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癌",共有460筆資料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匯聚愛的暖流,疼惜女人心

在乳癌防治還未起步的年代,張金堅看到罹患乳癌的婦女身心飽受煎熬,於是投身乳房外科,並於8年前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在推廣活動中,他發現社會上還有很多需要關懷的角落,於是把「鑽研醫學新知」和「推動乳癌防治」當作終生的志業,以行動回饋社會,熱忱地深入角落,教導女性疼惜自己。在醫療專業上,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也是台大醫院外科教授張金堅,身為國內乳癌、大腸直腸癌專家,常要診療病人私密的部位,他不只讓病人卸下心防,也讓專家服膺他。不久前,他領軍的台大血管新生研究中心得到「經濟部學界科專」的支持,進行醫療科技的研發,裡頭成員個個學有專長,如何和專家互動?他自剖:「我不是有智慧的人,最簡單、最愚笨的方法就是努力做事、誠懇待人,這樣就會有成績。」
2005-05-02

你的保肝計畫啟動了沒?

肝臟缺少痛覺神經,以致肝病常在不知不覺中進展,別讓不完整的健檢項目,給你安全的假象!肝臟就像悶燒鍋,平常不容易發現在生悶氣,累積到一個程度爆開了,才知事態嚴重。專家指出,大部分的肝病是沒有症狀的,如同未爆發的火山,何時發作不知道,一旦爆發則不可收拾。
2004-08-23

當肝癌來敲門

肝癌離我們有多遠?每天運動、生活正常的大衛王,從沒想過肝癌會找上他,他是如何運用中西醫學的精要,和肝魔搏鬥,重拾對生命的熱愛?肝癌,人人聞之色變。衛生署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肝癌依舊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每年奪走6000條人命。由於肝癌大多沒有症狀,如果疏於檢查,一旦發現,患者往往驚呼:怎麼會是我!知名廣播人大衛王正是過來人。
2004-08-20

酗酒者中,抽菸引發肝硬化的風險高達9.3倍

研究顯示,年齡每增加一歲,罹患肝硬化的風險會增加1.06倍;抽菸一包以上者罹患肝硬化的風險是不抽菸者的2.13倍,酗酒者中,抽菸引發肝硬化的風險更高達9.3倍。感染B型肝炎病毒者應戒除菸、酒,定期接受肝功能檢測,若ALT及AST偏高,另做腹部超音波掃瞄,以期有效預防及早期發現肝硬化。
2003-08-13

肌膚密碼的探索者-紀秀華(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

助人的熱忱讓紀秀華踏入了醫學的殿堂, 敏銳的觀察力讓她一頭栽進了皮膚醫學的領域, 儘管流行的驅使,大家只關注到光鮮的美容醫學, 她仍堅持,基礎的研究要紮實, 皮膚科醫師若和美容師無異,就不用玩了…… 雖然景氣冷颼颼,街坊巷弄仍蹦出一間間美容工作室,百貨公司的化妝品專櫃也不乏消費者駐足,與美麗有關的需求未曾停歇,且逐步拉大市場版圖,伴隨而生的皮膚醫學或美容整型,儼然成為21世紀醫療新顯學。 正式邁入21世紀的一月號,我們專訪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也是現任中華民國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紀秀華醫師,聽她談談皮膚醫學的研究趨勢及門診病人最常犯的觀念迷思,也聊聊她自己的皮膚保養之道。
2002-01-09

台灣金賽博士江萬煊》人生就是Keep Walking

在性教育貧乏的年代,江萬煊用性笑話包裝性知識,成為國內推廣性教育的開路先鋒。到現在,行醫已超過半個世紀的江萬煊,仍堅持「老而不退」,保持每天進修、看診的紀錄。好奇他為何如此精力充沛,說笑不離本行的他說「兩隻腳走,三隻腳勇」,原來每天走路上下班,就是最大的關鍵……。 白袍下,總是一雙球鞋,他每天早晚各花45分鐘,從金華街住家慢慢走到台大醫院,傍晚,再循著同樣的步伐,一步步踱回住處,10多年來,幾乎不間斷。他就是有「台灣金賽博士」稱號,國內最早從事性教育宣導的泌尿科權威,江萬煊醫師,也是台北醫學大學泌尿科主任江漢聲的父親。
2001-11-15

​台北癮君子四成想戒菸

2001-03-01

想養生,吃維他命不如吃咖哩?

不少人每天補充維他命來保健,但美國「新科學家」雜誌卻報導,維他命吃多不但無益健康,反而可能傷身,倒是許多人愛吃的咖哩,天然美味,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症與癌症。

乳癌病友怎麼一圓出國夢

乳癌患者若想出國旅行散心,排遣治療時的煩悶,哪些環節要注意?

陽明大學生理學科教授賈愛華》抗癌時別忘了苦中作樂,鼓舞低潮的自己

59歲罹患乳癌的大學教授賈愛華,面對化療與放療的不適,她會趁著治療空檔,身體較舒適時,盡量做以往喜歡的事來放鬆心情,鼓舞低潮疲憊的自己,努力地追求生命之快樂與生活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