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癌",共有482筆資料

鯊魚、旗魚、鮪魚含汞,孕婦及孩童每週食用量別超量

​食藥署日前公布最新飲食建議,由於部分大型掠食性魚類有蓄積較高濃度的重金屬「甲基汞」之虞,恐影響胎兒及兒童神經發育,故建議孕婦、計畫懷孕婦女及6歲以下兒童最好避免食用。然而,魚類為優質蛋白質,亦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營養素,是孕婦及兒童建議應攝取的食品之一,魚類到底要怎麼挑選、料理,才是對身體有益的呢?
2018-01-01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乳癌防治是畢生志業

今年71歲的張金堅,從事醫療工作已經四十多年,治療過的乳癌病患超過上萬名,是「國寶級」的乳癌權威。他在1996年成立乳癌防治基金會,希望能幫助病人防患於未然。如今,即便早已過耳順之年,他依舊沒有放棄自己最熱愛的外科工作。近年更成為咖啡達人,從醫學的角度教民眾喝咖啡,問他什麼時候要退休?他露出招牌的耿直笑容,堅定地說:「要看病人看到倒下來為止。」
2017-12-30

醫療輻射,潛伏殺手?

提到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沒有人不心存疑慮,從用的手機、電腦、吹風機,住的房子,甚至連醫療檢測,都讓人擔心是否會受輻射傷害而致癌。既然生活離不開輻射,多一分認識,並聽取專家建議,才能少一分不必要的恐懼。近幾年來,醫療檢驗流行全身電腦斷層掃描,許多私人診所紛紛推出自費的檢驗,號稱可以提早發現癌症及心血管疾病;平時看診的經驗中,很多人也有照射X光的經驗。這些醫療上的檢驗,都含有微量的輻射物質,但處在「聞輻色變」的時代,許多人不禁要問:「醫療性的輻射檢驗,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嗎?」
2017-12-26

抽血就能驗!5大指標,檢測身體是否發炎

別以為心肌梗塞猝死是高血壓患者的專利!新聞三不五時就會報導,不菸、不酒、身材標準、熱愛運動健身、無三高問題的人,卻突然心肌梗塞猝逝,令親友措手不及。其實某種程度可推測是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惹的禍。究竟該如何知道身體是否處於發炎狀態?有哪些發炎數值,可透過抽血來檢測?本文教你檢視5個常見的健檢數值,揪出體內的未爆彈!
2017-12-19

原來肝癌、子宮頸癌,都是慢性發炎惹的禍!

現代人「文明病」種類越來越多,小至「永遠疲累」、「白天嗜睡、晚上失眠」,大到癌症、免疫失調,甚至有些怪病遍訪名醫仍治不好,都可能跟現代人「亞健康」的體質有很大的關係!假如你也有「亞健康」的狀態,就代表身體已「慢性發炎」……
2017-12-01

不要信偏方!6個乳癌患者最想問的事

藝人溫翠蘋39歲的么妹被診斷出罹患乳癌後,因誤信謠言,花了約百萬元,購買宣稱可讓癌細胞變良性的睡蓮商品,未料乳癌卻急速惡化,不得不住進安寧病房。一旦確診罹癌後,很多人都會心生恐懼,害怕接受治療,而誤信偏方或民俗療法,錯失治療時機。尤其乳癌在臺灣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死亡率第4名,是一種不分年齡、男女都可能得到的癌症,好發對象呈現雙峰分布,好發於44~54歲,以及30多歲的女性。
2017-11-21

全民瘋養生,今天你排毒了沒

坊間談養生的書琳瑯滿目,似乎只要掛上排毒、延緩衰老、食療等字眼,其說法就像聖經般神聖,跟著流行的養生法做,真能長壽嗎?想排毒,真的需要每天排便3次?要吸收抗氧化成分,一定要喝3匹馬力調理機現榨的蔬果汁?喝哪種水對健康最好?看看專業的醫師和營養師怎麼說。台灣食品工業研究所曾做過統計,台灣有77%的民眾吃過抗老的健康食品,2001年健康食品的市場達200億台幣,接下來台灣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可預見這波抗老化風潮不會退流行。如果以200萬的高齡人口計算,高齡者抗老化的市場將達每年3500億新台幣。
2017-11-14

暢飲蔬果汁或生食前,要搞懂的4件事

「生吃蔬菜可保留酵素,能防癌」、「能生吃的蔬菜最好生吃;不能生吃的也別炒太熟」、「生機飲食是健康新吃法」…… 這些資訊是否令你心動不已,也想親手為全家準備生機大餐、現榨新鮮蔬果汁? 列下食譜清單前,先釐清似是而非的觀念,才能安全無虞的享受生機飲食的好處。 上班族外食比例高,許多人蔬果攝取不足,只要是上班族群聚的商業區,隨處可見標榜現打的生鮮蔬果汁、精力湯。不僅如此,從暢銷養生書、食療書熱賣數十萬冊,以及一台上萬元的食物調理機賣到缺貨,都足見民眾對健康的渴求。 然而,蔬果汁能取代平常飲食的蔬菜水果?天天一杯蔬果汁,可能帶來什麼後遺症?聰明的消費者要為全家健康現榨新鮮蔬果汁時,有幾點疑惑可能要先瞭解清楚。
2017-11-13

5個乳癌病友和家屬最想知道的事

如果要問危害21世紀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是什麼?不少人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乳癌」。相較於其他癌症,乳癌不僅好發於年輕族群,也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當多數癌症的發生率稍有趨緩時,乳癌卻逆勢成長了3.2%!倘若不幸罹患乳癌,是否一定得切除乳房?接受治療會不會影響性生活?以後還能生育嗎?
2017-11-08

獻給乳癌病友及家屬最溫暖的陪伴照護書

當醫師告訴病人「妳得了乳癌」,相信病人心裡慌亂、焦慮緊張、不知所措、沉重……是必然。有人或許會納悶自己平時很注重健康,為什麼會得病?檢視自己的家族史及所有生活作息、飲食習慣,還是很難接受這個罹癌的事實,這時該怎麼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及癌病?
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