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癌",共有482筆資料

70歲了,我送自己十個禮物

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葉金川,在70歲生日前幾個月,發現已緩解五年的淋巴癌竟然復發,隨即進行標靶和化學治療。漫長的治療打亂生活的步調。治療期間他的心情和生活改變了許多,仍陸續送給自己十個禮物,努力的實現夢想清單......
2021-11-22

休息不動是疾病的幫兇

葉金川化療治淋巴癌後,體認到「因休養少活動」而「肌肉萎縮」是不自覺,卻最要避免的副作用。如果「等治療好才動」,肌力、活動力都犧牲了,就算治好癌症,往後還是容易成為依賴他人、甚至臥床的病人。他提醒別因休養而完全不動,休息不動是疾病的幫兇,持續活動才是解方
2021-11-12

全球首創高端微創手術「癌症達文西保單」,促保險規劃與醫療科技同步進化

隨著癌症治療技術持續精進,為讓保險規劃與醫療科技同步進化,富邦產險推出全球首張高端微創手術「癌症達文西保單」,攜手機械手臂輔助微創手術技術龍頭公司Intuitive直覺與醫療界共同研發,提供初次罹癌施行達文西手術,住院期間可能面臨支付病房、醫療、手術等高額醫療費用的保障。期望將保險規劃跟上醫療科技的步伐,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2021-11-02

家人吸菸,妻女肺癌機率高

不吸菸的婦女罹患肺癌,致癌原因除了廚房油煙外,最新研究顯示,父親、先生吸菸導致妻女致癌的危險性,是家裡無菸害女性的1.7~2.2倍。 高雄醫學大學教授葛應欽進行對照研究發現,父親在女兒面前吸菸,女兒致癌的危險性是沒有菸害者的1.7倍;先生在太太面前吸菸,太太致癌的危險性是沒有菸害者的2.2倍。葛應欽指出,粗估導致女性肺癌的原因,煮飯暴露於高溫油煙者約占5成,二手菸害約占2成,其餘3成則歸因於本身吸菸、空氣污染或其他因素。 葛應欽建議,女性要遠離肺癌,首先要避免暴露在父親及丈夫的吸菸環境中;而年輕女性吸菸率上升,也是值得注意的警訊。至於台灣男性肺癌主要成因為吸菸、罹患肺結核、職業暴露三種,對於男性而言,不吸菸與戒菸是預防肺癌最重要的方式。
2021-11-01

免疫力大作戰

現代人常把提升免疫力掛在嘴邊,但你真的清楚那是什麼嗎?中華捐血運動協會理事長葉金川治療淋巴癌化療期間曾發生3次感染,以抗癌的經驗和大家分享,提升免疫力不但必要,且有許多方法增強免疫力!
2021-10-28

急診室的春天

父親91歳,動了大腸癌手術,術後仍不時血便,不得不輸血照護,我們已然成了仁愛醫院急診室的最常客。從2020年10月23日第一次到2021年9月18日父親最後一次來急診,我們共進出急診室48次。這期間台灣經歷了新冠疫情升溫,防疫警戒升到三級,我們在急診室見證了歷史的時刻......
2021-10-25

每天蘆薈10CC 腸癌胃癌會上身?

一聽說蘆薈有養顏美白的功效,佳綺馬上和妹妹買了一箱蘆薈燕窩,打算讓自己的肌膚白回來。在餐館用餐時,必點蘆薈沙拉,偶爾對自己好一點,還會配上蘆薈酒,在夏天飲用冰冰涼涼,爽口又開胃!
2021-10-15

子宮頸抹片異常是「子宮頸癌」還是「癌前病變」?後續怎麼確診與治療?

當醫師宣布子宮頸抹片的檢查結果是「異常」時,需要擔心它變成子宮頸癌嗎?如果結果是「癌前病變」,是不是表示已經罹患癌症了呢?又和「零期癌」、「原位癌」有何差異?以下讓我們來看看做完子宮頸抹片之後,該如何解讀結果,跟後續有哪些治療方法?
2021-10-12

脂肪肝成肝癌、肝硬化新危險因子!4招逆轉肝功能

600萬國人患有脂肪肝,BMI超過30約80%有脂肪肝,而40~50%的糖尿病人有脂肪肝。高油高糖的飲食、酗酒、肥胖、糖尿病等,都可能是造成脂肪肝的原因。醫師提醒肝硬化前,脂肪肝可逆轉。先做腹部超音波揪出脂肪肝,再依報導建議,努力改善肝功能。
2021-10-01

蔬果切掉發霉處還可吃?扭轉4觀念,遠離黃麴毒素,降肝癌風險

景氣不好,不少婆婆媽媽省吃儉用,隔夜菜反覆加熱,發霉的麵包、水果,切掉發霉處依舊下肚。其實,隔夜菜、發霉食物對身體的危害,比你想像得大!有些食物放久了,還易產生黃麴毒素,除了引起急性食物中毒外,更可能增加肝癌風險。
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