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癌",共有479筆資料

大腸鏡檢查害怕會痛、瀉藥清腸拉不停、脹氣不適?醫師DIY揭檢查細節:真的不痛!

大腸鏡檢查時,民眾常因畏懼疼痛,以及檢查前的清腸瀉劑引發不適、腹脹等狀況,排斥檢查。事實上,目前不僅有無痛大腸鏡可選擇,且已有方法降低清腸及脹氣不適,讓預防大腸癌沒有漏洞!
2021-03-22

搶吃鮭魚全台瘋改名!大吃鮭魚如何避免吃到化學殘留物?

DHA是胎兒中樞神經系統與視網膜生長所需的重要物質,而食物中DHA的主要來源就是深海魚類。雖然深海魚類脂肪較近海魚類高3~4倍,但其所含的油脂正是對胎兒腦部有益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存於所有細胞膜,人類胎兒60%腦重量亦由脂肪酸組成,故所食入的油脂型態對人體細胞膜相當重要。因此,過去多建議孕婦每星期吃2~3次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魚類,以提供適量的DHA。然而,最近科學(Science)雜誌刊載,養殖鮭魚體內殘留的致癌物是野生鮭魚的10倍,令人擔憂不已。
2021-03-18

照大腸鏡前低渣飲食怎麼吃?更能揪出癌變息肉

大腸鏡檢查前如何吃能徹底清腸、檢查時怎麼止痛、檢查後如何克服腹脹,常令民眾頭痛,事實上,目前不僅有無痛大腸鏡可選擇, 且已有方法降低清腸及脹氣不適,讓預防大腸癌沒有漏洞!
2021-03-15

大腸癌有家族史者只占兩成 預防需破解5大盲點

酗酒、肥胖、糖尿病,都是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患者中約75〜80%的患者沒有家族史,屬於自發性大腸直腸癌。 錯誤的認知常讓民眾掉以輕心,唯有減少篩檢及預防的盲點,才能提早發現與提升治療的治癒率。
2021-03-08

常腹瀉腹痛是腸躁症、急性腸胃炎、闌尾炎還是大腸癌警訊?

常拉肚子、腹痛,到底是急性腸胃炎、大腸激躁症,還是闌尾炎、大腸癌或子宮內膜異位警訊?以下解析常見疼痛的部位和特色,以便在黃金治療時間內處理。
2021-03-02

免疫力下降成防疫隱憂!營養師推薦6大營養素食物預防染病

疫情持續延燒,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維生素D能夠促進對抗病毒細菌的保護機制。究竟攝取那些食物才能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
2021-01-28

小腹突然變大、變硬是癌症前兆?小心這幾種肌瘤、腺瘤情況需摘除子宮

假如子宮有惡性腫瘤,患者通常會很擔心要拿掉子宮;不過醫生解釋,目前治療肌瘤、腺瘤方法很多,仍需個別評估。
2020-12-03

標靶藥物好貴?除了癌症險,還有哪些保險可以分擔治療費用?

標靶藥物是近年癌症治療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天價費用卻是許多癌症病人治療時最大的難題。為了提供客戶完整的保障,國內保險業者推出業界獨家的個人實支實付型「愛藥即時」癌症標靶治療藥物費用健康保險,提供高額癌症標靶治療藥物費用保障,保額達300萬元、確診日起兩年都有保障,為患者分擔龐大的經濟壓力。
2020-10-16

外出旅遊碰到車禍,是福不是禍?葉金川:轉念讓日子更快樂!

開心出門遊玩,卻意外發生車禍,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倒楣透頂、興致全無,但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卻很不一樣!即便在旅遊時遇到車禍,還是很豁達,不但沒有讓這場突如其然的意外影響郊遊心情、繼續走完行程,甚至還在個人臉書上寫下車禍發生後這兩天的感悟,提醒大家「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最美好的一面,任何人都可以找到最美好的特質。」把原本的旅遊行程,轉念當成壓驚、舒緩情緒的方式,充分展現高EQ的智慧。
2020-07-16

「排毒減肥餐」真能輕鬆享瘦不復胖?

隨著夏天到來,似乎也正在提醒我們該好好檢視平時吃飽喝足帶來的成果。減重向來是個永不退流行的話題,每隔一陣子總有人提出新穎的瘦身方式,吸引許多愛美族趨之若鶩。之前網路曾流傳的「排毒減肥餐」,以三週為一個飲食循環,採第一週只吃蔬菜和水果、第二週加上蛋白質食物、第三週再加入澱粉的作法執行,直到瘦到理想體重為止。分享排毒減肥心得者標榜此法效果卓越且可達到零復胖,站在專業的營養角度來看,是不是真的可行?吃減肥餐時又該注意哪些細節呢?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