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老人",共有196筆資料

老年人玩「大型桌遊」有哪些好處?

「玩桌遊」不僅是親朋好友交流、消磨時間的好方法,還是促成長輩自動自發起身運動的動機!根據一篇發表於《老化臨床介入》(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期刊的研究指出,大型桌遊遊戲可提高老年人主動參與運動的興趣及動機,為認知和身體方面帶來正向影響。
2018-07-16

查不出病因的不舒服,當心是老年憂鬱症找上門

台灣的老人越來越多,但是憂鬱的老人也越來越多嗎? 答案恐怕是肯定的,隨著銀色海嘯一起襲來的,還有隱身在這波濤下的黑色暗潮。根據高雄醫學大學在南部所進行的研究,可以推測台灣約有10%憂鬱的老人有潛在的憂鬱情緒問題。其中,居住在護理之家的老年住民,更是高達30%以上有憂鬱的症狀。經過估算,全臺至少有31萬名老人受到憂鬱症的困擾,這些有情緒困擾的銀髮長輩,卻僅有一小部分曾經就醫治療,亟需親友及社會的關心與協助。
2018-07-13

用心關懷,給父母幸福到老!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占全年總人口數的7%以上,可稱為老人國,而現今臺灣65歲以上的人口已占總人口數的11.32%,且未來還會持續攀升。你知道這群約264萬的老年長者,最擔心哪些問題嗎?
2018-06-27

老人常見的3種慢性病,該如何避免藥物副作用?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器官的退化和免疫力的下降,讓銀髮族在疾病與用藥上,比青壯年人複雜得多,統計顯示,臺灣65歲以上老人平均患有2種疾病,每日使用4種藥物。其中,又以糖尿病、高血壓和骨質疏鬆症佔最多數!當服用的藥物種類繁多,該如何避免藥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服用藥物時,又該有哪些注意事項?
2018-06-25

營養不良的老人,跟著營養師建議吃進元氣

根據國健署統計,約有40%的老人都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容易造成跌倒、骨折、不能獨立生活、長期住院和增加醫療及照顧支出。當牙口不好、咀嚼能力變差的老人被醫師告知營養不良,該如何調整料理,讓長輩吃得下且吃得營養?
2018-06-01

遠離肌少症,6關鍵補足蛋白質

當被醫師告知是肌少症的高危險群,蛋白質的攝取就格外重要!怎麼知道吃進肚裡的食物,是否符合營養師建議的蛋白質總量?假如吃不夠,可以另外補充高蛋白的營養補充品嗎?
2018-06-01

長壽不一定樂活?快來看看你是不是健康老人

根據內政部公布的數據,臺灣平均壽命已達80歲,但衛福部統計卻發現,國人健康餘命只有71.2歲,也就是說,國人晚年平均近9年臥病在床。相較於過去總是以有無慢性病為判斷指標,這幾年,愈來愈多專家認為,「睡得好、吃得好、常活動、樂天知命」才算是健康老人。
2018-06-01

孤獨感,會加速老人心智衰退

擁有較佳人際關係的人退化較緩慢。新的研究顯示,孤單和憂鬱與老年人心智衰退有關。研究資料來自8300多名年齡在65歲以上的美國人,這些人在1998年至2010年之間,每2年就接受1次評估。
2018-05-16

美國老人大多認為已準備好面對老化

大部分的美國年長者,覺得自己已準備好面對老化的過程,然而,仍有許多人擔心老了之後,身心健康的狀況。
2018-05-16

孤獨蔓延,對健康更具殺傷力

根據「美國退休者協會」資料顯示,約有4260萬名超過45歲的成人處於長期孤獨的情形。然而,一項楊百翰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指出,社交孤立與過早死亡風險有關,且愈來愈多的美國人處於此風險。
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