小心新冠肺炎夏季仍蟄伏!濕性體質者必學的2招中醫抗疫法

新冠肺炎至今沒有解藥,中國在大規模爆發疫情時,遂以中藥做為第一線治療用藥,沒想到有效率竟高達9成以上。在這些經驗之後,中醫對於此病毒的特性認識更深,累積了一些心得。以下請到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新世紀中醫診所郭哲彰院長,來為我們解析在中醫眼中,新冠肺炎病毒的特點為何?在疫苗、藥物未上市之前,如何透過「排濕」來強化抗病力?
2020-07-07

青草茶、苦茶、西瓜汁、愛玉冰、綠豆湯、冬瓜茶、酸梅湯……11種退火飲品,喝對了嗎?

炎炎夏日,頭昏身軟、沒有胃口,有些人會趕緊喝杯冰涼的24味涼茶或青草茶消暑氣。但有些人喝完沒多久,就開始肚子疼,到底古早味的清熱消暑茶飲,怎麼喝才對?
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