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肝",共有114筆資料

許我安全百分百的食物!

世界沒有完美的食物,但是有完美的選擇。每種食物都有好處和壞處,只要有聰明的考量及政府的把關,離完美就不遠了! 玲玲是一位活潑、外向、又好動的國中生,健康狀況一直都不錯,但就在初經來潮的第二天,卻在升旗典禮中昏倒了,同學急忙將她扶至保健室,由駐校醫生為她做身體檢查。玲玲睡了一會後醒過來,「奇怪!我怎麼會莫名其妙地昏倒呢?」坐在身邊的校醫看她醒了,幫她倒了一杯水。「玲玲,妳醒了呀!我剛剛幫妳做了初步的血紅素檢測,發現妳有貧血的現象,回到家後,要請媽媽幫妳煮碗豬肝湯補補身體。」
2018-04-11

調味酒熱量被低估,酒類食安品質誰保障?

酒類熱量不低,調味酒更是額外添加糖,喝起來香甜順口,很受大學生、女性消費者,甚至是銀髮族喜愛,在超商、量販賣場也很容易買到;但臺灣目前未規定酒類之成分、熱量與含糖量標示,因此喝下多少熱量和糖、喝下什麼成分和添加物,消費者都無法得知!建議酒類,尤其是調味酒,應比照《食管法》詳實標示內容物、食品添加物、熱量與糖含量等,讓消費者知情,以便選擇。
2018-04-11

調味酒未標示「含糖量、熱量」,不知不覺會喝胖!

臺灣當前酒類取得十分容易,在超商、量販賣場等各式酒類一應俱全且開架陳列;廠商、通路也常有啤酒季、買x罐打x折等促銷活動,一罐酒品的售價甚至比許多含糖飲料、手搖杯的價錢還便宜,在在都增加消費者喝酒的頻率,但董氏基金會調查臺灣市售調味酒,發現市售調味酒多數有標示不清的問題,希望政府能落實調味酒需詳實標示成分、熱量和含糖量,使消費者了解到底喝下了什麼?
2018-04-11

重口味,小心肝腎多負擔

過去數十年來,食品加工業的進步,確實使現代人在選擇食品上更加方便與多樣化;而加工食品為了能夠保存較長的時間,並維持一定色澤,除以傳統的加熱方式殺菌外,食品中防腐、著色等添加劑就是「小兵立大功」的最佳化妝師。食品加工業的發達,似乎也造就現代人講究重口味的習性,飲食除了愈來愈趨向精緻化外,也想盡辦法添加不少含鈉離子的調味料,麻痺消費者品嘗食物原始風味的味蕾,而「細軟油酥」的質地更是被過度強調為「美食」的代名詞。
2018-04-11

腰圍肥胖比其他肥胖更危險!肥胖7大健康危機不可不知

研究發現,腰圍肥胖比其他肥胖更危險。因為腰臀圍比可反應體內的脂肪分布,假如腰圍或腰臀圍比較大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機會較腰圍或腰臀圍比正常者明顯升高。肥胖除了影響外表,也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狀動脈心臟病、膽囊炎、脂肪肝、大腸癌7大慢性病,不可坐視不管。
2018-04-02

口臭除了牙周病,當心暗示這些身體疾病...

有口臭困擾的人,散發的氣味居然不盡然相同,可能是水果味、魚腥味,也可能是臭雞蛋味、酸臭味,儼然在逛一座小型市場,醫生便循著這些氣味,揪出病因!
2018-03-14

認識兒童尿蛋白與腎病症候群

腎臟病名列89年台灣十大死因的第八位,可是它卻不是成年人的專利,早在兒童時期就有跡可循,尿蛋白過高就是一個重要指標。依據行政院衛生署所公布的資料,民國89年腎臟病已名列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的第八位。此外,腎臟病惡化為尿毒症而需要長期透析治療(洗腎)者,近年來也急速增加,以85年度為例,已多達19675人需要洗腎,至今仍持續成長,而中央健康保險局的資料更進一步指出,在86年度的醫療處置給付中,透析治療排名第一,佔了110多億元,真可說是醫療衛生的重大負擔!
2018-03-13

深海魚油改善憂鬱症

魚油除了預防冠狀動脈硬化、降低三酸甘油脂與對抗關節炎等功效已被證實外,魚油可能還是對抗憂鬱症的天然百憂解。隨著失業率升高,壓力指數居高不下,日益普遍的精神文明病──憂鬱症,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為什麼會產生憂鬱症呢?台北醫學院保健營養系教授黃士懿表示,憂鬱症的成因很多,與生理遺傳、社會環境、心理壓力、飲食文化等原因皆有關係,有時在特殊生理期間,如女性懷孕或經期時也會出現憂鬱症狀。在多元因子交互影響下,除了藥物控制外,最新的研究發現,深海魚油對於改善憂鬱症也有顯著效果。
2018-03-13

人參湯.滴雞精.養肝茶或補肝膠囊能補肝嗎?吃對才養生!

你常超時上班,老是覺得疲累、沒睡飽嗎?看到標榜能補氣養肝的人參湯、滴雞精、養肝茶或補肝膠囊,是否忍不住想嘗試?到底這些產品要怎麼吃才能補足元氣、增強體力?
2018-03-01

長期便祕是大腸癌警訊?宿便迷思大解析

清空腸道宿便,可以迅速瘦小腹、減輕1~15公斤?宿便不僅會導致肥胖,還會增加大腸癌風險?就讓專家解開你對宿便的諸多疑惑!
2018-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