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癌",共有482筆資料

中秋4招健康烤肉,月圓臉不圓

中秋節流行吃烤肉,到底肉類或海鮮要怎麼烤,才能減少致癌物?而調味料及飲料又要怎麼搭配,才能減少熱量?
2018-08-01

明明已經戒菸了,為何還是得肺癌?

明明已經戒菸了,為何還是得肺癌?臺安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吳憲林指出,吸菸與二手菸是肺癌最重要的原因,吸菸20~30年後會導致肺癌,戒菸後約需十年,能明顯降低肺癌機率。此外,肺癌機率降低的時間與吸入方式或癌症種類有關。
2018-07-11

老人常見的3種慢性病,該如何避免藥物副作用?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器官的退化和免疫力的下降,讓銀髮族在疾病與用藥上,比青壯年人複雜得多,統計顯示,臺灣65歲以上老人平均患有2種疾病,每日使用4種藥物。其中,又以糖尿病、高血壓和骨質疏鬆症佔最多數!當服用的藥物種類繁多,該如何避免藥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服用藥物時,又該有哪些注意事項?
2018-06-25

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蟬連死因榜首36年

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出爐!衛福部公布最新統計資料,去年共有17萬人死亡,平均每3分3秒就有1人過世。其中,癌症死亡人數首次突破4.8萬人,再度創下歷史新高,連續36年拿下十大死因之首,占總死亡人數的28%。進一步分析死亡率最高的前三名癌症,依序為肺癌、肝癌、直腸和肛門癌。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已蟬聯8年冠軍。
2018-06-15

沒煙霧≠無二手菸,電子煙霧恐成「新型二手菸」

根據美國衛生部2016年發表的「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報告顯示,2011~2015年高中生電子煙使用量急劇增加900%。
2018-06-06

追憶集社會公益於一身的時代巨人

「只見公益,不見孫越」,這八個字是1989年孫叔叔宣布離開演藝圈時的重大宣示,將近30年過去了,他積極從事菸害宣導、捐血救人、推廣反毒、聯合勸募、臨終關懷、探訪受刑人……,獻身於各項愛心公益活動,如同是社會公益的化身。雖然他在5月初病逝返回天家,與好友陶大偉一起唱「嘠嘠鳴啦啦」了,但他那低沈厚實的嗓音,伴隨開朗的笑聲,將永遠留在每個人心底深處。
2018-06-01

從骨子裡做公益的孫越

「永遠的孫叔叔」孫越5月1日辭世,享壽87歲。由六個團體合辦的「永遠的老朋友~孫叔叔感恩會」稍早在新店美河堂舉行。許多他生前的好朋友,包括張小燕、王偉忠、導演虞戡平等人都出席,送他最後一程。
2018-05-31

為什麼養生的女性,也會得肺腺癌?

據統計,全臺每年約九千人死於肺癌,其中因肺腺癌而辭世者就占55~60%,且比例仍在增加。令人擔憂的是,臺灣女性的肺腺癌發生率明顯偏高,且多數患者不抽菸。目前PM2.5被證實是空污致癌因素,面對嚴重的空氣污染,該如何防範肺腺癌?
2018-05-30

吃砒霜、蜈蚣以毒攻毒剋癌症?

罹患癌症時,許多人會手足無措、感到無助,還可能急病亂投醫或聽信坊間偏方,當心治病不成,反釀大禍!
2018-05-30

喝葡萄酒、多吃海鮮、青花菜能防肝癌?

市面上流傳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海產中的硒、青花菜裡的吲哚3甲醇,具有防肝癌的功效。是真、是假?大量補充前,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8-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