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癌",共有482筆資料

大腸直腸癌竟有百分之十不治療?一表掌握全台求助資源、腸癌病友團體

大腸直腸癌患者約有10%不積極治療,到底民眾對於治療存有哪些顧慮?得到大腸直腸癌,該怎麼面對與調適,又有哪些病友團體可分享經驗,協助病人相互支持,建立治療信心?
2021-04-08

一罐啤酒就超標!威士忌、高粱酒、葡萄酒濃度大不同,一表看喝下多少酒精量

上班族壓力大,周末聚餐難免喝酒助興,可能一不小心就喝太多,研究指出,台灣高達45%的人身體較難代謝酒精,常見的啤酒、紅酒含高粱酒,每100c.c會喝進的酒精量有多少?
2021-03-30

大腸直腸癌治療最新選擇和費用?化療、放療和標靶藥物治療哪些有健保給付?

早期與晚期大腸癌,健保給付哪些治療,可以不要化療、放療嗎?何種情況需用標靶藥物治療?若已是末期,治療的成效、復發率如何?手術後如何避免腸道沾黏?
2021-03-30

大腸鏡檢查害怕會痛、瀉藥清腸拉不停、脹氣不適?醫師DIY揭檢查細節:真的不痛!

大腸鏡檢查時,民眾常因畏懼疼痛,以及檢查前的清腸瀉劑引發不適、腹脹等狀況,排斥檢查。事實上,目前不僅有無痛大腸鏡可選擇,且已有方法降低清腸及脹氣不適,讓預防大腸癌沒有漏洞!
2021-03-22

搶吃鮭魚全台瘋改名!大吃鮭魚如何避免吃到化學殘留物?

DHA是胎兒中樞神經系統與視網膜生長所需的重要物質,而食物中DHA的主要來源就是深海魚類。雖然深海魚類脂肪較近海魚類高3~4倍,但其所含的油脂正是對胎兒腦部有益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脂肪酸存於所有細胞膜,人類胎兒60%腦重量亦由脂肪酸組成,故所食入的油脂型態對人體細胞膜相當重要。因此,過去多建議孕婦每星期吃2~3次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魚類,以提供適量的DHA。然而,最近科學(Science)雜誌刊載,養殖鮭魚體內殘留的致癌物是野生鮭魚的10倍,令人擔憂不已。
2021-03-18

照大腸鏡前低渣飲食怎麼吃?更能揪出癌變息肉

大腸鏡檢查前如何吃能徹底清腸、檢查時怎麼止痛、檢查後如何克服腹脹,常令民眾頭痛,事實上,目前不僅有無痛大腸鏡可選擇, 且已有方法降低清腸及脹氣不適,讓預防大腸癌沒有漏洞!
2021-03-15

大腸癌有家族史者只占兩成 預防需破解5大盲點

酗酒、肥胖、糖尿病,都是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患者中約75〜80%的患者沒有家族史,屬於自發性大腸直腸癌。 錯誤的認知常讓民眾掉以輕心,唯有減少篩檢及預防的盲點,才能提早發現與提升治療的治癒率。
2021-03-08

常腹瀉腹痛是腸躁症、急性腸胃炎、闌尾炎還是大腸癌警訊?

常拉肚子、腹痛,到底是急性腸胃炎、大腸激躁症,還是闌尾炎、大腸癌或子宮內膜異位警訊?以下解析常見疼痛的部位和特色,以便在黃金治療時間內處理。
2021-03-02

免疫力下降成防疫隱憂!營養師推薦6大營養素食物預防染病

疫情持續延燒,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維生素D能夠促進對抗病毒細菌的保護機制。究竟攝取那些食物才能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
2021-01-28

小腹突然變大、變硬是癌症前兆?小心這幾種肌瘤、腺瘤情況需摘除子宮

假如子宮有惡性腫瘤,患者通常會很擔心要拿掉子宮;不過醫生解釋,目前治療肌瘤、腺瘤方法很多,仍需個別評估。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