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理",共有561筆資料

台灣老年憂鬱盛行率高於全球平均值?董氏基金會推新書和微電影,助民眾相伴樂無憂

世界衛生組織推估,全球老年憂鬱症盛行率約為10%,然而,根據國民健康署今年發表的調查卻顯示,台灣老年憂鬱症的盛行率約為13.3%,比全球數據還要高,保守估計,目前全台有超過61萬名高齡長輩,罹患輕、中、重度憂鬱症。為了提醒民眾預備老年階段的心理健康,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出《八十歲,還能跑跳碰:歲月會增,心不必老》新書、《你說,我想聽》老年憂鬱防治微電影,並於今(26)日舉辦發表記者會,呼籲民眾陪伴年長者紓解情緒、保持社交連結與活動力,打造樂齡生活。
2025-11-26

舉手之勞,讓大腦不老

助人就是助己!研究:年長者常助人,大腦退化慢20%。不需當志工,「非正式助人」如幫忙帶孫、陪伴就醫,就能抗發炎、防失智。
2025-11-07

小孩要更多零用錢,能用做家事、好成績來換嗎?

當小孩想要更多零用錢時,不少父母覺得子女不懂錢的價值、可能買不實用的東西而不願意多給;但也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理解錢財得來不易,以參與家務、考好成績當作調漲零用錢的條件,這樣適當嗎?給與不給,如何拿捏?
2025-11-07

孩子想要手機,甚麼時候給?

孩子想要手機何時給?研究指13歲前擁有手機恐影響心理健康。專家建議家長訂定規則、練習同儕壓力應對並以身作則。
2025-11-04

握力變弱是「早衰」警訊!當心憂鬱症及阿茲海默症增握力衰弱風險

提拿物品、開瓶蓋少不了握力幫助,近年「握力」已成為評估高齡健康的重要指標。董氏基金會引述研究指出,憂鬱症、高血壓、糖尿病、阿茲海默症、骨關節炎等疾病都與握力衰弱有關,可透過規律運動與肌力訓練扭轉衰退趨勢。
2025-11-03

被霸凌或旁觀都可能心理受創,出現2指標建議求助

職場霸凌,不論是直接承受攻擊的當事人,還是默默在旁見證的旁觀者,都可能因長期處在緊張、恐懼與自我懷疑中而出現心理創傷。若出現兩個症狀,建議及早求助,不要等到長期失眠才採取行動!
2025-11-03

董氏基金會拍攝老年憂鬱防治宣導片,籲民眾主動關懷,讓長者願意說

調查顯示,臺灣長者41%自認健康不佳;6.5%常「緊張、不安或煩躁」、5.4%常「心情低落、沮喪或絕望」、5.34%「做事提不起勁」。隨著年齡增加,憂鬱傾向也增加。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邀國民阿嬤陳淑芳、藝人范逸臣、黃沐妍拍攝老年憂鬱防治宣導片,籲民眾主動關懷,讓長者說出憂慮
2025-10-14

「多做什麼來改善」有助心理健康,還是另一種壓力?

十月十日是國際心理健康日,多數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會傾向「做什麼來改善」(增益性建議),董氏基金會提醒增加行動反倒造成另一種壓力,不妨試著「停止有害行為」。
2025-10-07

音樂促進長者身心健康,建議家人透過音樂增加話題

調查指出,50至80歲的人口中,有3/4的人表示音樂能讓他們緩解壓力或放鬆身心,也有研究證實音樂可促進長者社交連結、改善情緒及幫助健康老化。董氏基金會建議陪伴長輩一起聽音樂、唱歌,維持健康的身心。
2025-09-23

憂鬱的爸爸恐影響孩子的行為跟社會發展

受傳統觀念影響,男性較不願承認受情緒困擾,甚至未尋求協助,這可能影響家庭氛圍與下一代發展。董氏基金會引述新研究指出,父親若罹患憂鬱症卻未診斷或治療,對孩子的社交和行為的負面影響可能持續數年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