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基金",共有609筆資料

擔心孩子動不夠?樂動紓壓5招,每次短短三分鐘就有效!

沒時間運動、達到體適能333怎麼辦?或許可以考慮「樂動150」!為了吸引學生多運動,教育部體育署與董氏基金會合作創新校園規律運動方案「樂動150,樂此不疲」校園運動紓壓宣導計畫,並邀請浩角翔起代言拍攝「樂動紓壓5招」影片,教學生如何在短短幾分鐘,達成提升心率及伸展全身的運動效果!
2018-12-04

政府竟想製造低價菸?別拿人民健康開玩笑

據媒體報導,執政黨檢討敗選原因之一竟直指「菸稅調漲,衝擊基層選民,將推出低價的國產新菸品」,民間團體錯愕,痛斥政府既無維護公共衛生的基本常識,也無照顧人民健康的道德意識,我們的副總統、行政院長、嘉義市市長都是醫界、公衛界的專家,居然可以把台灣淪為國際公衛笑話視為平常?如果政府連「國民健康」都棄守,還有什麼能守護?
2018-12-03

臉書可以預測憂鬱症?

一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新研究顯示,臉書的貼文可以預測你是否會罹患憂鬱症。該研究由美國賓州費城世界福祉方案(WWBP)研究團隊使用一種運算法來分析經由用戶同意的社群媒體數據,並挑選出可能預測憂鬱症的語言線索。
2018-12-01

拒菸超人前進校園,全國班級PO創意照展現拒菸決心

跨國菸草公司為了開拓市場,2011年起投入生產「電子煙」,2015年起更陸續推出「加熱式菸品」等新興菸品。新興菸品結合科技、電子商務,對青少年產生強烈吸引力,藉由網路急速傳播,已在全球氾濫。為此,衛福部、教育部及董氏基金會合作推出「拒菸超人」活動,同時發起「拒菸超人在我班」PO班級創意照活動,號召全班一起擺pose、拍下專屬於班級的表態拒菸照。2018年12月20日前將拒菸合照上傳臉書「拒菸超人」,就有機會爭取郵局禮券貳千元獎學金,有15個班級名額。
2018-12-01

臺灣菸害防制法11年未修訂,港澳控菸成效後來居上

為了加速挽救每年因菸害而死亡的逾百萬中國人,在國際組織資助下,11月上旬大陸接連舉辦三場目標性菸害防制會議,交流「大幅菸品容器警示圖文及素面包裝政策」的控菸成效,以下為會議重點。
2018-12-01

大學新鮮人不適應校園生活,該怎麼辦?

開學兩個月,剛升上大學的新鮮人,面對有別於以往的讀書環境、學習方式及同儕關係,是否已適應了?根據《美國心理學會》2018年9月發表的研究指出,全球八個工業化國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大學新鮮人表現出符合診斷的精神疾病症狀。
2018-11-21

別把飯菜全裝進大碗公!飯菜分離好吃又少油

早年臺灣多為吃飯配菜的分離式吃法,但現代人漸漸習慣「飯菜混合」的餐點,例如:滷肉飯、炒飯、炒麵、羹麵、義大利麵、焗飯、燴飯、湯麵等,易將醬料、湯汁連同主食一起吃下,攝取過多油糖鹽與熱量。董氏基金會觀察小學午餐用餐情況,發現多數孩子盛裝午餐常用「未分隔的便當盒」或「碗公」,讓飯菜吃到後來混在一起,看不出、吃不出是什麼菜餚和味道,還可能帶來7點不良影響……
2018-11-13

單身就是魯蛇?一個人的孤單勝於兩個人的寂寞?

雙11光棍節,除了大採購、大優惠,你還想到什麼?其實這個日子最初是表示對單身者的尊重,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因此會有慶祝單身生活或為脫離單身辦的交友活動。根據內政部的資料,台灣適婚年齡者(20~50歲)的未婚率節節升高,2017年男性未婚率突破半數達到53.0%,女性則為43.5%。但單身就等於魯蛇嗎?一份2013年發表於線上《PLOS ONE》的研究指出,人際關係「質比量更重要」,與配偶關係緊張和配偶態度缺乏支持者,明顯地更容易罹患憂鬱症。
2018-11-08

我有「肌少症」嗎?居家檢測評估肌肉質量

你知道肌少症和骨質疏鬆症常會同時出現嗎?根據台灣骨鬆年會調查,全台50歲以上的民眾高達65.8%有骨鬆骨折風險,其中45%更被確診為「肌少症」,比其他亞洲國家足足高出將近8倍,居亞洲之冠。一旦罹患肌少症,不只走路變慢,容易跌倒,還會提高其他疾病的發生率,甚至增加死亡風險。該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肌少症」?專家提供一個簡易的測試法,50歲以上男性若小腿圍小於34、女性小於32公分,就有肌肉量不足的風險,應格外注意!
2018-11-07

獨居老人不孤獨,從「共居」開始創新安老

歐洲的丹麥、瑞典、荷蘭為了幫職業婦女分攤育兒工作,發展出一套好朋友一起住的生活模式。而現在,因應高齡社會來臨,長者也可以住在一起、共同找看護,國外的共居住宅吹來亞洲,不論是青銀共居,還是共住社區,讓房客保有個人隱私,又享有群聚、不孤單的生活空間,成為新時代的住宅新選擇。
2018-11-01